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9 05:58:03阿土伯

磨牙症患者的心理特徵及人格特質

論文名稱:磨牙症患者的心理特徵及人格特質
私立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復健醫學研究所
研究生姓名:李怡祥
畢業時間:九十一學年度第一學期
指導教授:周孫隆(台北醫學大學口腔復健醫學研究所副教授)
指導教授:李宇宙(國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主治醫師)

摘要:磨牙是一種發生在晚上或白天,通常無意識的異常功能, 包含研磨 (grinding),或緊咬 (clenching)。這種習慣會導致牙齒的損傷,如磨耗,敏感,牙根周圍骨肥大,牙周膜變寬,牙齒斷裂等等,也可能導致肌肉酸痛和顳顎關節障礙。產生磨牙的因素很多,包含精神因素,咬合因素以及中樞神經系統因素。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磨牙症患者的心理特徵及人格特質。研究對象共42人(男11人,女31人,平均年齡30.81±9.05歲)。經咬合板牙齒磨痕確認研磨牙者37人,緊咬者5人。 每人都有輕度肌肉症狀,86%的人有關節障礙的問題。本研究利用各種精神量表如簡式症狀量表(BSRS),貝克焦慮量表(BAI),貝克憂鬱量表(BDI),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PSQI),家庭關懷度量表(APGAR), 簡式性格量表(MPI)等,另由精神科專科醫師以結構性面談方式診斷(MINI,HRSD,HRSA)。結果以貝克焦慮量表及貝克憂鬱量表計分分別為7.64±1.11, 8.52±1.28,均在正常範圍。簡式症狀量表顯示強迫性,敵意及疑心症狀較明顯,但與正常值比較偏差都在一個標準偏差之內。以簡式性格量表分析,神精質為9.79±1.11? (正常值8.35±6.96),外向為14.05±0.59?( 正常值16.54±5.52),社會期望為4.74±0.20(正常值5.33±2.19)。結構性面談診斷5人(12.8%)有強迫性症狀,4人(9%)趨近強迫性人格,8人(19%)有輕或重度憂鬱症,2人(4.6%)有自殺傾向,有上述症狀之一者合計18人佔42.8%。如此偏高的精神科診斷,在處理磨牙症時除針對關節肌肉症狀外也應注意可能潛在的心理問題。同時也應建立一套初步診斷的方法以供轉介精神科之用。

下一篇:磨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