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14 02:15:17堂月
今天逛金石堂
我很奇怪寫日記時的"分類"選項是為什麼沒有「心情抒發」這個萬用選項?定是要分什麼非關情色還是非關男女還是交換日記什麼的?
自從進了誠品之後今天是第一次回去逛金石堂。事實上我們並不岐視金石堂,純粹是調性不同而已,而今天正好有機會去臨時買外甥的生日禮物,就來到了巷口的金石堂。
以往一直知道金石堂是以出版社為大分類方式,事實上現在也改了一些是以內容類別來做區分,「武俠小說」「食譜」,那牌子還做得挺大。因為要買禮物所以逛了文具區,其實國高中時最愛逛的就是文具,因為那時愛畫畫,超愛逛每個書店的文具區看有沒有多什麼新鮮有趣的工具。比方說自來水毛筆的出現就讓我挺驚豔的,筆頭是毛的而不是橡皮頭的自來水筆喔。那對於我上課練書法很有幫助。
小插曲。在國高中時聽說一件事「以前人都是用毛筆在寫週記」。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我就很有志氣的開始拿了自來水毛筆當原子筆用。是的,當原子筆用,也就是在任何需要筆的場合都用毛筆來進行。但說穿了因為感覺的關係還是只有用在國文課啦。高中小楷練得很好,上課做筆記也用毛筆,連國文考試也是用毛筆撩落去,卻被我們那時堪稱辣媽的國文老師痛批「你有毛病啊,竟然用毛筆寫考卷」!雖然她嘴裡那樣罵,可我一點也不覺得是被罵,反倒覺得很爽,小小的心靈得到了被注意的滿足感。......(羞)
說回金石堂。
逛了一趟文具之後,才回想起之前文章中提到有人到誠品來找「傳票」這回事。金石堂的確有在賣,而且一點也不突兀,讓人覺得這裡的確就是應該賣這些東西,這點小感覺有些衝擊到我,但當然我馬上也找到解釋。店性不同,商品便是不同。抬頭看金石堂的裝潢,那是一種很熟悉的感覺,這樣的書店與誠品的氛圍就是大不相同,因此把「傳票」放在誠品裡就會真的有點感覺怪怪。雖然我知道一般人很難去發現那樣的小差別,但「空間的營造」的確有它的道理。
如果說用量販店來比喻,誠品就像量販店中的Costco,而金石堂就是家樂福或其他等等。
金石堂代表的是台灣長久以來的台灣人書店,而誠品大概可以看做為「西方文化進入台灣的理想」。這可能蠻難解釋的,但最簡單一句就是,台灣沒有人不熟金石堂的,卻還有很多人不熟誠品。
金石堂中有濃濃的台灣人個性。「什麼都有,什麼都賣」、「俗又大碗」、「簡單大方」。
這也才讓我相信,金石堂的確有本事屹立不搖,不會被誠品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