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8 09:46:30愛德華

國戰會論壇》加入CPTPP:中國正在下一盤大棋(譚傳毅)

 https://youtu.be/Ubx28LQRA1s

 

譚傳毅 
大陸執行「能耗雙控」政策,長三角地區面臨停電停產壓力。圖/新華社
大陸執行「能耗雙控」政策,長三角地區面臨停電停產壓力。圖/新華社
字級設定:

最近有兩條新聞必須擺在一起看:大陸限電政策(能耗雙控)、加入CPTPP。限電政策對於中國經濟的傷害當然很大,但這是為加入CPTPP必須做出的犧牲,而探其最終目的竟然是保護中國競爭力、困乏美國經濟。

限電政策擴及9個省區

大陸限電政策來自於2017年10月中共18大5中全會時所提出實行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簡稱「能耗雙控」,並記錄在十三五規劃當中。

國家發改委在8月17日所印發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錶》,指出在能耗強度降低方面,青海、寧夏、廣西、廣東、福建、新疆、雲南、陝西、江蘇9個省(區)上半年能耗強度不降反升,為一級預警。這9個省區都是原材料生產、以及加工大省。

受到限電影響的產業有六大類: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都是原材料製造產業。

這次針對這9個省區的限電是採取「份額」制,也就是直接把「可用電力」分配給這9個省區,再由這9個省區對所屬縣市自行分配電力。許多老工業區裡面還有民宅,當地方政府拉閘限電的時候,可能也關閉了民宅電力,這是共產黨做事太粗糙的地方。

當然,主要的限電物件是能耗高、污染大、用工多的產業,上述六大類產業都屬能耗雙控的物件,也就是生產上游原材物料的產業。中共直接要求這些能耗雙控產業減產20%到80%不等,對於地區以及國家經濟影響之大不言可喻。

限電物件也包括工業發達的出口型沿海省份,許多工廠減產、工人休長假。保就業、保經濟成長一向都是優先目標,共產黨在搞什麼鬼?

限電:加入CPTPP的高標準

CPTPP對貿易自由化、經濟全球化、區域經貿、降低交易成本、激勵企業創新、保護生態環境、零關稅的貨物貿易、更開放的服務貿易、穩定透明可預見的投資保護等都有全面性的高標準。

先不論一票否決制對於中國大陸加入CPTPP的限制,光是國內就有許多障礙恐怕不符CPTPP的要求。例如中國大陸平均關稅7.5%高於CPTPP所要求的零關稅,澳大利亞對於中國大陸提高紅酒、龍蝦等農產品關稅最為憤憤不平;相對的,中國大陸對於澳洲調漲煤炭與鐵礦石價格也感到憤怒。

中國從澳洲進口鐵礦石達62%,澳洲是最大的鐵礦石來源國,煤炭則為18%,雖然近年中國大陸開始分散進口,但是依賴澳洲程度仍深。至少,澳洲沒有在關稅方面動手腳,這是中國大陸申請加入CPTPP必須解決的問題。

美國是中國大陸加入CPTPP最大的障礙,目前美國尚未決定重入CPTPP,相信美國正在考慮如何降低對中國大陸的懲罰性關稅。無論美國是否重入,中國大陸都必須解決零關稅的問題,於是出台了能耗雙控的限電政策,提前引爆零關稅的炸彈。

提前引爆了碳排放承諾的未爆彈

今年3月兩會期間,中國向世界承諾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後逐步降低,此為「碳達峰」。

此外還承諾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物造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此為「碳中和」。

很不幸的,前述六大類產業都是能耗高污染大的產業,如果現在不治理,加入CPTPP之後還要面對這些問題,晚處理不如早處理。從現在開始,碳排放就必須得到控制,不能再成長了。

能耗越高、污染越大,表示進口原材料例如煤炭和鐵礦石越多,而目前這些原材料都掌握在澳大利亞手上,也是美國在背後遙控操縱的市場。例如美國對華發起貿易戰之後,煤炭與鐵礦石價格的瘋漲,一時間中國經貿受傷頗重。

