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們都被騙了‧燒肉粽的聯想~愛國詩人?(中)
關於捲款一事,教科書隻字未提,因此真實性也遭到不少人質疑,為丘逢甲辯護者,大多引用姚錫光所著東方兵事紀略的內容。
『5月25自立之日,藩庫尚存四十萬兩,自軍興後,糧餉開支浩大,張之洞續撥三十萬兩……景崧微服混於弁勇中出逃,散兵游勇沿途劫掠,藩庫猶存銀二十四萬兩。』
許多人由此段文字推論,所謂的捲款只是誤傳,在東方軍事紀略裡,根本就沒有丘逢甲捲款的說法,而且軍餉早就被唐景崧帶走,其餘皆在唐景崧大開庫房之時,被搶奪一空。但是姚錫光只說唐景崧遁逃,並無提到唐景崧攜款,而台北之亂到底搶走了藩庫多少銀兩,書中沒有說明,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猜測,是否姚錫光未提到丘逢甲,就表示丘老大當真沒做過這件事呢?
許多人圍繞在藩庫數字的加加減減,其實都忽略了一件事,所有的財資都集中於同一藩庫內嗎?官府不會笨到把雞蛋全放在同一籃子裡,但其他金庫位置在何處,又放了多少的財物,一直是個謎,光是板橋林維源就捐了一佰萬兩,其餘無明確數目者,北埔少年英豪姜紹祖,先後兩次仗義疏財,為抗日軍散盡家產,還有當地小富的捐助總額,這些錢的數字是多少,又何去何從,全是未公開的爛帳,以當時抗日未興、軍備未齊的狀況,資金動用不多,絕大多數仍在官方手中,是否如同陳基昌在《台島劫灰》所述:『計台省防辦一年,大小各官無不市利三倍。』以致募來款項被官員中飽私囊,因此帳目不清不楚無法記載明細,所以丘老大是否捲款,若有則是拿了多少,大概只有他本人才知道了。
曾有那麼多人為丘老大辯護,但丘老大的得意弟子的謝雪漁,卻表達的過於含蓄與旁觀,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見,在其《乙末抗日什記》中,以旁觀者態度留下這一段話:『當台灣割讓,馬關條約署印時,丘師代表電爭,與甚憤激!家資席捲云者,以丘師只收拾家財,別無所取,恨云者,恨之不死國難,竟先盾逃也。』對於先師的捲款,謝雪漁用收拾家財別無所取輕輕帶過,沒有附帶任何的佐證來護師,再看台灣通史裡,連爺爺的爺爺,大膽指控丘逢甲,謝雪漁卻未針對此事表態,連、謝二人雖無深交,卻也不曾交惡,台灣通史在1920年付梓成書,而連橫與謝雪漁在1930年同為《詩報》顧問之一,身為同僚接觸機會當然更勝以往,可是謝雪漁對於先師捲款事宜,並未向連橫提出關切之意,再看謝雪漁當時在台灣文壇的牛耳地位,只要他肯站出來說上幾句話,就能平息眾家責難,但他並沒有這麼做,或許也有些默認的成份存在。
1912年丘老大逝世,台籍舉人林金城,寫下一幅對聯來紀念他。
盜臺軍餉,盜粵軍裝,軍法總能逃,事變兩番成大盜。
非清人物,非漢人材,人言終不息,心甘一死莫知非。
丘老大捲款,或許只是誤傳,但讓當代眾人訐譙,也未免誤傳的過於離譜,以較客觀的說法,丘逢甲應是從中拿了一些跑路費,做為盤纏之用,卻無誇大後的十萬兩,但詳細數字是多少,當時兵荒馬亂,說不定丘老大只是隨手一抓,也沒當場數過,反正他現在已經是愛國詩人的典範,捲款與否,倒也沒什麼人計較。
即使捲款之事不去計較,丘老大未戰先逃,就狹義來說,對不起自己筆下的憂國憤世,對不起乙未戰役中犧牲的同胞,就廣義而言,身為副總統與團練使,對不起台灣這塊土地,著文寫詩卻不能言行合一,狹義與廣義,都有愧於愛國之名。
