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2 08:46:10愛德華

幻謊、慮病與單純畏懼】

文:沈政男

 【幻謊、慮病與單純畏懼】

大家週日愉快,疫情可控就是幸福,就來聊聊時事相關心理議題。

1.幻謊(pseudologia fantastica)

這議題我在幾年前寫過,事實上幻謊這個詞就是我在網路上最先倡導。這不是一個正式的臨床心理學名詞,臨床上沒有人使用,只在文獻上有人提過,因為相關研究非常稀少,到底是不是一個心理疾病也不能確定。

但這類人並不少見。十幾年前偽裝算命師,騙倒一個總統的少年便是如此。騙身世,裝學歷,吹噓本領與經歷,唬得別人一愣一愣,再從中獲利。注意,很多時候並未實質獲利,就只是覺得把別人騙得團團轉很好玩。

幾年前的「灣生」事件當事人,可能也有類似傾向,那人編出了一堆個人生活史,講得賺人熱淚,甚至出手相助,後來才被揭穿,原來都是虛構或膨風。

你去問你的精神科醫生,保證不知道什麼是幻謊,因為書上沒有寫,頂多知道偽病(factious disorder),也是一種說謊,但主題都是健康。注意,這種說謊跟你上學上班遲到時謊稱肚子痛不一樣,而是本身都有一些相信自己真的生病了。

只是一些相信,沒到完全確信,如果到後者的程度,那就是妄想(delusion)了。幻謊必須鑑別的另一個狀況就是妄想。

好多人問我,幻謊能不能治療?如前所述,因為沒什麼人了解,當然也不會有人為你治療。如果你周遭有這樣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距離。如果不能保持距離,只好假定那人所說所作一切為假,除非能夠證實,並且明確表達謊話被揭穿的後果。

但,即使如此,那樣的人依然樂此不疲,繼續說謊騙人。

「福爾摩沙」幾個字現在是政治正確,但你知道第一個「福爾摩沙人」是誰?十七世紀的法國人喬治·撒瑪納札。他從來沒來過台灣,卻能寫出一本福爾摩沙遊記,還能畫出地圖,甚至編了字典。追究起來,此人從小到大就是大說謊家,曾經為了方便到羅馬一遊,偽裝是愛爾蘭的朝聖者,被揭穿以後又說是來自日本的異教徒,最後乾脆說自己是「福爾摩沙人」。他在自傳裡說自己七歲就懂拉丁文,是個天才兒童,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講了這麼多,跟時事有何關係?

君不見,最近有一位編造警察資歷的網紅被揭穿了?

內行看門道,只有我會跟你點破眉角。

電影《假如我是真的》有些類似,其所取材的果戈里〈親差大臣〉,也是一樣,主人翁都是騙吃騙喝,雖然是一種官僚社會的生存之道,但如果過頭了,說謊本身成了一種樂趣,就接近幻謊了。

注意幻這個字,意思是幻想,也就是本身也沉浸其中,自得其樂。

比如自稱「亞里斯多德傳人」之類的。

小說人物最有名的大說謊家是《大亨小傳》的蓋茲比。費茲傑羅應該遇到了這樣的真實人物,但他可能不知道這是一種病態說謊。

說謊人人都會,各有巧妙不同,而且動機也不同。大部分人偶一為之,不是出於急迫,就是為了貪圖方便,而且對被騙者有些不好意思,但說謊成性的人根本不在乎他人感受,反而樂在其中,因此有時候會被當成一種反社會傾向。但反社會人格者的說謊技巧平平,很容易揭穿,而幻謊者卻是編故事高手,一圈騙過一圈,你不一定能夠發現蹊蹺。

