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5/15 話我陳江
照片轉貼於:http://tw.myblog.yahoo.com/jw!LqQAcFiGHgCdNjJPF0mDfA--/article?mid=4163 丁仔登山部落格
(裡頭有更多的資料.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看看^^")
一.
陳江「丁氏」根源
依據交通大學歷史系教授丁崑健(陳江丁姓的廿四子孫)考證說,元朝時阿拉伯望族人士賽典赤.瞻思丁(Sayyidjil Shamsuddin omer,1210〜1279)在雲南為官,被封為「咸陽王」。其長子納速拉丁在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遷到泉州來為官,其次孫烏馬兒,歷任元朝泉州府同治、泉州市舶司提舉等官職,此即是陳江丁姓一世祖節齋公諱謹字慎思,丁氏家族三代單傳,到了三世祖(名丁夔,字碩德)掌家時代,為了躲避戰亂,帶領家人(兒、媳、孫共七人)從泉州遷居到海邊的一個灘塗小村“陳江“住下。這陳江也就是現在的”陳埭“。
據說,丁氏家族遷到陳埭,是第四代長子丁善(仁菴公)的妻子莊淑懿的主意。莊淑懿是個漢人,而且是泉州富商之女,頗有見識。當時正值元末,泉州發生了“亦思巴奚”戰亂,陳友定討伐叛軍,看到長得像外國人的就殺。莊淑懿說服丈夫和公公,避禍到海邊小村,以農、漁維持生計,避禍於亂世。,為了避免被追殺並取祖先名的尾音「丁」為姓,繁衍成陳埭丁氏家族,目前的漢姓「丁」就是由「瞻思丁」簡化而來
沒想到丁家到了陳埭,人丁從此興旺起來,人丁越來越盛,成為當地望族。丁氏家族一、二、三世都是獨子單傳,直到這時候才多生男孩,穩定下來。民間傳說,那是因為找對了風水寶地,安葬父母。據風水先生說,如果墓碑豎於墓前,子孫裏會出三個宰相;如果豎於墓後,就會繁衍萬人。這就是所謂的“進前三宰相,退後萬人丁”之說。高官與丁口,換了別人或許會難以選擇,但丁氏家族三代單傳,丁善果斷地選擇了後者。如今,丁氏宗祠門楣上,還掛著“陳埭萬人丁”的匾額。
明朝以來回族的漢化過程說,明朝對蒙古及色目人(指有色外來人種)嚴格限制必須和漢人結婚,經過不斷的血統混融,使得陳江丁姓族人在體質外形上漸漸改變,再加上「賜食豬肉」、在朝為官、未能保持原有之宗教信仰,終使陳江「丁」徹底漢化,原有回教特質及文化幾己不存。
二.
祖居地---陳江(陳埭)位置
陳江又稱陳埭位於泉州灣南畔的晉東平原上,古代是一大片海灘,五代末(906~960)南唐任福建節度使統領泉州的陳洪進令軍民圍灘築埭,實行軍屯,並以自己的姓給之取了個名〝陳埭〞,交泰六年(963年)埭成,逮西陡門,朝東南向,石構陡門,高3.68米,兩孔,北道寬2.7米,南道寬2.95米,現仍可灌溉保存完好,目前仍是縣管保護文物之一。
圍墾之後最初為陳姓在此經營,宋代以後軍屯轉為民耕,又有倪、周、張、謝諸姓相繼來此定居,漸成村落成為漢族的聚居地,丁氏遷居於此,與周圍漢族和睦相處,以圖生存和發展,祖祖輩輩以養殖海蟶為業,海蟶成為這裡的土特產,人們把經營海產、養殖蟶苗稱為「管海」。
至本世紀六十年代,「管海」佔農漁生業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是人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蟶苗不僅行銷福建省內各地,而且遠銷浙江、廣東等省,沿陸地海灘生長的鹹草,是用於編織草袋、草帽、草席的好材料,編織鹹草製品成為一種家庭手工業,其產品行銷各地點很重要的家庭副業,經商也是丁氏回族的傳統職業之一,我們可以在族譜中見到不少「投筆學藝」,「求利於市,辛勤服賈」的記載,其足跡遍及福建省內外,甚至渡海出洋到臺灣、呂宋、菲律賓從事商業活動,出外做生意的丁氏族人不僅在家鄉添置產業,捐資修葺宗祠,而且樂於施舍,與家鄉保持密切的聯繫。
陳埭距泉州十餘公里,自然條件十分優越,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溫度20.4度,年平均雨量1160毫米。
陳埭丁氏回族聚居陳埭鎮中部的江頭、溪邊、西坂、岸兜、鵬頭、四境、花廳口、七個行政村,十三個自然村,區域面積十二平方公里,3471戶,人口兩萬多人(佔全鎮人口的30%),鄉鎮企業有202家,是福建省回民主要聚居地之一,大陸改革開放政策以來,陳埭的丁氏家族“愛做生意的阿拉伯基因”立刻啟動,推動了陳埭經濟的全面發展,以鞋業、服裝為中心的企業不斷發發展茁壯,從原來的“一百個赤貧鄉鎮”一躍而為“一百個最富的鄉鎮”。現在號稱中國的“鞋都”。附近各省如廣東,廣西,四川,江西,湖南的農民工都到這裏來打工討生活。
陳埭屬晉江市的一個鎮,有28個村,其中有7個村是丁姓。早在1984年,陳埭就是福建第一個“億元鎮”,而2005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43.8億元。
資料轉載至:http://blog.yam.com/cmocf4/article/2853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