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米點心。狀元糕的食材改良與在地化
圖片:狀元糕在地化後,已成為台灣特色的米點心。
萬華,昔稱「艋舺」,在一府二鹿三艋舺的大航海年代曾繁華一時,船隻向上可達新莊,迪化街的茶商在此進行花茶裝卸,後來淡水河淤淺,這個港口都市轉趨沒落,時至今日,1738年興建的龍山寺仍然香火鼎盛,不過位於都市計畫改建邊緣的區域,社區建築外貌已顯得低矮老舊,必需等到夜幕低垂,過去那種人聲鼎沸的生命力才會慢慢甦醒回神,來自香港或日本的觀光客常站在龍山寺外的十字路口,考慮先去寺裏上香,或直接走夜市體驗。
夜市是一處充滿各種食物味道的地方。
萬華夜市號稱國際觀光夜市,但跟別的夜市相比,逛起來人沒那麼擁擠,國際觀光夜市大街外面,整條被燈泡光線照得黃澄澄的傳統夜市,散發著老式氣氛,攤位賣的東西縱使跟別處夜市也有重疊,但更千奇百怪,有點鄉下那種星期一夜市的感覺,這裏的消費價格相對便宜,而包括龍山寺週邊的遊民、藏身窄巷的阿公店,觀光夜市的蛇湯、青草巷的古早行業,專治跌打損傷的國術館,龍蛇雜處的野性草莾,加深了這一帶的氤氳神秘與曖昩粗獷。
我在夜市尾端發現一項古早好味,這個攤位賣的是狀元糕。
狀元糕乃標準的米製點心,基礎原料是蓬萊米,事前準備工作,要先把蓬萊米磨成粉,內餡通常為混和糖粉的花生粉及芝麻粉口味。
老闆的雙手飛快,動作熟練流暢,她在一個斗狀容器的木模裏填滿蓬萊米粉,再將模內蓬萊米粉中間撥淺,放進一匙花生粉或芝麻粉,然後輕巧撥動米粉,掩住內餡,再放一層薄薄的花生粉或芝麻粉在上面,覆上模蓋,開始炊蒸。原來這個木模底部設計有孔,熱騰騰的水蒸氣可以從那裏長驅直入,炊熟糕體。
等待第一個狀元糕炊蒸的同時,老闆裝填著另一個狀元糕原料,其實時間非常短暫,可能不到十秒模蓋就冒出煙氣,走完了炊蒸工序,老闆掀起小木模蓋,順勢用蓋緣裁去多餘的糕邊,粗略整理糕形,接著木斗模被移置到旁邊的一個小木座上,木座的細棒從斗模底部頂出糕體。整個製作步驟,從填料、進餡、炊蒸、整理,到糕體脫模,做好一個狀元糕約卅秒前後。
順便一提,說到米粉,有水磨粉、生粉及熟粉三種加工方式。
水磨粉是將米泡水磨漿,再壓瀝掉布袋裏的米漿水份,小時自己家裏做年糕,把裝有米漿的布袋綁在長椅寮上瀝乾,就是這種做法,水磨粉質地黏密,做年糕或湯圓使用糯米,做碗粿則用在來米;生粉則是將米直接磨粉,在來米做的鬆糕或蓬來米做的狀元糕,都是用質地鬆散的生粉做出來的;至於熟粉,乃將米炒熟磨粉,主要拿來做傳統糕仔,所以也叫「糕仔粉」,熟粉是以一定比例的在來米與糯米粉混合後磨成的。
從狀元糕的基礎原料為蓬萊米這件事來看,今日的狀元糕,其實經歷了食材改良的過程。台灣早期為秈稻農業區,也就是只栽培在來米,直到1921年,日本人磯永吉博士在陽明山竹仔湖,成功培育出印度種秈稻與日本種梗稻混種出來的蓬萊米,自此蓬萊米從竹仔湖「原種田」逐步傳播到全台各地,成為後來狀元糕食材在地化的契機。
狀元糕的概念與做法來自中國江南,中式狀元糕的原料有用糯米、梗糯米混合比例、或梗米磨粉後製作,風味口感各異其趣,台灣採用蓬萊米,其黏性介於在來米與糯米之間,足以讓形態接近杯狀的糕體成形,但質地卻較鬆散,產生快熟與易於脫模等製程快速的效果,狀元糕的米香混合了花生粉或芝麻粉的氣味,潮黏中帶有彈性咬勁,甜度適中,冷熱咸宜,吃一個就能讓人心滿意足。
台灣是米食國家,稻米品質有很高的水準,不過大眾的飲食習慣正隨著社會型態改變,更多的外食與講求方便,讓國人的米飯平均食用量逐年降低,轉而依賴進口麵粉做出來的麵類或麵包等麵製品,面對這個趨勢,我們在推廣米食時,叫人一直吃飯也不是個辦法,而,或許米點心會是一個機會。
美味是個神奇妙方,不用大聲疾呼,就能吸引大家靠近,只為了買四個愛吃的狀元糕,我心甘情願排隊等了快半個小時。
當台灣掀起一股做點心的風潮,有志者向國外取經的同時,千萬別忘記地方鄉鎮的老街或傳統夜市,自有無數飲食經典,那種優異性,譬如我在萬華夜市遇到的狀元糕,憑藉著獨特的稻米品種與簡易的製作工具,在地化後,已成為台灣特色的米點心。可圈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