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7 21:55:31晚期風格〈書醫朱尚〉

讀《巴黎聖母院》

就這樣他慢慢地在天主教堂裏成長,在那兒睡眠,差不多從來不出去,每時每刻都感染著教堂神祕的影響,他覺得自己是鑲嵌在它裏面,變成了它的主要部分。他凸出的角(假如我們可以這樣形容他)嵌合到天主教堂凹陷的角裏,他覺得他不僅是教堂的住客,而且是教堂的自然的內容。差不多可以說他具有教堂的形狀,就像蝸牛具有蝸牛殼的形狀一樣。教堂是他的住所,他的窠,是裝著他的封套。在他和那古老的教堂之間,有一種那様深的出自天性的同情,有那麼多磁性的密切關係,那麼多重要的相同點,使得他附著於教堂就像烏龜附著於龜殼一樣。教堂成了他的甲殻。摘自雨果《鐘樓怪人》〈原名:巴黎聖母院〉
聽說國外有一窩蜂的人上亞馬遜狂買《巴黎聖母院》。但願國內也有一批人跟我一樣。
原來,雨果寫《巴黎聖母院》時,才二十八歲而已。讀了前三卷你會懷疑雨果根本是一個時空穿越的旅行者,他活過了七、八百年的歷史〈像韓劇的《來自星星的你》那位督敏俊〉,才能寫出這樣的東西。
不過,讀《巴黎聖母院》你得跳過前三卷〈內容太艱難了〉,直接從第四卷的《棄嬰》開始,往後就一路順暢。相信我
………不過還是建議慢慢地讀比較好………而且,決定這輩子還想重讀二、三次。

上一篇:巴黎聖母院焚毀了

下一篇:慢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