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08 23:57:41十一不少
我的馬華文學初探:中國、流離、本土化
我的馬華文學初探:中國、流離、本土化
■張正
◎初探:馬華文學╱溫瑞安之於我
大學一年級,從文學性社團借了一本溫瑞安的詩集《將軍令》,破破的、白底黑字的封面。學長姊說這是絕版的書喔,一定要還。
我決定用毛筆把裡面的詩抄下來。很多個租房在指南山山腳下的無聊夜晚,我獨自在漆成鮮紅色的小房間裡抽著菸,拿毛筆沾了墨汁,把一首首溫瑞安漫漶武俠、愛情、呼喊中國鄉愁的詩,抄在從學校幹來的白報紙上。遇上特別喜歡的,還浮貼在牆上讓它飄呀飄。
我肯定自己過去之所以喜歡溫瑞安的文字,必然沒有「馬來西亞」的因素在內。那時候既沒聽過「馬華文學」這樣的字眼,平日和班上僑生同學的互動也不多。那到底為什麼會著迷?大概也是因為文中的武俠、愛情、與中國鄉愁。
每個年輕人對於帶著神秘色彩的武俠和愛情,都難免衝動和嚮往,可以理解;而在「中國」國民黨執政下的台灣接受了十多年的教育,對於當時其實從未去過的中國有些莫名其妙的虔誠與感傷,也是理所當然。
溫瑞安一人當然不能代表整個馬華文學,不過也差不多是我那時對馬華文學的全部認識。而那本《將軍令》,抄了很久,還是沒抄完,最後有沒有把書還回社團,也不記得了。總之,書在頻繁的搬家之後失去了蹤跡。
◎想望:流離與中國鄉愁
頻繁的搬家,是的。我雖然也挺頻繁地搬家,但是,大學時代的我沒能從長期旅台的溫瑞安的文字裡準確抓到的另一種感覺,是流離,以及南洋華人流離的時代背景:溫瑞安的祖先從「神州」出走南洋,他又從「異族」環伺的馬來西亞轉進勉強宣稱承繼了中國道統的台灣。
一如旅台馬華文學作家黃錦樹所言,南洋華人史此一馬華文學的起源,都是由移居者、流亡者、流寓者、過境者們所構造出來的。當我進一步認識東南亞、知道了馬來西亞華人的「新村」、513事件、華文教育等等歷史之後,才對於當地華人的流離有了些許瞭解,再來看所謂的「馬華文學」,便離不開這樣的脈絡,每每在字裡行間找尋海外華人的移居、流亡、認同、鄉愁等等複雜的況味,甚至將其浪漫化。
不過當我最近讀到幾篇《赤道形聲:馬華文學讀本Ⅰ》裡的文章──例如鍾怡雯的《失眠》(1997)、《說話》(1997),講的也同樣是現代社會現代人的孤獨與自戀,突然覺得好像被騙了:這和「我以為的」馬來西亞華人歷史沒啥關係嘛!
我開始懷疑我看待馬華文學的初衷也許不那麼「正確」:我好像自以為是站在中原本土,檢視流亡海外的子民怎麼透過文字對我懷念與輸誠。之後再讀到馬來西亞僑生李永傑慷慨激昂地針對馬來西亞「本地創作」所寫的一本厚厚的論文,讀到馬來西亞旅台教授陳大為以「讓世界華文文壇認識當代馬華文學」為使命編選《馬華當代詩選》,我幾乎確定我先前的想法太「中國」了!
想想,我也不過是處於一座孤懸的島嶼上;而且,「中原」與否,不過是相對位置的偏見。
◎出路:本土化及其文化限制
除非原鄉能夠全然滿足移民們生理心理的所有需求,否則移民們當然得就地取材,尋求就近的支援。而長期移居於某處的人群,自然會對當地產生感情,然後在時間的沖刷和空間的隔離之下,與遙不可及的「祖國」漸漸疏遠。這其中或者有些功利的原因,比如說是為了在當地活得更「舒服」,但不也都是合乎人情事理的嗎?