現在中國大陸反向操作,乾脆關停了燒煤、燒油、燒氣等能耗高、污染大的企業,反正目前中國進口原材料的目的只是為了加工,還是低端可複製的來料加工。

這些產業對於原材料價格極為敏感,低端加工的毛利率就是俗稱的「毛三毛四」,只要以毛三毛四為基礎的傳產或電子業,對於原材料價格變動都很敏感。很多電子廠只會生產某個零部件,不但消耗大量能源、動用大量工人、而且產品可被替代複製,能夠接到訂單就是因為比別人低個零點零幾的單價。

現在中國大陸發狠了,只要不耗能,其餘都好談。大家會問,不進口原材料怎麼發展經濟呢?受到川普貿易戰的「啟發」,中國大陸想通了:

第一,反正關稅增加最終是由美國消費者買單,而不是中國人,所以美國加不加入CPTPP無所謂;就算美國維持關稅壁壘,必然推高美國通貨膨脹的壓力,美國人會因為高物價而變得越來越窮。第二,爭取定價權。

爭取定價權:砍向美國經濟的大刀

即使美國對華降低關稅,中國也將爭取產品的定價權,不但爭取國內原材料出口(包括鋁土、焦炭、鎂、錳、黃磷等)、同時也包括產品出口的定價權。

美國和歐盟曾經為了中國限制原材料出口告上了WTO,現在懸而未決。未來吾人判斷中國在加入CPTPP之後將會開放原材料出口(不含稀土),但可能會像澳大利亞一樣提高出口價格,就是以價制量。

在原材料方面可能無法取得定價權,特別是原油。但是中國大陸正努力分散並獲得原材料包括石油的來源,至少可以取得議價權,穩定原材料價格,否則目前中國連議價的資格都沒有。

這將可形成一股制約美國操控原材料價格的力量,眾所周知,美國一向透過戰爭手段操控原油價格,並藉此調節美元匯率指數,無限量的美債與美元就這麼的發行出去。

隨著中國掌握原材料的議價權、再加上中國政府溫水煮青蛙般的拋售美債,逐漸增高美元貶值壓力,這個過程是緩慢的。等到美國人發現物價不斷堆高、收入卻未隨之增加,再多的美元都救不了美國市場。

在產品出口方面,今年中國前三季出口比去年同期出口比例增加24%左右,為何在高關稅之前仍有這麼暢旺的出口表現?原因很簡單,疫情把原本應該接手中國製造的國家例如印度、印尼、馬來西亞和越南等國的經濟搞殘了,所以大量海外訂單回流中國。

這種回流不是健康的,等到這些國家從疫情當中恢復過來,海外訂單還是會回到他們的手上。原本開始增產的加工廠不是又回到了原點?因此,限電的目地就是為了去產能,就是去掉低端可複製的過剩產能。

產能下降,必然造成價格上升,這是中國大陸的算盤:擺脫廉價品的外衣,以單價高的產品來增加其附加價值。

2015年中國大陸即針對低端產業開展了轉型升級措施,其目的是為了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使企業不再為了毛三毛四而苟活。

具體而言,轉型升級就是把高用工、高消耗、高汙染、低產出、低品質、低效益轉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產出、高品質、高效益的產品,並把產業結構向服務業轉型。轉型、升級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轉型不一定能升級,升級不一定要轉型。

小結

中國大陸突然祭出限電措施,主要是為了解決低端而又耗能的產能過剩、以及未來零關稅問題。在加入CPTPP之前,中國必須確保產業體質必須是健康的,包括資本市場也必須是健康的。

過去中國民間資本積累歷經了工業化資本積累、房地產市場資本積累、網路平台資本積累例如滴滴或馬雲,造成畸形的資本發展。若我們從「平均地權、節制私人資本、發達國家資本」的觀點來看,問題的本質就很清楚了。

(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