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18 22:54:27BJ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emma



  關於生死與心靈方面的書我不算看過很多,只有《潛水鐘與蝴蝶》、《我在琵卓河畔哭泣》、《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與《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是同一個作者)等。然而或許因為本身非基督徒,或許因為它們都是翻譯書的關係,除了《最》書之外,沒有一本能引起我太大的共鳴或任何多餘的感受。
  四年前看《最》時恰逢親友去世,因而是一邊流淚一邊看完它的;然而上星期再翻閱,雖不至淚流不止,但對生命感動的波頻卻如同四年前一般如出一轍。其實生死相關的書籍所提到的課題都差不多,仔細分析《最》書之所以能動人心弦的原因,除了內容屬於真人真事之外,其中最要緊的應該是那位令人感到溫暖、充滿人生智慧的教授,他幾乎完全符合每個人心中對慈父與心靈導師的投射,因而當他真要離開人世時,讀者心中的千萬不捨是可想而知的。
  《最》不用太多深奧的字句去探討人與宗教的關係以及其核心價值,卻像一段你我身邊輕巧流洩而過的際遇,是朋友的朋友的故事,也是以前同事的主管的親身經歷…。對於這樣容易引起巿井小民共嗚的書,在這裡我想分享的不是作者在這十二堂課中所學到的生命領悟,而是其中一小段關於依賴感官的發想。
  「我們來做一個團體遊戲,請大家圍成一圈並輪流站在圓心點。站在圓心點的人可以隨便往前後左右的方向躺下,這時圍在外圈的人要去接住他,不可以讓躺下的人碰到地上…一般圓心點的人都不敢放心地躺下,因為會怕外圍的人沒有接住自己…此時有位圓心點的人閉上眼睛,憑著信賴感就躺下了…」看到這裡我不禁想到,「信賴」是用感覺的嗎?五感會幫助人去逃避危險所以是理性的,只有心是感性的?要將五感與外界的接觸斷絕掉,才能真的用心體會人生?
 五感可以是理性的:透過眼睛,所有物體的顏色、大小、形狀都有清楚的規格可循;嘴巴可以分辨出食物的酸、甜、軟、硬、冷熱溫度;耳朵區分出聲量大小,同理可證於觸覺與嗅覺;五感也可以是感性的:同樣的香水給不同的人聞,會勾引出不同的回憶路徑;同樣一首歌有人聽得慷慨激昂,有人聽得意興闌珊。五感作用的不同,關鍵即在於使用的人。
 然而佛家認為五感會引出五慾,因此要歸零、校正五感,如:吃清淡的食物、不聽流行樂,讓看只是看、聽只是聽,看到美的東西不會執著,見到醜的事物也不厭惡…但若這樣似乎會產生生活上的衝突。以對一位設計美術為例,若對平面廣告或設計版面沒有美醜的感覺,是無法做出好作品的;就是因為對美感堅持執著,才能創造出視覺舒適的配色與留白空間;再以文字編輯來說,若沒有情緒上的起伏與煎熬,如何寫出讓讀者拍案叫好的情話!是否修行之路難以兼具現實生活?在修行的道路上,五感到底是狹獈了靈性的延伸?
話題似乎有點扯遠了,但自己的一點點在人生修行之路所遇到的衝突,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