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2 08:33:00
老伭子
佛教(結)
就上述三種主要的佛藏而言,漢文大藏經所收經籍的數量最多,其經籍所涉及的時代跨度最大,地區涵蓋面最廣,所包容的佛教派別也最多。因此,巴利語及藏文佛藏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的研究價值,漢文大藏經的價值顯然更值得人們重視。
D 其他:如語言、雕塑、繪畫
佛經出版?
A 佛經的書寫、裝幀方式
古代佛經的書寫形式與古代其他書籍的書寫形式基本相同。
東漢以後,紙逐漸成為我國書寫的主要材料。當時的書寫方式是:抄寫時,第一張紙起首空兩行,鮮血書名。另起一行寫正文。正文寫完後,末尾另起一行再寫書名、卷數。有時還寫上抄寫人的姓名、抄寫時間、用紙數、文章總字數,甚至校對人、審閱人、監視人的姓名等。不少還附有抄寫人的題記。一部用多張紙抄寫的書,抄完之後,便按照順序把這些紙黏接起來成一橫幅。橫幅的長短視書的內容而不等。為了保護紙張不至皺折、損毀,在最後一張紙的左端黏裹一根木棍,稱作「軸」。從左向右捲起成為一束,稱為「一卷」書籍的這種裝幀形式也就稱為「卷軸式」。
C.帙
漢文大藏經的一大特點是數量龐大。南北朝時,一部大藏已達三千餘卷;到了唐代,數目擴展到五千餘卷。這麼多的佛經堆放在一起,即使利用軸、簽等來提示,仍然不便於檢索。再說,有的佛經一部就有幾十卷,甚至幾百卷,若是任其散置,則根本無法尋找。因此古代的僧人便仿造傳統書籍的方法,將佛經母十卷左右分作一個小單元,稱作「一帙」,用一塊帙皮包捲起來。帙皮又稱「書衣」,有用竹皮做的,考究的則用帛、錦等製成。
早期所合的大約錦試一些多卷本的大部頭佛典。大藏經形成後,則按照大藏經的結構體系,將一些內容與性質相近的小經也分別合帙。
寫本vs刻本
卷軸式的佛經一直到唐代末期(或稍早),才開始出現了方冊式的書籍。歐陽修《歸田錄》卷二:「唐人藏書皆作卷軸,其後有葉子,其後有葉子,其製似今冊子。卷軸難舒展,故以葉子寫之。」所謂「葉子」即指方冊式之散葉。我們從敦煌石室所發現的唐人寫本中即可得到證明,如兩本《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都是裝訂成方冊式樣的。這《壇經》是中國南方的產物,估計是由南方輾轉流傳至敦煌。所以可以推定,方冊本之起源,應在南方區域,而使用這種方冊形式,應該也是由佛教經籍最先設計出來的。
卷子本流傳了相當一段長時間,雕版印刷發明了,抄寫經卷本來是相當麻煩的事,而雕版卻正解決這一問題,於是雕版刻經便取而代之。但在宋代開寶年間刻印大藏經,仍然採用卷子形式。卻是儒家書籍很快地採用了方冊式(也就是線裝書)。
卷子本終究閱讀不便,但佛教徒又不喜歡方冊式,於是他們模仿貝葉經形式,採用折子本的樣子,創造一種名稱,叫做「梵夾本」,實際上就是把卷子加以折疊,翻閱起來頗像貝葉經一葉一葉的翻轉意味,也叫「經折裝」。他們使用這一形式,由宋代一直到清代,始終沒有改變,當然也有採方冊式的,但主要是使用梵夾式。歷代刻印大藏經中,只有《嘉興藏》是唯一的一部方冊式大藏經。
結語
聖經、可蘭經、大藏經,伴隨著宗教傳播而被信徒閱讀。如果這層身分不在是否依舊被重視呢?
不信教的人們是否也有自己的經典呢?
秦始皇焚書坑儒,項羽火燒阿房宮,都造成許多中國學術典籍的葬生。但是我們相信,好的出版品既然被出版被閱讀了,就一定會有被流傳下來的方法。而未來的「經典」,也不會被埋沒的,將會有誕生的一天。
經典的一切,就留給時間去考驗吧。
參考資料
1.比較宗教 蔡百銓譯 國立編譯館 民89
2.佛教、基佛比較與天主教 作者:龔天民牧師 道聲出版社
3.《佛教典籍百問》 方廣錩著、王志遠編 佛光出版社 民84
4.《佛教與中國文化》 趙樸初、任繼愈等著 國文天地雜誌社 民79
5. http://www.ctts.org.tw/cms/liang/law/law-002.htm
6. http://www.islamcn.net/liaojie/yas001.htm
7.http://online.cri.com.cn/275/2002-1-20/14@2193.htm
8.http://www.chinese56.com/0109/04/8.htm
D 其他:如語言、雕塑、繪畫
佛經出版?
