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06 09:17:22淡淡

日本東京行Ⅰ

【前言】
一回來,許多朋友問這樣的問題:「好不好玩ㄚ?」對於淡淡來說,無論情況如何,這答案一定會是肯定的。朋友覺得狐疑,怎麼可能,總是會遇到與預期不同的情況,旅遊中總是會有無法掌握的意外狀況,這話是沒錯,但好玩與否,淡淡以為這是操控在個人自己手上的。

行前決定的倉促,對於行程也就沒有細究,日本東京的旅遊團,幾乎都是這些景點,重點是抱持著怎麼樣的心態去旅遊,就算遇到與預期不同的情況,換個角度,何必讓它壞了你的心情,這是淡淡的想法。也如同這一次的旅行,一見面,導遊就灌輸我們一個觀念『きもちいい』,保持著愉快的心情,不要想太多,不要太計較,淡淡認同這樣的想法,只是同行的小希,卻很不以為然的表示:「廢話,你才花多少錢,要樣樣都好,那可能?他當然要先給你洗洗腦,讓你用好心情來看待這個旅程,以免你嫌東嫌西的,麻煩!」唉~就算是事實,淡淡也不喜歡用這樣的心來看事情,きもちいい多好,這樣的旅行一定好玩的!

第一天回到飯店,淡淡原先想效法上回去韓國,拿起飯店的信紙,當日就為旅程寫下日誌,回來後便能立即與大夥兒分享,卻發現自己寫不出來。這時小希又發表意見啦!嫌淡淡的行為很無聊,「今天就只有去逛街,有什麼好寫的!」當下決定回來後,再來整理心情的淡淡,就只能躺在床上抬抬腿,消除逛街的疲憊,而那個第一天就體力不支的小希早已進入夢鄉。因此此行的旅遊日誌,便不以日記的方式記述,讓淡淡自由些,用另一種方式來分享吧!

【逛街】
行程中有三天都有機會逛街,淡淡說過逛街比去爬山還要累,可我們還算是能逛街的人,如果不喜歡的話,這樣的行程就很沒意思了。日本的物價比台北高,逛街嘛!小希與淡淡並沒有什麼實質的收穫,這一點讓小希回國後,被她的家人嘲笑。小希拿淡淡做擋箭牌,說是淡淡買的比她還少,是ㄚ!淡淡換的日幣幾乎全數帶回台灣來,只花了老媽與舅舅贊助的錢,早知道他們會贊助,淡淡根本不需要換日幣了。只不過拿人家的錢,就背負著一個壓力,得買おみやげ回來,這就是逛街的壓力了。

日本的物價比台北貴,這一點逛街時很能體會,導遊跟我們說,不建議我們買MADE IN CHINA的東西,要買就要買MADE IN JAPAN,才會划算,MADE IN CHINA在台灣買就好了,而MADE IN JAPAN,在台灣的售價,幾乎都是直接將¥改成NT$,這番話,讓我們看任何東西,就先看它的產地。只是JAPAN的東西,活生生就比CHINA貴上幾倍,加上淡淡一向認為台北什麼東西買不到,沒必要為了區區的差價,辛苦的從國外搬回來,也遵守著不要因為出國,就胡亂買的原則。只不過淡淡還是跟小希說,如果真的喜歡,價格又能接受的話,管它MADE IN 哪裡,就買吧!免得日後遺憾。

儘管小希跟淡淡沒有什麼血拼成果,我們那一團的同胞,倒真不負台灣採購團的美名,回國那天的行李,讓那位司機傷了好久的腦筋,才全數塞進遊覽車底,行李多了一倍以上,真是驚人。團員中有某個家族的人,去到那兒都在搜括泡麵,行程點中經過的任何一家便利商店都不放過,買到需要買一個¥500的紙箱來裝,這對我們來說,覺得匪夷所思,不過卻是他們的樂趣,淡淡覺得有這樣的樂趣,樂在其中也是不錯的。而這也是淡淡覺得跟團旅遊,儘管團體行動,有些地方要受到限制,但是這些有緣相聚的人們,也讓淡淡增長另一種見聞。就像是逛街,誰說一定要有實際的成果?無形的收穫以及從中獲得的樂趣,不是金錢買得到的!

上一篇:日本行緣起

下一篇:日本東京行Ⅱ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