有人說,丘逢甲落跑之日,是曆法上的誤差,其實丘逢甲離台是農曆6月6日,而乙未年逢閏五月,所以真正離台日是在西元7月28日,但是,在丘老大的著作裡,包含《嶺雲海日詩樓鈔》與《柏莊詩集》,甚至連後人編纂的《丘逢甲文集》中,這段日子完全空白,即使有留下詩文,也沒提到當時形勢,因此曆法之說馬上就不攻自破。就算丘老大的離台日是7月28,也不能掩蓋他落跑的事實,最重要的八卦山戰役發生在八月底,但丘逢甲人已離台並未參與,硬要爭執這中間的五十四天,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
同樣是六月離台,唐景崧與丘逢甲留人笑罵,黃飛鴻至今仍然受到大家敬重,畢竟黃大俠從甲午戰爭爆發時期,就隨著黑旗軍駐守台灣,而我們的愛國詩人丘老大,沒上過戰場也沒領教過烽煙殺戮,扛著團練使的頭銜,什麼都沒練到,就只有躲起來寫詩洩憤,再怎麼說,黃大俠終究是寶芝林的林長,軍醫與教頭,都只是臨時兼差的職務,於理,寶芝林上上下下一堆人等著他養,佛山鄉親裡裡外外等著他回來治病,台灣割讓已成事實,黃大俠沒必要再耗下去;於情,黃大俠從甲午年守護台灣至乙未,他這個非台人物,非台人材,為台灣付出已經夠多,於理於情,他對台灣仁至義盡,除了留下一身武藝與醫術,還種下一份景仰,永存於世人心中。
也許有人會說,丘逢甲是個文人,要文人上戰場過於苛求,其實,沒人希望丘老大上戰場,只希望他做好副總統的本份,很可惜總統落跑之後,副總統也跟逃,等於宣告抗日玩不下去,幸好台灣同胞自力救濟,各地義民揭竿四起,以傳統武器讓戰備精良的日軍吃盡苦頭,而且,沙場就義之人,像吳湯興這樣的一介書生還不少,為了守護自己的家園,願意拋下筆桿扛槍桿,還有像姜紹祖這般少年英雄,死時正值青春二十歲,老婆還挺著九個月大肚子,來不及見到自己的親生骨肉,也難怪連橫會說:獨惜其為吳湯興、徐驤所笑爾。
論勇氣,丘老大比不上吳湯興、徐驤、姜紹祖、詹振、簡大獅等人,說到才氣,劉永福運籌帷幄統御萬軍,讓黑旗軍不要錢、不要命、不要官威名遠播,丘老大也沒這能耐;若要比力氣,恐怕還不到黃飛鴻的十分之一,更河況黃大俠醫術精湛,更是讓丘老大望塵莫及。沒有勇氣、才氣、力氣,最後只剩下文人書生那股酸氣,遇有急難就先落跑,假口托辭憂憤國事;華人世界幾千年來的儒家思想,竟然培育出丘老大這般人物,當年孔老夫子雖然滿口仁義道德,倒也不是貪生怕死之輩,而且他老人家還能輕易撂倒子路,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皆能,怎知這班徒子徒孫盡學些皮毛,沒把真正精髓領會,只會躲起來寫詩去。
就某個層面來說,劉永福與丘逢甲一樣,都是在眾人未知的情況下偷偷離台,差別只在於劉永福十月離台,比丘逢甲多撐了五個月,但檢視背後的原因,劉永福一面部署戰略,一面向滿清政府求援得不到回應,即使在唐、丘二人離去之後,大家希望劉永福接下總統印信,劉永福依然自稱幫辦拒絕授印,最後,盡了一切努力還是無法挽回頹勢,成了『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的最佳代言人。而我們的愛國詩人丘逢甲,竟是未戰先怯,什麼都還沒做,就收拾細軟逃亡了。
從日軍登台後,一連串抗日行動,直到八卦山的慘烈血戰,滿清政府許多官員都已經看不下去,一方面是對台民的犧牲所不忍,一方面又被台民的精神所感動,紛紛上書希望政府與日方商議,更改條約內容,或撥款贖回台灣,其中最著名的一篇,為倉場侍郎鴻臚寺卿劉恩溥,在9月中旬所上書之奏文:『如割付之後,臺民即甘心歸附日人,中國原可置之不問;無如眾志成城、齊心抗拒,日人之所謂亂民,實我中國忠義之民也。在日人騎虎不下,必欲滅此朝食,自屬意中之事;惟此等義民慘罹鋒鏑、至死不變情形,實難恝置!試思各省偶遇災荒,多方賑濟,尚復不遺餘力;今兵荒更甚於災荒,若聽此數百萬生靈膏諸鋒刃,臣知皇上必有惄焉如擣者矣!臣思金、復、海、蓋等處既有三千萬金可以贖歸之議,似臺灣亦可商辦,日人決不至執意不從。可否飭下總理衙門王大臣邀集他國公使與之婉商,酌付數千萬金;即甚至再付二萬萬金,亦不為過?緣借款本非一時所能償清;再行借用,亦不過多展年限而已。若臺灣贖回後,即將該處地利認真興辦,似此項不至終歸無著。且可令臺民知皇上之不忍輕為棄擲,又可以保全中國之疆土,不致淪為異域;似於如天、如神之德尚相符合也。臣愚昧之見,是否有當?伏乞皇上聖鑒!謹奏。』