生活如此,文學何嘗例外?我相信,「中原」、「祖國」、「神州」之外的馬華文學、台灣文學、或者世界各地其他的華文作品,都在更古老悠久又巨大、同時也相當霸道的中國文學系譜之下尋求出路。而最大宗的「出路」,簡單說,就是本土化。
這樣的「出路」方興未艾,但也絕非晚近之事。例如晚清詩人黃遵憲出任新加坡總領事之後,創辦「圖南社」,在詩文的推廣上,加強當地華人對自身處境及生存問題的關切,也拉出「祖國—南洋」的雙軸心。
在本土化的需求下,馬來西亞華人及其所生產的馬華文學,勢必在某個程度上放棄遙遠的中國,回頭正視周遭更貼身存在的「異族」土著們:不管是人數佔優勢的馬來民族、伊斯蘭教徒,或者其他非馬來、非伊斯蘭的在地原住民。不過,要跨出這一步顯然不是那麼容易。
例如對於「異族」有不少描寫的《婆羅洲之子》(註1)與《拉子婦》(註2)兩部小說,馬來西亞籍、在台灣求學的暨大教授林開忠對於作者李永平下了這樣的評語:「李永平可能和其他『華人』作者一樣,無法超越他們的文化限制,這種文化限制使得他們一方面對《拉子婦》採取同情的理解,但距離讓《拉子婦》自己發生還很遙遠。」「作者在小說裡所呈現的『異族』並非異族本身,而是作者所關連的『華人』之再現。」在我看來,李永平如果有「罪」,終究是大漢中心的沙文主義作祟,也就是所謂的「文化限制」。
這或許不是個責難,也無從責難。哪個作者在創作的時候,不是從自己的位置出發?又有誰能擺脫本身的文化限制呢?這也許就是黃錦樹具體而微所點出的馬華文學整體困境:以中文書寫本身就意味著無法剪斷的中國歷史、哲學、文化的臍帶,那麼馬華文學似乎注定永遠切不斷中國這個文化限制。
◎結語:文學的意義
「馬華文學」在台灣,從來不是個熱門的題目,其實,其中的議題還真不少。比如聽起來很順口的「馬華文學」四個字,全稱究竟是「馬來西亞『華人』的文學」?抑或「與馬來西亞相關(作者、內容、發表時間地點)的『華文』文學」?我悶著頭想了一陣子,想到所謂的「台灣文學」,想到近來高中國文教材的爭議,沒有結論。
其實,馬華文學正名與否,未來的方向為何,我懂得太少,根本沒資格說三道四,而我又被什麼樣的「文化限制」所綑綁?不過,如果盡量謙卑地以同為華文世界一員的立場,在看了一些相關文獻之後,也許可以說上幾句不痛不癢類似結論的感想。
我認為,文學當然能巧妙地勾起人們的某些「感覺」,擔任一系列心理活動的觸媒,「文以載道」的傳統理想大約也是建築在此一基礎上。不過,文學終究還是要回歸到「人」的身上,從當下書寫者與閱讀者的位置出發。
於是,馬來西亞華人社群中仍舊心繫「祖國」的人,依舊會繼續透過文學書寫中國;如果那個社群中有人試圖與周圍的族群互動,自然也會藉由文字吐露心聲;如果有人把馬華文學的寫作與閱讀當作純娛樂,也絕對OK。
■延伸閱讀
◎王明珂(1996),《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收於〈思與言〉第34卷第3期:147-184。
◎李永傑(2002),《創作本地的「Kita」:馬來西亞中文民眾音樂「本地創作」場域之研究(1987-2001年)》,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開忠(2002),《「異族」的再現?從李永平的「婆羅洲之子」與「拉子婦談起」》,暨南國際大學「重寫馬華文學史」研討會。
◎黃錦樹(2002),《境外中文、另類租借、現代性:論馬華文學史之前的馬華文學》,暨南國際大學「重寫馬華文學史」研討會。
◎黃錦樹(1996),《馬華文學:內在中國、語言與文學史》,華社資料研究中心。
◎張錦忠編(2004),《重寫馬華文學史論文集》,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
◎陳大為編(1995),《馬華當代詩選(1990~1994)》,文史哲出版社。
