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19 00:20:53BJ

衝擊效應之餘波盪漾-----emma


看完這部電影後,我的腦中出現了一個畫面:在一個看似平靜的湖面,或因為微風的吹拂,或因為投入的小石頭,激起一波波看似破碎又美麗的漣漪。

Crash-顧名思義是撞擊、是強碰、是對立。電影一開始就有位警察認為碰撞之所以產生,是因為人類太想念彼此親近的感覺。是的,也許在現代,人與人之間的對立與衝擊,正是人際疏離感的一種反撲現象。

編劇將很多造成人類間誤解與衝突的元素符號加入這部片子中:最顯而易見的是種族膚色的誤解,家住豪宅、生活優渥的檢察官太太總覺得管家(黃種人)沒把碗盤洗乾淨,黑人演員被要求說些比較粗俗的台詞;有行為上的誤解,如在警察車內行為挑釁的流氓從口袋裡拿出的不是槍而是遊戲玩偶時,卻引起身旁的警察拔搶自衛;也有語言上的誤解,如西班牙裔鎖匠一直跟波斯人老闆解釋是門關不起來的原因,但老闆卻聽不懂,造成事後的闖空門以及報復行為。

《crash》讓觀眾在離開戲院、散場後仍能持續在腦中產生聯想與共鳴的重要元素有三:其一,鏡頭從某甲開始便一直延伸到他的家人、朋友、對立的同事們…讓本部片的每個事件都彼此相連著、環環相扣,事件沒有一定的結局因此也就沒有結束,即使電影演完了,仍會覺得這些事件在落幕後還會不斷上演發生著。其二,本部電影中的每個角色都有人性的弱點與優點,如:正義凜然的警察也會錯殺歹徒、對女人性騷擾的白人也會奮不顧身地投入火場中救人,這些非單純化的角色都讓觀眾覺得是你、是我,是大眾社會中的某一號小人物、小角色。其三,所有事件的背後都其來有自,因為前面的壓抑才有後面的爆發:脾氣溫和的黑人導演在歷經太太性騷擾事件的隔天,又受到資深演員的不合理要求,最後發生與警察的對立--沒有人願意讓事情out of control,人人都是逼不得已的!

這部片子的議題相當廣,有種族、有婚姻、有政治、有經濟、有威權、有私我,導演不但分配得相當均勻妥當,且在驚爆點處搔到癢處即止,有煽情但不下流的畫面,也有箭在弦上、一觸即發的驚險鏡頭,拿捏地恰到好處。唯獨少了些小鼻子、小眼睛的兩性愛情,也許是因夢幻唯美仍然是比較適合愛情的糖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