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7 21:53:43愛德華
你是異常的第十人嗎?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1917
作者簡介
錢世傑
現任:
國立中央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學歷:
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
中原大學財金法律所碩士
台北大學資訊管理所碩士
你是異常的第十人嗎?
還記得我在科技大學、藝術大學兼課的時候,我都一起兼課的老師溝通未來學校倒閉的困境,看著這些老師一眼茫然的樣子,似乎不知道今日賴以為生的工作,十年之後是否還存在呢?我知道當下並無法感受到未來的困境,一定要時序走到了未來,學校倒閉真正來臨的日子,才能體會到問題的嚴重性。
人性,著重於當下,對於未來總是沒那麼著急。
現在,正面臨大學倒閉潮,我相信這一點現在已經沒有人質疑了,不僅僅是教職員工可能失去了工作,影響整個家庭的生計,附近房子的投資客,找不到租屋的學生,也都面臨很大的困境。<3間停辦、停招的大學 包租公全完了?專家:2死1生>
我在2017年曾經提出大學倒閉三分之一的論點<台灣人不生、大學不退場,9年後學校系所少三分之一!>(2020年出版《透視未來》),當時很多人覺得怎麼可能,但沒過了幾年來到了今日,大家也覺得理所當然,甚至於可能倒閉更多家或相當數量的系所。
我一直認為有數據為基礎,長期趨勢並不會太難判斷。
讓我們回想到廣設大學政策的年代,2000年的時候正值第二團塊(1976~1982)正在念大學,第二團塊的平均出生人數還在40萬人,雖然大學數量還在增加,不過為了因應這一股龐大的就學潮,許多技職體系學校、專科學校開始升格為大學、學院,造就出今日遍地開花的窘境。
當股價不斷上揚之際,看似一片美好,但外資卻悄然退出,沒有量的股市,就好比是沒有學生的大學院校,固然讓人人以機會進入大學學習,在崩盤之前,卻也產生了許多異常現象。
為了招生,所設立的科系必須是能吸引學生,像是觀光餐飲或旅遊,甚至於以報考空姐、模特兒為訴求而增設的系所,至於一些基礎科系,像是物理化學,在學生素質未能搭配上的客觀環境,也只好走入終點。
但是這些狀似吸引學生的科系,還是會有負面的效果,如果有一所系所招生成功,其他學校聞訊紛紛群起效尤,引發一窩峰的蛋塔效應,一堆觀光系所,大家都在煮咖啡、當服務生,未來這些少子化的年輕人出了社會,一堆人擁有重複的技能,薪資又豈能提高呢?
可是對於為了生存的大學院校而言,誰管你的未來如何,我今年招不到生,明年就沒飯吃了,現實生存才是我最大的考量,只好用廣告把自己的系所包裝的漂漂亮亮,學生先騙來再說。
讓我們回到廣設大學政策的年代,1994年4月10日發起大遊行活動,成立四一O教改聯盟,其中一項訴求就是廣設大學高中;在一團混亂的改革之中,開啟了專科、高職升格之路,你升我升大家升,就如同羊群效應一樣,領頭羊跳了懸崖,後面的羊也跟著跳了下去,別說人類有多高的智慧,頂多有著當下生存的智慧。<「我沒主張廣設大學!」 李遠哲傳記撇清教改責任>
我在方格子的文章,主要就是以不一樣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
-
數據為基礎,客觀事實為輔助,人性變數幫助調校。
-
2000年網路泡沫的低利率、2009年金融海嘯的大印鈔、2020年的無限QE,資金狂潮帶起來的房地產熱潮,原因在於解決經濟困境、維繫政權的最速解方就是印鈔,今日不解決,明天沒政權;但核心需求沒有改變,少子化會讓2030年之後的需求急凍化,鄉村崩潰化是一個很容易判斷的未來。
-
人的大腦很難控制短線操作的影響,當沖如同賭博一樣會讓人上癮、放大效應;久而久之,長線看來的一個小波動,短線卻會讓人以為是大震盪,少了平穩、波瀾不驚的心,稍一風吹草動就讓自己發生投資操作上的錯誤。
從數據看世界,搭配人性的解析,就是我這片天地有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