◎陳大為、鍾怡雯編(2000),《赤道形聲:馬華文學讀本Ⅰ》,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廖小健(2002),《世紀之交--馬來西亞》,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註1:《婆羅洲之子》是李永平1965年的作品,1968年正式出版,當時他還是18歲的高三學生。這部小說在婆羅洲文化局舉辦的第三屆徵文比賽獲獎(轉引自林開忠,2002)。
■註2:《拉子婦》是李永平在台大外文系唸書時的作品,寫於1971年。「拉子」可能是中文(客家話、福建話)對「達雅」之轉譯(轉引自林開忠,2002),據筆者的理解,「拉子」應是泛稱非穆斯林的東馬原住民。
■張正
◎初探:馬華文學╱溫瑞安之於我
大學一年級,從文學性社團借了一本溫瑞安的詩集《將軍令》,破破的、白底黑字的封面。學長姊說這是絕版的書喔,一定要還。
我決定用毛筆把裡面的詩抄下來。很多個租房在指南山山腳下的無聊夜晚,我獨自在漆成鮮紅色的小房間裡抽著菸,拿毛筆沾了墨汁,把一首首溫瑞安漫漶武俠、愛情、呼喊中國鄉愁的詩,抄在從學校幹來的白報紙上。遇上特別喜歡的,還浮貼在牆上讓它飄呀飄。
我肯定自己過去之所以喜歡溫瑞安的文字,必然沒有「馬來西亞」的因素在內。那時候既沒聽過「馬華文學」這樣的字眼,平日和班上僑生同學的互動也不多。那到底為什麼會著迷?大概也是因為文中的武俠、愛情、與中國鄉愁。
每個年輕人對於帶著神秘色彩的武俠和愛情,都難免衝動和嚮往,可以理解;而在「中國」國民黨執政下的台灣接受了十多年的教育,對於當時其實從未去過的中國有些莫名其妙的虔誠與感傷,也是理所當然。
溫瑞安一人當然不能代表整個馬華文學,不過也差不多是我那時對馬華文學的全部認識。而那本《將軍令》,抄了很久,還是沒抄完,最後有沒有把書還回社團,也不記得了。總之,書在頻繁的搬家之後失去了蹤跡。
◎想望:流離與中國鄉愁
頻繁的搬家,是的。我雖然也挺頻繁地搬家,但是,大學時代的我沒能從長期旅台的溫瑞安的文字裡準確抓到的另一種感覺,是流離,以及南洋華人流離的時代背景:溫瑞安的祖先從「神州」出走南洋,他又從「異族」環伺的馬來西亞轉進勉強宣稱承繼了中國道統的台灣。
一如旅台馬華文學作家黃錦樹所言,南洋華人史此一馬華文學的起源,都是由移居者、流亡者、流寓者、過境者們所構造出來的。當我進一步認識東南亞、知道了馬來西亞華人的「新村」、513事件、華文教育等等歷史之後,才對於當地華人的流離有了些許瞭解,再來看所謂的「馬華文學」,便離不開這樣的脈絡,每每在字裡行間找尋海外華人的移居、流亡、認同、鄉愁等等複雜的況味,甚至將其浪漫化。
不過當我最近讀到幾篇《赤道形聲:馬華文學讀本Ⅰ》裡的文章──例如鍾怡雯的《失眠》(1997)、《說話》(1997),講的也同樣是現代社會現代人的孤獨與自戀,突然覺得好像被騙了:這和「我以為的」馬來西亞華人歷史沒啥關係嘛!
我開始懷疑我看待馬華文學的初衷也許不那麼「正確」:我好像自以為是站在中原本土,檢視流亡海外的子民怎麼透過文字對我懷念與輸誠。之後再讀到馬來西亞僑生李永傑慷慨激昂地針對馬來西亞「本地創作」所寫的一本厚厚的論文,讀到馬來西亞旅台教授陳大為以「讓世界華文文壇認識當代馬華文學」為使命編選《馬華當代詩選》,我幾乎確定我先前的想法太「中國」了!
想想,我也不過是處於一座孤懸的島嶼上;而且,「中原」與否,不過是相對位置的偏見。
◎出路:本土化及其文化限制
除非原鄉能夠全然滿足移民們生理心理的所有需求,否則移民們當然得就地取材,尋求就近的支援。而長期移居於某處的人群,自然會對當地產生感情,然後在時間的沖刷和空間的隔離之下,與遙不可及的「祖國」漸漸疏遠。這其中或者有些功利的原因,比如說是為了在當地活得更「舒服」,但不也都是合乎人情事理的嗎?
