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食材 大王不戴博士帽 開心去賣菜
【黃哲斌/中國時報2009.10.24摘要】他三十八歲,姓王,朋友都叫他「大王」。四年前,他還是成大城鄉所的博士生,跟著老師在花蓮研擬政府的「東部領航計畫」。他放棄學位,串連當地有機小農銷售蔬果,恩師一度氣得罵他「玩物喪志,樂不思蜀」;但當一群農民主動找上大王幫忙,他說,他半夜趁妻女熟睡,獨自在浴室泣不成聲。
而今王福裕,與妻子蘇莉婷落腳花蓮,幫四、五十戶有機小農整合各種蔬菜水果,直接銷售到兩百多戶家庭的餐桌上,被認為是台灣「在地食材」的成功行銷案例;他一歲半的愛女,小名就叫「菜菜子」。
王福裕是台南安定人,從小在曾文溪畔長大,祖父種植甘蔗等旱作,父母改行擺地攤、開小百貨店,忙得沒時間管他;他樂得在鄉野間竄走躲藏,幫鄰居農家採收水果,打工換來泡麵與沙士。
或許童年記憶種下基因,當他就讀成大博士班,成為老師姜渝生的得意門生,負責在花蓮規畫行政院委託的城鄉發展案,他發現,自己與當地農民特別親近。就在此時,妻子懷孕了。由於長期在農村作田野調查,大王知道慣行農法的蔬果,對人體的威脅很大,他與兩個朋友到熟識的有機小農家裡「買菜回家吃」,由於量小,農夫也隨他們自己收割、自己採摘。
如此一傳十、十傳百,等到他們有四十戶人家共同採購,反倒有七家農戶找上門,希望供貨給大王,他第一次發現,自己竟然能幫助小農,「原來吃也有力量」。他放棄快到手的博士學位,專心幫小農賣菜:「我作了許多城鄉規畫,但只要捲入選舉,到頭來都是政治,一切都是假的,既然我沒有能力改變,我就不做了。」他反而覺得幫助小農解決銷售問題「才是真的」。
王福裕發現,台灣鄉間有許多認真的農夫,這些農地不大、產量不穩定,他們自覺必須有機耕作,提升作物單價,彌補產量不足;然而傳統的果菜盤商為免麻煩,寧可與大農戶交易,讓這些小農被通路商忽視,或任人宰割。
於是,王福裕開了「大王菜舖子」,效法歐美盛行的「社區協力農業」模式,串連在地消費者的購買力,直接向當地的小農取得最新鮮、最乾淨的食材;同時對抗跨國農業的強勢輸入,以及「食物里程」激增導致的能源消耗與碳排放。
大王說,當民間團體指責政府與財團聯手破壞農業,問題根源並無法解決,他「不想只當勸架的人」,於是學著印傳單、找包裝、建立供需流程,幫大家宅配當天採收的有機蔬果。
光是包裝,大王就從包粽藺草、回收塑膠袋到瓦楞紙箱繞一大圈;又因他沒有成本概念,一整個月東扣西扣,發現他與太太只有一萬多元收入。父母對於唯一的博士兒子,竟然放棄學位跑去賣菜,一直耿耿於懷,「早知道,國小畢業就送你去賣菜」。但是,大王還是撐下來。
他買了一台冷藏車,堅持清晨採收的蔬果,早上集中分裝,下午配送出門,最遲隔天就宅配到府;為了節省人力成本,他找到一群當地婦女或學生「打工換菜」,幫他快速分裝包裹,換取自己想要的蔬菜水果。起初,他堅守「當地採買、當地消費」的最高標準,不願配送到外縣市,後來頓悟花蓮是農業輸出縣分,三十幾萬人口卻能生產餵養一百多萬人的食物,他才將銷售範圍放寬到宜蘭、台北等地。
但他不妥協的是,供貨農人一定要採取有機農法,不能用農藥或化肥,大王除了常下田幫忙,還會「不定期出現」,確認田裡沒有農藥機具或其他「可疑物品」。相對地,大王讓農民自己為作物開價,甚至幫他們爭取更高的價格,鼓勵他們使用比有機農法更無害的自然農法,讓作物自己生長,也不刻意防治病蟲害,雖然產量更少,但更健康,味道也更好。
「菜菜子的教養,我也是用自然農法」,他讓女兒打赤腳在屋內水泥地亂爬亂跑,小傷小痛也不擦藥,任由自然癒合,抵抗力反而比較強。大王的供貨農田幾乎都經過有機認證,但他不在包裝或網站上強調「有機」兩字,「認證是解決人與人不信任的機制,認證制度越多的國家,代表社會信任越低。」
他希望重建人與人、人與土地之間的信任感,消費者可以跟他聊天、聽他講在地農業的理念,或到花蓮找他,他會帶著大家下田,認識農人、實地觀察耕種環境與農法,然後決定是否相信他。因為對土地與人的信任,大王為這些作物創造附加價值,他的蔬果雖然其貌不揚,但只經過陽光、雨水及土壤的親吻,別人的有機玉米每支三十元,「我的一支賣七十」。
他甚至千辛萬苦找到非基改本土黃豆,但因種植成本高,「德國有機黃豆每公斤超市價八十元,但台灣黃豆的收購價就要一百元」,然而,大王契作的兩塊黃豆田,總是賣光光。「台灣的農業問題不在菜蟲,而在市場;當消費者開心地在大賣場買一把五元的青菜,背後只有兩個可能,一是菜的來源或種植方法有問題,二是你正在幫助商人欺負農民。」
曾經對商人充滿反感,而今發願當一名「有良心的菜蟲」;他有信心,在地食材的概念會快速蔓延,就連台北的北投農家也來集體取經,希望複製大王菜舖子的經驗,「等著看,未來台灣會有無數個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