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3 21:43:36伊森說美語

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阿里山林業鐵路 (Photo by brian25_tw, License: CC BY-SA 2.0,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brian25_tw/47509614942)

阿里山林業鐵路 (Photo by brian25_tw, License: CC BY-SA 2.0,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brian25_tw/47509614942)

你知道什麼是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嗎?2002年開始,行政院文化部邀請國內外專家,針對台灣的人文自然景觀特色,評選出具備登錄世界遺產條件的潛力點,如今圈選出包括5處自然景觀和13處文化遺產共18處地點,包括我們熟悉的玉山和太魯閣國家公園,以及澎湖的玄武岩自然保護區和石滬群等。日前長期關注建築文化資產保存議題的學者傅朝卿,特別點名其中三處最具普世價值和特殊性的潛力點。在這波國內旅遊熱潮中,如果還不知道到哪裡走走,或許可以參考看看!

*馬祖戰地文化

大坵堡 (Photo by rheins, License: CC BY 3.0, 圖片來源web.archive.org/web/20161031082838/http://www.panoramio.com/photo/120298059)大坵堡 (Photo by rheins, License: CC BY 3.0, 圖片來源web.archive.org/web/20161031082838/http://www.panoramio.com/photo/120298059)

因為出不了國,可以給人偽出國感的離島正夯。當大家都一窩蜂的往澎湖、蘭嶼和綠島衝時,與中國大陸最近點甚至相距不到10公里、多次成為台海危機焦點的馬祖,以與眾不同的戰地文化吸引人們目光。

戰爭和平紀念公園(Photo by rheins, License: CC BY 3.0, 圖片來源web.archive.org/web/20161031194256/http://www.panoramio.com/photo/110846176)戰爭和平紀念公園(Photo by rheins, License: CC BY 3.0, 圖片來源web.archive.org/web/20161031194256/http://www.panoramio.com/photo/110846176)

由南竿、北竿、高登、東莒、西莒、東引和西引等多達36座島嶼組成,馬祖列島面積不到30平方公里,卻因為和中國大陸一水相隔,不但在二次大戰中扮演牽動國際情勢的地位。也因此島上遍布各種軍事設施,無論是防禦碉堡、地下坑洞、軍營崗哨,甚至標語和壁畫⋯⋯形成非常獨特的景觀。

八八坑道 (Photo by中華民國總統府, License: CC BY 2.0,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presidentialoffice/32491304346)八八坑道 (Photo by中華民國總統府, License: CC BY 2.0,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presidentialoffice/32491304346)

其中,又稱為「馬祖島」或「本島」的南竿島,是馬祖列島中的第一大島。形狀彷彿一隻犀牛,位於牛頭的牛角村、名氣響亮的八八坑道,原本是為了快速移動的戰備坑道,因為老舊成了今日馬祖酒廠的高粱酒窖!

北海坑道 (Photo by lienyuan lee, License: CC BY 3.0, 圖片來源web.archive.org/web/20161025023421/http://www.panoramio.com/photo/82550751)北海坑道 (Photo by lienyuan lee, License: CC BY 3.0, 圖片來源web.archive.org/web/20161025023421/http://www.panoramio.com/photo/82550751)

至於想體驗軍事隧道的箇中奧妙,不妨走訪北海坑道。這座開鑿於花崗岩壁中的坑道,呈現井字型,全長700公尺的它屬於「北海計畫」的一部分,這也是為什麼北竿和東引等島另有北海坑道的原因。16公尺高的水道,可以停靠大型船隻~~

大漢據點 (Photo by User: (WT-shared) Shoestring at wts wikivoyage,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大漢據點 (Photo by User: (WT-shared) Shoestring at wts wikivoyage,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北海坑道旁突出於海岸的花崗岩半島,「躱」著監控閩江口的大漢據點,內部分為三層的它,除砲陣地和槍堡外,還有簡報室、廚房、寢室等設施。

鐵堡 (Photo by Skyfreedomx10a,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鐵堡 (Photo by Skyfreedomx10a,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另一座同樣位於仁愛村的鐵堡,則是鑿空整座獨立岩礁內部,上方覆蓋著水泥掩體,同時以迷彩偽裝。為了防止水鬼突襲,岩礁上曾插滿碎玻璃,並且有狼犬駐守,可以想見當時的風聲鶴唳⋯⋯

西引島 (Photo by芳蘭 徐芳蘭, License: CC BY 2.0,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fanglanhsu/29499934931)西引島 (Photo by芳蘭 徐芳蘭, License: CC BY 2.0,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fanglanhsu/29499934931)

值得一提的還有,許許多多的標語、口號和壁畫,像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勿忘在莒」、「反共抗俄」、「殺朱拔毛」、「枕戈待旦」等,都記錄了冷戰時期的特殊場景!

