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16 13:13:40BJ

懸疑小說的懸疑_Ryan

聽說,美國通俗小說界中有所謂的暢銷書四大天王,分別是Stephen King、Michael Crichton、John Grisham與Tom Clancy。他們筆下的小說充滿推理、驚悚、詭異與懸疑的氣氛,有陰謀、有算計、有衝動也有溫情,有人說這些作品或是直指人性、或是揭發黑幕、或是顯露醜惡,小說內容邏輯架構嚴謹,敘事鋪陳清晰而又高潮起伏,甚或有未來性幻想與警世之寓意。總而言之,他們的書大賣特賣,賺翻了!

這次一口氣讀完其中的兩本中文譯作:Michael Crichton《恐懼之邦》與John Grisham《死亡傳喚》,合起來大概有一千一百頁之多,讀起來自然是手不釋卷,連小女兒在一旁攀高爬險都置之不理。《恐懼之邦》一書情節變化轉折之間,明顯地指出一個事實,被認為是帶領人類從「啟蒙」走向「理性」的科學研究,很可能只是製造人類心中「恐懼」(fear),藉以強化控制的手段。其中的論敘不在此詳述,書中指出「政治─法律─媒體復合體」的結構,亦即這三者結合成具說服力且穩定的社會機構,「政治家需要恐懼來控制人民,律師需要危險來興訟、賺錢,而媒體需要可怕的故事來吸引觀眾。」作者在文中說道:「每一個獨立主權的國家如果要控制人民的行為,使他們安分守己、溫馴聽話,使他們開車靠右、乖乖繳稅,最好的方式就是恐懼。…儘管某個特定的恐懼原因改變了,我們依然離不開恐懼的糾纏。我們自以為住在不同的國家──法國、德國、日本、美國──其實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國家:恐懼國。」尤其是書中以每個人朗朗上口的「溫室效應」為題,以實際的數據與論戰點破了其中虛妄偽善的面向,聽起來果然教人驚訝不已,流連低語、思索反覆。

不過,作者對這樣三合一的控制體系如何交織互動、相互影響的機制倒沒有著墨太多,我想因為這是一本小說,而不是一本社會學的專論。「政治─法律─媒體」的作用背後似乎不會是一條鞭式的生產關係,其中應該存在著一種運作的邏輯思維,這個思維是超越我們所見到的「政治─法律─媒體」,有一股力量在這看似攜手合作的三者中各自驅動不一樣的振動,各自以自己習慣或專業的語句在社會上流竄現身,卻找到共振的頻率般地產生鋪天蓋地的效應,興起一場又一場的恐懼、流行與狂熱,政治活動是如此、社會運動亦然,就連時尚文化與醫藥保健領域又如何能置身事外?言論自由、學術良心、清高大老只不過是一旁搖旗吶喊、刻意作態的的配角演員,大伙自覺或不自覺地參加了每一場的演出,差別只在於舞台的大小。

書中還提到一些引起社會恐懼的事件,像是矽膠隆乳、健康磁鐵等曾經名噪一時地製造出眾人爭先恐後現象的力量,教人有時害怕擁有、有時害怕失去。雖然篇幅嫌少,不過同樣誘導出「政治─法律─媒體」那種刻意又無意地控制動作與似是而非的恐懼論述,無辜的還是受到影響的芸芸眾生。我不禁地想到此刻社會中對「大哥大電磁波致癌」、「能量水」甚至是「禽流感」之類的爭議現象,倒不是說上述的抗議與爭辯全都無理取鬧,而是社會一般只接觸到表面的說法或是放大的誇詞,即一昧地深信不疑、立場堅定地把偏見當作是洞見,而電視台坐領高額費用的明星主持人、教授、作家與評論人則樂於見到這樣源源不絕的話題,在電波交錯的社會上空傳送著倡導恐懼的話語,閱聽者以為閒談笑語之間早已默默地承認眼前世界的屬性。

放心,小說沒這麼硬!要不然也不會大賣!開頭的第一個場景相當驚悚(北巴黎):可憐的實驗室研究生被注射了生物毒素後漸漸麻痺,在神智清醒之下,被剛剛一夜溫存的女人丟進河中,無力掙扎,腦中只想到為什麼我會遇到這樣的事,然後就被冰冷的水與無邊的黑暗包圍。

希望你讀完之後,不會有這樣的感覺才好!(《死亡傳喚》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