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24 04:11:37也樂

世界市場裏的茶葉變局。台灣茶葉發展的歷史脈絡(8/8)

DSC06680  

圖片:以小葉種青心烏龍,製作出來的新形態紅茶。

 

  

1999年,台灣茶園的栽植面積調查,北部茶園佔41%,中南部茶園54%,東部茶園5%,跟1980年,北部茶園佔90%,中南部茶園9%,東部茶園1%的情形已有很大的差別了。

 

北部乃台灣最早發展出來的茶區,這個傳統茶區,是外銷市場導向的時代,不斷累積創造出來的,但自從外銷逐步沒落的1980年開始,以內銷市場為目標的中南部茶區便急起直追,台灣茶區的北消南長,乃市場移轉的必然結果,至於東部茶區,則朝往特色化專區,有機農業的方向發展。

 

在外銷失利的年代,北部茶區亦投入了國內市場的戰鬥。

 

九二一大地震,中斷了台灣茶農日益昇高的對峙。

 

台灣中南部茶區在九二一大地震中受到重創,茶園荒廢,烏龍茶生產過剩與茶農白熱化競爭的情形,因這場悲劇暫時止戰。

 

2000年,台灣紅茶重鎮魚池茶葉改良場歷經了五十年的研發,發表大葉種紅玉紅茶,紅玉乃由台灣野生山茶及緬甸茶樹Berma培育來的新品種,這種「台式的阿薩姆紅茶」具有高香特質,既連結了世界最主流的阿薩姆紅茶的口感,又能展現本地風味的特色,魚池當地的茶農在災後復耕的茶園中種下這個品種,重建家園;另一方面,鹿谷茶區的茶農將荒廢茶園的茶葉拿來製作烏龍茶,無意間發現了茶葉帶有果香及蜜香滋味,其後發展出「凍頂貴妃烏龍」,「凍頂貴妃烏龍」的原理類似膨風茶,都是以小綠茶蟬為基礎發展出來的商品,這個作法稍晚傳到名間,製作出具有蜜香滋味的金萱紅茶。

 

九二一大地震改變了許多中南部茶農的命運。廿世紀末,其實已有不少茶農在茶葉內戰中思考著轉型與商品區隔,但如何進行或何時進行,並沒有任何明確的答案,一場大地震讓茶園荒廢,相對地也讓茶園中斷了既有施用化肥與農藥的耕植習慣,茶園獲得了野放休養的機會,部份的茶農便在復耕過程中,順勢改採自然或有機農法,去與傳統慣行農法的茶葉商品劃分界線。

 

這是一些新的希望。但台灣小農式的茶葉生產前景,在新世紀裏異常險峻。

 

廿一世紀初葉,台灣茶農所面對的已不是外銷市場或國內市場,在貿易自由化的國際局勢下,本地茶農已被捲入了世界市場的洪流。尤其自2003年,台灣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會員的那一刻開始,國內市場便步上了開放的不歸路了。

 

2007年,世界茶葉市場總產量為350公噸,紅茶佔70%,綠茶佔25%,包括烏龍茶在內等其它所有茶種佔5%,很明顯地,自1975年以來,台灣茶農的製茶重心跟這5%的市場有關,但世界上最大的烏龍茶輸出國是中國,這個市場早已被中國壟斷,台灣的烏龍茶有八成是留在國內的,而烏龍茶與高山茶的競爭,慢慢演變為茶葉能賣的就是梨山、杉林溪、阿里山等幾個地方,其它產地的烏龍茶價格下跌,不只海外,國內市場也相對地狹窄化。

 

2010年,台灣與中國簽訂了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因為關稅的大幅調降,此一時彼一時,中國不單是市場的競爭者,台灣茶葉轉而大量輸出中國,產生了海外市場單一化的現象。

 

這種依賴具體而深刻,甚至改變了高山茶製作的趣向。

 

在台灣的茶種中,中國消費者特別偏好高山茶的鮮爽與香氣,這個因素讓發酵度原本介於烏龍茶與包種茶間的高山茶,近年來的製作有了綠茶化的傾向,這種改變,讓高山茶開發歐美市場更加困難,歐美國家的消費者習慣飲用紅茶,紅茶向來將香氣作為識別,特別強調口感,在他們的認知裏,高山茶的發酵程度低,茶葉色澤較綠,說是烏龍茶還比較像綠茶,但,相對於標準綠茶商品的價格,他們始終無法理解這種「綠茶」為何如此昂貴。

 

2012年,台灣輸出海外的茶葉約為3100公噸,位居首位的中國佔了20%,但若加上非報關程序的小三通貿易,尚有逾5000公噸的茶葉銷往中國

 

中國崛起後,是台灣不能視而不見的市場,但是從台灣茶葉發展的歷史脈絡來理解,每每本地茶葉過份地依賴某個單一市場,茶葉的危機就會進入倒數時刻。

 

台灣茶葉大舉銷往中國,卻無法忽略背後存在著的問題。

 

台灣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互動,在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簽訂後,不可能永遠停留在對方零關稅,但台灣卻能一直禁止中國茶葉輸入,基於雙邊平等互惠原則,中國茶葉進入台灣終究是遲早的事,只不過是什麼面貌或方式進入而已。

 

即如2013年開始計畫設置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政策,允許中國茶葉在特區內以「加工品」轉化名義,取得台灣茶葉的身份,也就是說未來只要是從這個特區出來的茶葉,便可以稱為台灣茶葉,但中國的烏龍茶產量是台灣的十倍,極其可能的未來,這個特區會成為中國茶葉大舉進入台灣及再回銷到中國的基地,本地茶農在產地混亂與價格傾銷裏進退失據。

 

除了關注中國市場,台灣也應留意,世界茶葉的生產量持續成長的現象,其背後的意義是國際茶葉市場正在不斷地擴大中。

 

1963年,世界茶葉的總產量為102萬公噸,1983年為206公噸,2001年為305.9公噸,2010年為416.2公噸;而產量的成長之外,2010年,國際市場的茶類勢力上,紅茶退為60.4%,綠茶成長到30.9%,烏龍茶約佔1%,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烏龍茶消費國。

 

台灣茶葉經歷一個半世紀的海外發展了,在繼續下個旅程之前,如今有必要思考新世紀世界市場中的位置及角色。

 

這個世界上,並沒有那麼多國家同時擁有製作紅茶、綠茶、烏龍茶的技藝與生產經驗,但台灣可以,這些技藝乃發展出新時代茶葉商品的可貴基礎,但,急於搶進某個市場,卻窄化了台灣的視野,忘記了其它的可能性。

 

台灣的紅茶與綠茶真的欠缺國際競爭力了嗎?

 

事實上,台灣茶葉從包種茶乃至烏龍茶的發展已為茶葉世界做出巨大貢獻,也為世人創造出美妙的飲食體驗,台灣可以做的更多,把當初研製包種茶及烏龍茶的創新精神,運用到紅茶與綠茶領域,以卓越的製作技藝去闡明茶葉色香味的潛在價值,此刻,市場自然不止於此。

 

從舊時代到新世紀,台灣茶葉必需從過去的發展脈絡中找回自己。

 

我們可以很清楚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