*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

嘉南大圳 (Photo by雅婕,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嘉南大圳 (Photo by雅婕,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府工程師八田與一設計了1920年代全台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官佃溪埤圳。這個範圍遍及雲林、嘉義、台南、高雄等縣市,灌溉嘉南平原農作的水利系統,也就是今日的嘉南大圳。

烏山頭水庫 (Photo by Guanting Chen,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烏山頭水庫 (Photo by Guanting Chen,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當中坐落曾文溪支流官田溪上游、完工於1930年的烏山頭水庫,既是大圳最主要的工程,也是全台灣唯一主壩採用半水力淤填式結構的水庫。有著長達3,000公尺的進水隧道的它,興建當時可說是吸引了全東亞的目光!

烏山頭水庫 (Photo by Guanting Chen,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烏山頭水庫 (Photo by Guanting Chen,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代表台灣早期水庫系統,位於海拔高度將近470公尺的烏山嶺,這座集水區廣達60平方公里的水庫,從高空俯瞰,造型猶如枝壯分岔的珊瑚,也因此讓它獲得珊瑚潭的暱稱⋯⋯如今這裡是處風景區,可以搭乘遊湖,在靜謐的氣氛中欣賞美麗的湖光山色,同時感受這件工程的偉大。

也別忘了到八田與一紀念園區,看看四棟重新整修後對外開放的日式建築。它們是當年八田與機械技師們的住宅,其中赤崛宅可以品嚐日式抹茶、和果子,也能體驗租借浴衣,讓人秒穿越日本~~

*阿里山林業鐵路

阿里山林業鐵路 (Photo by CEphoto, Uwe Aranas,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阿里山林業鐵路 (Photo by CEphoto, Uwe Aranas,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和嘉南大圳同樣出現在日治時代的重大建設,還有阿里山林業鐵路。為了將阿里山林場的檜木和雲山等高價值原木送往他方,日本當局從1900年開始就開始派遣技工前往當地勘查。只是好事多磨,遇上日俄戰爭和資金缺乏等因素,這項鐵路計畫一直到1918年才開始正式經營客運業務。

阿里山林業鐵路 (Photo by billy1125, License: CC BY 2.0, 圖片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Railway_engine_turntable_at_Peimen_Depot.jpg)阿里山林業鐵路 (Photo by billy1125, License: CC BY 2.0, 圖片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Railway_engine_turntable_at_Peimen_Depot.jpg)

由一條從嘉義市嘉義車站出發、在嘉義縣阿里山鄉沼平車站(阿里山車站舊站)畫下句點的主線,加上兩條林場幹線和多條遍布山區的作業支線串連而成,跨域平地到高山的阿里山林業鐵路,沿線擁有許多罕見的鐵道工程特色~~

阿里山林業鐵路 (Photo by Phylala,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阿里山林業鐵路 (Photo by Phylala,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多處海拔高度超過2,000公尺,這條登山鐵路有著被稱為「碰壁」的之字型折返式路線,為迎合獨立山山形而建的螺旋型和八字型鐵道,以及避免坡度過大造成上山時連結器斷裂,而將車頭連接下山方向的設計等。

梨園寮車站 (Photo by大頭家族, License: CC BY-SA 2.0,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124188164@N04/26043414827)梨園寮車站 (Photo by大頭家族, License: CC BY-SA 2.0,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124188164@N04/26043414827)

不過隨著林場關閉,阿里山林業鐵路轉作客運和觀光使用,如今除稱為阿里山線的主線外,還有從阿里山新站出發的祝山線、眠月線和神木線。

寫下全台最短鐵路營運時間的紀錄的祝山線,專門為了欣賞日出而建,每日配合日出時間發車,班次和車票僅在前一天公布和販售!

神木車站 (Photo by Sonse, License: CC BY 2.0,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sonsespics/22938387604)神木車站 (Photo by Sonse, License: CC BY 2.0,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sonsespics/22938387604)

受損於莫拉克颱風的神木線,日前仍提供往來阿里山車站(新站)和神木車站之間的班次,帶你前往瞻仰那棵因過度傾斜而被迫放倒的千年紅檜。至於命運多舛的眠月線雖多次修復,卻歷經921地震、八八水災、莫拉克和杜鵑颱風的破壞,目前在評估復駛的可能性⋯⋯

竹崎車站 (Photo by Mk2010,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竹崎車站 (Photo by Mk2010,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除了搭乘火車穿行於山林間,感受獨特的林業文化景觀之外,途中還會經過許多令人眼睛一亮的車站,像是淺綠色木造站房的竹崎車站、站台只有簡單鐵架階梯的梨園寮和多林車站,以及歷史回溯1914年、昔日阿里山林業鐵路本線終點站的沼平車站等,為旅途增添更多樂趣~~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