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18 07:27:00Emma許艾瑪

【創業新聞分享】七年級生果醬夢 熬出正港台灣味~~~~ ( ̄∇ ̄ノノ”☆( ̄∇ ̄ノノ”☆( ̄∇ ̄ノノ

 
【聯合報系校園特約記者高宛瑜/台北報導】

初秋的天氣不太穩定,偶來強風和細雨,248農學市集的攤販紛紛起身「搶救」擺在檯前的農產品,只有賣手工果醬的「在欉紅」攤位沒有動靜,因為早上帶來的果醬幾乎都賣完了。

這天的生意特別好,在欉紅的發起人顧瑋有點受寵若驚,因為以果醬的市價相比,客人總說他們賣得貴,顧瑋說:「我們也知道貴,但是它真的好!」

在欉紅的發起人顧瑋(左)和成員最初一個小信念,促成一瓶瓶的手工果醬。(高宛瑜/攝影)
七十年次的顧瑋,讀的是分子醫學,自承愛吃的她,品嘗歐美甜點時,卻想起號稱「水果王國」的台灣很少有自己的甜點品牌,想推銷台灣的水果,「總不能當農夫或批發商吧。」顧瑋靈機一動,想到用加工的方式,呈現台灣水果最美味的狀態,果醬點子因此而生。

顧瑋找了昔日咖啡店的四個同事一起加入,有人還在唸書,一位則是專業的甜點師傅,五個人的平均年齡只有二十六歲。他們先尋找台灣水果的產地資料,再跑到嘉義、南投等地拜訪果農。顧瑋說,試吃後覺得味道好,果農開價多少他們照單全收。

「等於用零售價進批發量。」顧瑋的概念很簡單:東西好,成本不會省。他們堅持不透過中盤商,當地水果不能送上台北,就親自去載,利潤才能直接回饋給農民。

最初果農聽說他們想「打造台灣的果醬品牌」,還覺得奇怪:「水果直接吃就好了,幹嘛多此一舉?」團員陳威元表示,這也是一般台灣人的想法,他們就是要顛覆,而且有自信,天然的果醬能將好水果的風味保存更久。

「做果醬其實就是做實驗。」顧瑋也很坦然,去年底發想到今年九月開賣,他們已投入八十萬元的成本,光是鳳梨就找了四種,試做後發現只有一種可行,其餘都要捨棄;有時找到合用的水果,卻因為天災等因素斷貨。為了取經,不久前還去法國拜訪當地的甜點師傅。

「公司」規模小,做果醬只在四坪大的工作室,陳威元笑說,常常幾個人就在地板上貼貼紙、分裝,真的是「純手工」。正因如此,一個品項單次約只能量產五十瓶,走精緻化的六角形的果醬罐和品牌設計一氣呵成,由團員之一擔任設計師,「產品好是基本,好吃也要好看。」顧瑋說。

試吃杯裡頭紅、橙、黃、米色的果醬在暖陽照射下看來特別誘人,「就算只是試吃也沒關係,只要認同我們的理念就好了。」顧瑋和陳威元對來往的路人大聲招呼。

收攤後,他們都要趕去做另一份工作,顧瑋說,因為果醬事業還無法「自給自足」,平時就得多兼翻譯醫學文章等差事「來養賣果醬的工作。」有點忙,但不會辛苦,「因為是自己想做的事。」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64493

 


[媒體報導] 壹周刊_熬出台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