解離性人格,或是多重人格,好像說謊,不同在於當事人並沒有意思說謊,而是當下不自覺地扮演起了另一個身分,甚至轉回原來身分以後自己都記不得了。

2.慮病(health anxiety, hypochondria)

hypochondria是一個很老的詞彙,從希臘時代就有了,可見是一個古老的心理現象。

這類人對身體與心理的一些小毛病或小異常相當在意,必須反覆確認有沒有問題,確認以後安心一陣子,又開始擔心另一個紅字或超標值。如果嚴重,甚至到處檢查,即使結果正常也不能放心,就是以為自己生大病了。

好多人會跟過度身體抱怨(somatic symptom disorder)混淆。慮病是擔心健康有了問題,過度身體抱怨則是一直講述頭痛、胸悶、肚子脹脹什麼的這類不適,但未必懷疑自己有什麼大病。一個是信念,另一個是感覺。比如說一個人老覺得自己喉嚨卡卡有痰,檢查卻都沒事,如果只是一直不舒服,就是過度身體抱怨,但如果一直懷疑長了東西,反覆檢查,就是慮病。至於轉化(conversion)則是出現了感官或神經學症狀,但跟醫學所知不符,而且通常自己並不會在意這樣的症狀。

暈針很多時候就是一種過度身體抱怨,背後早有一個擔心與疑慮,於是在打針後,把一些正常生理現象放大,然後惡性循環,越擔心就頭暈,終至造成不適。

每隔一陣子偶而會出現的青少年集體手抖、頭暈什麼的,被送到急診室,比較像是轉化,其中有相互影響的因素,這在青少年特別常見。

講了這麼多,跟時事有什麼關係?那位因為胸痛反覆就醫,後來被驗出ct值很高的國中生,是不是有類似傾向?

慮病或過度身體抱怨傾向,其實在青少年,甚至兒童時期就會出現,好多成長中的孩子都會擔心,這裡悶悶那裡痛痛,是不是健康教育課本上面所提的疾病?或者是新聞網路正在熱傳的健康議題?

在疫情期間,慮病現象多了起來,有些是擔心染疫,有些則是因為升高了整體焦慮程度,而開始擔心其他身體問題。

3.單純畏懼(simple phobia)

有沒有看到英國有一位中年婦人說是考駕照三十年,依然沒考上?因為她一坐上駕駛座,就以為自己快要撞車了。

其他事情都不會害怕,就是開車不行,這是一種單純畏懼,如果已經影響生活,其實可以求助專業。

因為害怕撞車而不敢開車的人,少見但並非罕見。更常見是害怕墜機而不敢坐飛機,或者坐起來很痛苦的人。也有害怕下水而不敢學習游泳的人。

怕黑、怕高、怕蛇、怕蟑螂,或者怕吃雞屁股什麼的,無傷大雅,但怕開車、怕坐飛機,或者怕打針,就會帶來明顯生活不便了。

怎麼辦?鼓起勇氣,跟自己說不要怕?

沒錯,就是如此,但,必須循序漸進,分成一百個步驟,漸進式適應你所害怕的人事物,這叫系統減敏感法。

怕上101,就從一樓開始,慢慢習慣高度,並且在往下看的時候告訴自己,光是俯瞰並不會有事,建築安全都做得很好。也要做一些放鬆訓練,免得緊張起來,心跳加速,更加害怕。

英國那婦人說有接受催眠,其實應該接受認知行為治療,但哪裡有在做這樣的治療,你問我我也不知道,因為不開車也不會怎樣,坐別人的車就好了。

所以說單純畏懼症很少去看病,因此也沒什麼人精通這樣的治療。

但怕東怕西,確實會影響生活品質,而且在心裡底層結晶下來,也會成為你性格的一部分,影響你的人生方向。

鼓起勇氣,還有,注意了,運用智慧,來征服你的恐懼吧!

像我,決心征服吃雞屁股的恐懼,方法就是先看不吃,再來聞味道,等到習慣以後,不會噁心,再咬下第一小口,一小口就好,最後再慢慢進展到一大口,甚至整個雞屁股。

哇,好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