A 佛經的書寫、裝幀方式
古代佛經的書寫形式與古代其他書籍的書寫形式基本相同。
東漢以後,紙逐漸成為我國書寫的主要材料。當時的書寫方式是:抄寫時,第一張紙起首空兩行,鮮血書名。另起一行寫正文。正文寫完後,末尾另起一行再寫書名、卷數。有時還寫上抄寫人的姓名、抄寫時間、用紙數、文章總字數,甚至校對人、審閱人、監視人的姓名等。不少還附有抄寫人的題記。一部用多張紙抄寫的書,抄完之後,便按照順序把這些紙黏接起來成一橫幅。橫幅的長短視書的內容而不等。為了保護紙張不至皺折、損毀,在最後一張紙的左端黏裹一根木棍,稱作「軸」。從左向右捲起成為一束,稱為「一卷」書籍的這種裝幀形式也就稱為「卷軸式」。
C.帙
漢文大藏經的一大特點是數量龐大。南北朝時,一部大藏已達三千餘卷;到了唐代,數目擴展到五千餘卷。這麼多的佛經堆放在一起,即使利用軸、簽等來提示,仍然不便於檢索。再說,有的佛經一部就有幾十卷,甚至幾百卷,若是任其散置,則根本無法尋找。因此古代的僧人便仿造傳統書籍的方法,將佛經母十卷左右分作一個小單元,稱作「一帙」,用一塊帙皮包捲起來。帙皮又稱「書衣」,有用竹皮做的,考究的則用帛、錦等製成。
早期所合的大約錦試一些多卷本的大部頭佛典。大藏經形成後,則按照大藏經的結構體系,將一些內容與性質相近的小經也分別合帙。
寫本vs刻本
卷軸式的佛經一直到唐代末期(或稍早),才開始出現了方冊式的書籍。歐陽修《歸田錄》卷二:「唐人藏書皆作卷軸,其後有葉子,其後有葉子,其製似今冊子。卷軸難舒展,故以葉子寫之。」所謂「葉子」即指方冊式之散葉。我們從敦煌石室所發現的唐人寫本中即可得到證明,如兩本《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都是裝訂成方冊式樣的。這《壇經》是中國南方的產物,估計是由南方輾轉流傳至敦煌。所以可以推定,方冊本之起源,應在南方區域,而使用這種方冊形式,應該也是由佛教經籍最先設計出來的。
卷子本流傳了相當一段長時間,雕版印刷發明了,抄寫經卷本來是相當麻煩的事,而雕版卻正解決這一問題,於是雕版刻經便取而代之。但在宋代開寶年間刻印大藏經,仍然採用卷子形式。卻是儒家書籍很快地採用了方冊式(也就是線裝書)。
卷子本終究閱讀不便,但佛教徒又不喜歡方冊式,於是他們模仿貝葉經形式,採用折子本的樣子,創造一種名稱,叫做「梵夾本」,實際上就是把卷子加以折疊,翻閱起來頗像貝葉經一葉一葉的翻轉意味,也叫「經折裝」。他們使用這一形式,由宋代一直到清代,始終沒有改變,當然也有採方冊式的,但主要是使用梵夾式。歷代刻印大藏經中,只有《嘉興藏》是唯一的一部方冊式大藏經。
結語
聖經、可蘭經、大藏經,伴隨著宗教傳播而被信徒閱讀。如果這層身分不在是否依舊被重視呢?
不信教的人們是否也有自己的經典呢?
秦始皇焚書坑儒,項羽火燒阿房宮,都造成許多中國學術典籍的葬生。但是我們相信,好的出版品既然被出版被閱讀了,就一定會有被流傳下來的方法。而未來的「經典」,也不會被埋沒的,將會有誕生的一天。
經典的一切,就留給時間去考驗吧。
參考資料
1.比較宗教 蔡百銓譯 國立編譯館 民89
2.佛教、基佛比較與天主教 作者:龔天民牧師 道聲出版社
3.《佛教典籍百問》 方廣錩著、王志遠編 佛光出版社 民84
4.《佛教與中國文化》 趙樸初、任繼愈等著 國文天地雜誌社 民79
5. http://www.ctts.org.tw/cms/liang/law/law-002.htm
6. http://www.islamcn.net/liaojie/yas001.htm
7.http://online.cri.com.cn/275/2002-1-20/14@2193.htm
8.http://www.chinese56.com/0109/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