生活如此,文學何嘗例外?我相信,「中原」、「祖國」、「神州」之外的馬華文學、台灣文學、或者世界各地其他的華文作品,都在更古老悠久又巨大、同時也相當霸道的中國文學系譜之下尋求出路。而最大宗的「出路」,簡單說,就是本土化。
這樣的「出路」方興未艾,但也絕非晚近之事。例如晚清詩人黃遵憲出任新加坡總領事之後,創辦「圖南社」,在詩文的推廣上,加強當地華人對自身處境及生存問題的關切,也拉出「祖國—南洋」的雙軸心。
在本土化的需求下,馬來西亞華人及其所生產的馬華文學,勢必在某個程度上放棄遙遠的中國,回頭正視周遭更貼身存在的「異族」土著們:不管是人數佔優勢的馬來民族、伊斯蘭教徒,或者其他非馬來、非伊斯蘭的在地原住民。不過,要跨出這一步顯然不是那麼容易。
例如對於「異族」有不少描寫的《婆羅洲之子》(註1)與《拉子婦》(註2)兩部小說,馬來西亞籍、在台灣求學的暨大教授林開忠對於作者李永平下了這樣的評語:「李永平可能和其他『華人』作者一樣,無法超越他們的文化限制,這種文化限制使得他們一方面對《拉子婦》採取同情的理解,但距離讓《拉子婦》自己發生還很遙遠。」「作者在小說裡所呈現的『異族』並非異族本身,而是作者所關連的『華人』之再現。」在我看來,李永平如果有「罪」,終究是大漢中心的沙文主義作祟,也就是所謂的「文化限制」。
這或許不是個責難,也無從責難。哪個作者在創作的時候,不是從自己的位置出發?又有誰能擺脫本身的文化限制呢?這也許就是黃錦樹具體而微所點出的馬華文學整體困境:以中文書寫本身就意味著無法剪斷的中國歷史、哲學、文化的臍帶,那麼馬華文學似乎注定永遠切不斷中國這個文化限制。
◎結語:文學的意義
「馬華文學」在台灣,從來不是個熱門的題目,其實,其中的議題還真不少。比如聽起來很順口的「馬華文學」四個字,全稱究竟是「馬來西亞『華人』的文學」?抑或「與馬來西亞相關(作者、內容、發表時間地點)的『華文』文學」?我悶著頭想了一陣子,想到所謂的「台灣文學」,想到近來高中國文教材的爭議,沒有結論。
其實,馬華文學正名與否,未來的方向為何,我懂得太少,根本沒資格說三道四,而我又被什麼樣的「文化限制」所綑綁?不過,如果盡量謙卑地以同為華文世界一員的立場,在看了一些相關文獻之後,也許可以說上幾句不痛不癢類似結論的感想。
我認為,文學當然能巧妙地勾起人們的某些「感覺」,擔任一系列心理活動的觸媒,「文以載道」的傳統理想大約也是建築在此一基礎上。不過,文學終究還是要回歸到「人」的身上,從當下書寫者與閱讀者的位置出發。
於是,馬來西亞華人社群中仍舊心繫「祖國」的人,依舊會繼續透過文學書寫中國;如果那個社群中有人試圖與周圍的族群互動,自然也會藉由文字吐露心聲;如果有人把馬華文學的寫作與閱讀當作純娛樂,也絕對OK。
■延伸閱讀
◎王明珂(1996),《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收於〈思與言〉第34卷第3期:147-184。
◎李永傑(2002),《創作本地的「Kita」:馬來西亞中文民眾音樂「本地創作」場域之研究(1987-2001年)》,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開忠(2002),《「異族」的再現?從李永平的「婆羅洲之子」與「拉子婦談起」》,暨南國際大學「重寫馬華文學史」研討會。
◎黃錦樹(2002),《境外中文、另類租借、現代性:論馬華文學史之前的馬華文學》,暨南國際大學「重寫馬華文學史」研討會。
◎黃錦樹(1996),《馬華文學:內在中國、語言與文學史》,華社資料研究中心。
◎張錦忠編(2004),《重寫馬華文學史論文集》,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
◎陳大為編(1995),《馬華當代詩選(1990~1994)》,文史哲出版社。
◎陳大為、鍾怡雯編(2000),《赤道形聲:馬華文學讀本Ⅰ》,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廖小健(2002),《世紀之交--馬來西亞》,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註1:《婆羅洲之子》是李永平1965年的作品,1968年正式出版,當時他還是18歲的高三學生。這部小說在婆羅洲文化局舉辦的第三屆徵文比賽獲獎(轉引自林開忠,2002)。
■註2:《拉子婦》是李永平在台大外文系唸書時的作品,寫於1971年。「拉子」可能是中文(客家話、福建話)對「達雅」之轉譯(轉引自林開忠,2002),據筆者的理解,「拉子」應是泛稱非穆斯林的東馬原住民。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