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04 12:17:58長風

《受難記》觀後感(2)

(二)非關信仰

1.神蹟與神通

(耶佛二教的基本教義派,請勿進入;非基本教義者,請多指教)
在重新經歷基督的受難之餘,令我慨嘆的,不僅是前述殘暴與平靜的對照,還有基督和佛陀這兩位聖哲典範之間的種種異同。

1.神蹟與神通

首先,是他們發跡的過程。在《舊約》中,耶和華之所以受到人們的依從與信仰,其中極重要的因素,乃是祂向人顯示的神蹟;從〈創世紀〉到〈出埃及記〉到先知書,耶和華均因其種種神蹟而被稱為信實、全能的神。及至《新約》的四福音書,顯然也延續了此傳統,常有耶穌的神蹟充斥其中,如:五餅二魚、在水上行走,醫治瘸腿瞎眼者、使人起死回生……。

而在我印象的佛陀傳記中,佛陀似乎始終是個特殊的「人」。他和人一樣有生老病死,有行住坐臥;他需要飲食,也有衣著乃至睡眠。唯一不同之處,在於他面對生命的態度、他生活的方式;當然,尤其是他證悟並傳遞出來的真理。佛陀座下有不少得到神通的弟子,佛陀本身自然也有。然而,於經典的記載中,神通,並非佛陀使人信服的主因。就經典所紀錄的神奇事蹟而言,佛陀顯然較耶穌低調而謹慎。
我經常揣想,何以此二聖哲發跡的形式如此截然不同。他們身處的社會背景誠然有其影響。印度是個愛智的國度,於其中,追求真理可以說是一種主流的社會風尚。在此等環境下,各種修行人、苦行僧,或是神通者可謂所在多有;因而,佛陀等人雖有神通力,卻非何等希奇之事。反之,佛陀認為神通充其量只是修行道路上的副產品,而非解脫苦難的要素或工具;因而並不鼓勵人們追求神通或為學神通而修行。相較之下,耶穌現身時的社會環境,顯然大不相同。從《聖經》的記載來看,信受耶穌的族群,似乎總是在痛苦而無可奈何的情境中;他們不僅要面對人生中的種種苦痛,同時也要面對世局動盪帶來的苦難。對救世主的信念,似乎一直是普遍性的期盼;而耶穌所行的種種神妙事蹟,或許正好符合人們的期待。

粗觀之,在好求真理、處處有神通的印度,展示神通未必能顯出自己的特色;再者,佛教所宣說的真理,與印度主流的道理截然不同。因而,強化特色或許才是致勝之道。反之,在堅守信仰形式、非神即鬼的環境中,恐怕沒有比現行奇蹟更能立即攫獲人們的目光。當然,對於如此強調律法的人而言,耶穌許多行為都充滿爭議性:例如他打破安息日的規矩、對於納稅的看法;而他的講道之中,亦見得諸多字面矛盾的語句……。

神蹟或神通的展示與否,當然不完全取決於社會環境。我相信更多的理由,是來自於他們背後的依據。就佛陀而言,他是證悟實相的覺者,因而在他呈現給人們的事蹟中,多是佛法、道理或實相。他強調見法的威力,而非玄妙的神奇力量。反之,在福音書中的耶穌,十分強調自己力量的來源,即是那「差我來的父/神」。換言之,佛陀強調理,而耶穌強調信;因此佛陀鼓勵懷疑,而耶穌強調信心。由是,二者的走向終於各不相同,形成了氣質相異的宗教傳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