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承要大聲說:你可以教我投資嗎?
從我開始接受小量客戶委託資金開始,那時候二十歲的我,最常被問的就是這個問題。
這篇文章,我在網站的歸類也很刻意歸類在經營管理。原因在於,我認為,投資是一種經營管理行為,你只有創造自己的剩餘價值,你才有投資的籌碼。否則,投資不僅僅建立在沒有基礎的泛論之上,更可能進一步造成壓力和負擔。然而,相對於經營任何事業,有壓力和負擔甚至危害到本身利益的任何行為都因該被避免。因此,我的觀念裡認知的投資,其實是一種對於自己的剩餘價值管理。
問過我問題的人,一定被我反問過,你認為的財產有哪些。對我來說,這個觀念實在非常的抽象。一般人,所舉例概括不外乎實際的動產和不動產。如有價證券(包含任何的股票債券,比較特別的是,我認為貨幣也歸類在有價證券當中。)或者是實際貴重物品(包含任何形式的物品,除了常見的房地產之外,我認為珠寶、貴金屬甚至於酒品等會增值物品都羅列在內。)
當我在追問,除此之外呢?一般人大概都說,因該沒了。只有少部分的人會提及抽象的價值,例如:讀書、成長、經驗等等。當大家追問我,不然你認為的價值還有甚麼的時候,我通常都會說,你去多思考看看,你擁有的財產有那些,當你可以掌握時,我們的對話才有意義。原因在於,你不只必須知道而且還必須理解你才能夠管理,甚至面臨各種難題以及在各種波段當中,才能找尋自己的價值,而不會隨波逐流。
有人問我,你憑甚麼說這種話?你真的很了解嗎?我說,很多行為在執行時,其實都是一種博弈!不管你選擇甚麼樣的路徑,你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期望自己能夠創造真正的價值,同時,你也相信你所選擇的價值是高於其他的選項價值。這是一種基本的選擇邏輯。同時,當你愈理解你的標的時,你的風險會越小。但是,這些話語都只是你認為Odds可能會比較高,但比較高,並不是代表完全沒有風險,因此,另一方面持續的理解和適度的停損就變得非常的重要。這是我認為,對於知和未知界定上因該有的態度。
對市場,我理解嗎?我想,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在於,我認為所有活的東西,他的改變是分分秒秒的事情,因此,我們理解的真相,不可能是最後的答案,因此只有不斷的接觸和發掘,我們才能保持最高的靈敏度,做出保障自己最大的抉擇。
正因為以上的理由,當大家問我說,你覺得投資有沒有入門的書籍和文章可以看的時候,我通常會直接說:沒有。而這個理由也相當簡單,因為,我認為投資的原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邏輯,因此,你必須真正碰觸到和真正去理解他的規則和方法的時候,你才有能力去應付處理以及保障自己的權益。也因為這個理由,我通常不建議我的朋友們觀看所謂的理財雜誌,不過,我卻很鼓勵他們去看別人失敗的經驗!因為,別人犯的錯你可以避免你犯錯,但是,所有活的對象,他的時機點一過,你要再用相同方式得到利益,那不只困難,甚至,你可能只是在幫助他人解套而已。巴菲特說過的:當別人貪婪時恐懼,當別人恐懼時貪婪。我解讀的基礎意義在這裡。
舉點生活上的小例子好了。之前轟動一時的連動債事件,本人也購買了連動債。但是,我不僅沒有賠還全身而退,甚至賺到連動債給我的利率。原因在哪?因為,我理解市場運作和台灣法令的原裡。合約當中,不必提及,只要行銷廣告中有的一切內容,就算合約隻字未提,你只要能拿出當初宣傳的文宣,這個就算是合約內容。因此,我不僅保障了我的讀書基金,甚至還有獲利。但你問我連動債複雜的數學公式,很抱歉,我~一~點~也~不~懂。但是,我用另外一種方式,保障了我的權益。也因為我懂得原理和我自己建構的價值,用來保障自己的權益。當面對問題和權益被忽略時,我也罵過了幾家銀行經理甚至把他們在當下那棟銀行裡最高職位的人叫出來,要求他們連署負責。那時候我才二十出頭歲。我只不過是大學生,但,我說的話是具有分量和影響力的,原因不在於其他,而是我真正理解了我如何保障和我擁有的權力。
就像是,之前外資大舉離開台灣,大賣金融類股時,我就把大部份的財產移置金融類股,很多人都說我瘋了,但不到半年,當他們準備買進時,我已經做好準備獲利了結了。就算是大家恐慌性斷頭殺出,但是,我的成本遠低於市場價格。進而轉換成為長期投資或者其他投資。我的風險可以說是零。
因為,我不想炫耀,所以,我一直用很多的論述,帶過我的親身體驗。就像我一直主張,大學因該學方法、理論、基礎。研究所再找興趣和對象,但,我親身體驗過台灣的升學制度,當教授問我:你做過的研究領域好多,包括性別、文化、政策、甚至最後的農業以至於你現在提出老人文化政策。讓我很困惑不知道該怎麼定位你?
老實說,我對那家學校的教授嗤之以鼻,雖然在面談時,我還是很有風度的說:我努力參與各種研究,就是想找到自己的興趣,以及磨練自己在不同的領域當中使用各種研究方法,我以為這樣當我在面對任何問題時,我才能夠用客觀而且正確的方法,得知客觀而且具有公信力的解釋。
但是,我所論述的,不就是我主張,和我告訴我朋友甚至顧客的基本理念?
所以,你還在找方法賺錢嗎?那我認為要停下腳步想一想,你要投資的標的到底是甚麼?如果,你失業,你是否該考慮的是如何進修充電自己。如果你工作穩定但還沒有家庭,你是否規畫的是下一步的人生計畫。甚至,你跟我一樣還只是學生,那你是否覺得學生生活當中,可以有更不一樣的選擇?
就像我常和一些羨慕我的朋友說的話一樣,你羨慕我想出國,就去辦簽證,畫機位包包拿了就走阿,很多道理你們都懂,只是你們不願意跨出去而已。我的菜英文,也讓我自助旅行了好多國家。很多事情不都是經驗法則學習來的?那些主張證照主義的人,其實,多半沒有證照,他們能具有的能力,並不是證照給予的,而是他們主動學習成長。難道你說出國自主旅行,也要來搞一張達人證照,那豈不是很可笑!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