2006-05-01 09:24:40阿信Faith

認知風格和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
McKeachie(1990)將學習策略分為三大類:

1. 認知
排練(複習) – 背誦、抄寫、逐字記錄、劃出重點
詳述 – 記憶術、比喻、覆述、總結、筆記製作、類推、回答問題
組織 – 串、比喻、找出主旨、大綱、腦圖

2. 後設認知
計劃 – 定立目標、瀏覽、略讀、提出問題
監控 – 自我測試、主意力集中、理解監控、應試技巧
調節 – 調節閱讀速度、再讀、重溫、應試技巧

3. 資源管理
時間管理 – 按排時間表、設立目標
溫習環境管理 – 指定地點、安靜場地、有組織的場所
努力管理 – 成功能歸因努力、處理情緒、自我對話、堅持、自我增強(如適當 獎勵自己)
他人的支持 – 向老師、朋輩尋求幫助、學習小組、尋找導師

認知風格
人對工作用不同的方式處理,反映著不同的智慧層次及特殊能力。(Shuell, 1981)

Snider(1990)歸納出「單憑有問題的測試資料把學習者分類並配以粗同方法來施教則是極為不智的」因此我們要習慣用不同的方法來表達訊息,認可每個個體的不同,因為人是不同的。

對聰明的學生,需要寧靜和單獨學習的情景。

Riding和Cheema(1991)歸類出兩個主要認知風格:

1. 整體 – 分析:
情景倚賴*難專注細節、喜歡合作性學習、有社會敏感性及對社會事件有好的記憶
情景獨立*好分析、但社會關係不調和、精於數學
平等主義(趨同) / 磨削者(趨異)
衝動*做作業快但易錯 / 深思*做作業慢但少出錯(兒童成長漸變深思型)

2. 言語 – 意象
言語表達者 / 圖象表達者

引導學生成為深思型的學習者:
1. 教導「自我教導策略」,即Vygotsky的自言自語處理問題(Meichenbaum, 1986)
2. 教導「學習掃瞄策略」,考處每一個可能的方式處理問題。

學習風格喜好
物理 -燈光、溫度、食物、音樂
社會 – 和誰
情緒 – 關心
教學 -
管理 - 時、地

認知學派對學習取向的看法
注視學生學習時所做和所想,要吸引學生學習。
注視知識的組合、訊息處理、決策行為等。
學習者是主動的角色,學習的質量取決於老師如何教授學生怎去處理訊息。
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鼓勵學生自律學習。
會定學習目標、用已有經驗、考慮不同的學習策略去定處理方法,會應變及監控制自己的學習等等。

有些自己已經在用,如在黑板的一角寫上該堂的目標,讓學生知道,而我亦感到他們的動機尤其好。
但仍在學習環境上有矛盾,明知道聰明的學生要給予寧靜的環境,可是要小組學習及經歷為本的學習活動,課室內的聲音是無可避免的。
思考:怎樣自然地滲入學習策略的方法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