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18 00:52:13Elsa

讓你的寵物成為大家的朋友

美國克拉克.布頓
  
作為一個古老的民族,中國人可能是最先開始馴養犬類的。我在中國學到了不少關於犬的成語典故,比如"雞犬之聲相聞",是形容鄰里之間一派和睦景象的;還有"願效犬馬之勞",是表示願意提供幫助或服務的一種謙辭;人們在介紹自己孩子的時候,會說"犬子"如何如何。由此可見,中國文化中對犬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有趣的是,中國話裏對這種生靈還有另一種稱呼--"狗",而當人們在平時說話使用這個字眼時,就往往帶有貶損之意了。我是美國寵物協會的會員。在加利福尼亞家中,我的妻子、兩個孩子和兩隻斑點狗一起快樂地生活著,等著我回家。來中國前,我曾聽說有些中國人把狗肉當做菜看,這的確讓我難以接受。所幸的是,當我真正工作生活在這裏時,並沒有遇到這樣的事情--也許,是因為我的中國朋友從來不帶我去吧。
  
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他們會一生陪伴你,保護你,直至死去。賓夕法尼亞的醫學專家證實,和寵物親近能夠幫我們解除焦慮,增進心臟健康,改善免疫系統。美國共有700萬隻寵物狗;人們習慣於把狗當成一個家庭成員。前總統克林頓的愛犬"巴迪"和布希總統的斑點狗常常伴隨著自己的主人,明星一般出現在電視螢幕上。
  
我的中國朋友告訴我,這叫做"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美國人每年要為寵物花掉250億美元。悉心的照料還包括每天帶它去散步,為它洗澡,領它看病,買新衣服,給它過生日。它就像個孩子,是我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我們的愛對它的生命則意味著全部。
  
我知道,在中國,特別是像北京這樣的都市,養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使自己的狗擁有合法的身份,必須向政府交納5000元登記費--相當於一個普通北京人半年的收入。狗外出散步的時間也限制在晚上8時到早上7時之間。這意味著如果冬天來臨,狗就無法享受日光,而只能在寒冷的黑夜裏出沒。儘管如此,人們愛狗的熱情不減。我時常在清晨或是黃昏,看到許多漂亮的白色長毛狗跟著主人漫步,這幾乎可以說是北京的一道風景了.唯一的遺憾是這些主人似乎不願意隨身帶個塑膠袋,以便收起小狗的糞便,避免污染環境。當小狗蹲下排便時,狗的主人大多是站在一旁,沖過往的路人不好意思地笑笑,然後牽著小狗飛快地離開"作案現場"。
今年初夏的一天,晚飯後我沿著林蔭小路散步,高興地和三三兩兩的小狗們打著招呼。忽然,迎面開來一輛小汽車,正在散步的人們拽著小狗驚慌地四散跑開。
  
車停了,下來兩名穿著制服的人,他們攔住一位花白頭髮的老太太,大聲地呵斥著什麼。老太太把汪汪叫的小狗緊緊抱在懷裏。發生了什麼?我正在納悶,卻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穿制服的人奪過老太太懷中的小狗,"嘭"地扔進汽車後備箱,小狗的叫聲非常淒厲。老太太還在那裏說著什麼,努力想要回自己的狗,可是毫無用處,汽車載著她心愛的狗開走了。
  
人們慢慢圍上前勸解那位可憐的老太太。一個小夥子向我解釋,那些穿制服的人是來抓無證狗的,沒有對老太太罰款已經是很不錯了。有些無證的狗會被集體關在一個籠子裏,過一段時間如果主人沒有來補交登記費,就"處理"掉。
  
儘管我也知道,那些抓狗的人是按照制度辦事,但我還是覺得是不是可以有更溫和的方法來解決城市養狗的問題。我認為,流浪狗是有些部門應該著重治理的問題,它們也許會攜帶病菌,破壞環境,傷害人群。
  
至於那些陪伴老人的狗,如老人的收入又不多的話,是不是可以免去或者減少他們的養狗登記費呢?不知道,那位老太太後來有沒有找回自己的狗,但我真的希望她和小狗能夠重逢,能夠繼續自己平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