劉恩溥向來以詼諧奏文而聞名,但他這次收起了嘻笑怒罵,動之以情說之以理,卻不為朝庭所接受,當局以戰亂方息不宜多生事端為由,拒絕了劉恩溥的提議。滿清政府不願再次激怒日本,因此張之洞對劉永福的援助,只好由公開轉為地下,很可惜這招還是被日本人視破,不斷動用外交力量向滿清政府施壓,迫使李鴻章不得不扣住金援,讓張之洞的援助卡在上海,導致黑旗軍彈盡援絕。
本該戰死沙場的軍人,竟已餓死上百,看著子弟兵一個個倒下,劉永福自覺無顏面對眾人,從最初天地會的反清,到清庭招安護民,劉永福帶著這群人戰無不克,如今卻走到這個地步,頗有當年項羽烏江之憾,若要拔營回到廣東,一海之遙的路程,不知又要餓死多少人,幾番思量,只好步上唐景崧、丘逢甲的後塵,10月20日瞞著眾人偷偷離台,留下失去主帥、滿臉錯愕的黑旗軍弟兄。到了10月22日,日軍攻進台南,黑旗軍在饑饉狀態下,又戰死千餘人,總算日本人還有點良心,並沒有趕盡殺絕,剩下的五千多名戰俘,給予適當的水和食物,派船遣送至金門,
整個乙未戰役,就此終告結束。
劉永福離台前曾大嘆:內地諸公誤我,我誤台民。這句話雖把矛頭指向滿清政府,倒也承認自己的失敗,以他名振國際的聲望,願意自省誤了台民,可是我們的愛國詩人丘逢甲,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從沒檢討過自己,詩文中的滿腔悲憤,看來是如此清高,踏出書房後卻又不見有何作為,連爺爺的爺爺形容丘老大:觀其為詩,辭多激越,似不忍以書生老也。不忍書生老,結果還是書生到老,還好留下了一些作品,不然還真的成為典型的百無一用。
槍林彈雨有人衝
我輩驕貴命不同
遠避戰火傳詩文
沽名留予後人封
學學丘老大,我也來玩個打油詩,但我這粗俗台客不是書生,也不想當詩人搞的像濕人,詩人歸詩人,要說丘老大愛國,我還真不同意,可是教科裡書是這樣的尊稱,看來丘老大真是好福氣,生了個好兒子,要不是他兒子丘念台的加持,或許丘老大是個文人、詩人、教育家,而不會冠上愛國之名。
你過獎了!並非我聰明。古今政客皆一樣,亙古不變的騙術。
我這個人就是有話直說型的,所以要我學寫新詩還是一件苦事。
我兒子都怪我說話不夠婉轉,但是本性難移,我還是我行我素。
若換成現在,台灣有戰事發生,落跑的人一定大增。
目前多少政客都義正詞嚴的說為人民而打拚,若真的有戰事一定落跑最快的。
中美斷交、退出聯合國、1995閏八月的傳說,跑掉多少人家。
從古自今多少騙子,騙別人去拋頭顱灑熱血,有的人用文攻,有的人用武嚇。
比比皆是,不勝枚舉,歷史的教訓歷歷在目,但是騙局還是一直重複上演著。
所謂患難見真情,那些政客和電視上談論政治的話,別信太多。
本來戰場危疑震撼 消息一日數變 詩人臨大敵肝膽俱裂 未足深究 乙未之戰勇猛如姜紹祖等 足堪告慰祖先 但最早集結鄉勇是為了防堵搶庫銀潰退的淮軍游勇 曾多次擒殺游勇 才聲勢漸壯
歷經百年後的今天,肝膽俱裂的逃亡者,被奉為愛國詩人,至於一生愛鄉愛國的姜紹祖,又有多少人記得? 2008-11-05 0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