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6 21:46:25果凍讀書會

李臺軍看盡玉山風雲30年

【中央社2009.03.26 摘要】海拔3844公尺、日據時代就設置的玉山氣象觀測站,至今已超過一甲子,中央氣象局氣象觀測員李臺軍,已在全台最高點工作近30年,長年擁抱孤寂,卻能發揮駱駝堅毅精神,樂在其中。

玉山氣象觀測站,位在玉山北峰,是台灣最高海拔的氣象站,今年60歲的李臺軍在民國691月進入氣象局工作,半年後就主動請調玉山觀測站,他長期投入艱困的高山氣象觀測工作,有駱駝堅毅耐力及韌性的精神。

李臺軍曾從事6年商船報務,熟悉電碼作業,早年氣象資訊靠電碼傳送,李臺軍到氣象局很快就能勝任工作,原本是在阿里山氣象站服務,在一次替玉山觀測站同事代班後,發現高山氣象資料建立的重要性,且高山氣象觀測更具挑戰性,李臺軍主動請調。玉山觀測站成立近96年來,李臺軍是目前年資最久的觀測員,他說最大心願是要在玉山觀測站服務到退休。

 

【2007年雪中的玉山觀測站 聯合報】
李臺軍說,民國
74年以前,他都是從阿里山步行上山,時間大約是一天;後來政府列預算購買公務車,現在上山,可先搭車到玉山登山口,但仍要步行約10小時才能到觀測站,每次上山後都要先適應氣壓帶來的不舒服症狀,每次下山也都要有適應期,但他已將這些內化為工作的一部分,他認為身為公務員領有國家薪水,分內工作一定要盡力做好

高山氣候變化大,沒有相當的體力與耐力,很難持久工作,李臺軍曾為探討玉山風口碎石坡風速大的真正原因,在民國7376年,每遇有鋒面系統南下時,親自揹負著氣壓、溫溼度、風向、風速等各項氣象儀器,在惡劣天氣下赴現場架設儀器,實地觀測,並將所觀測到的氣象資料,配合地面天氣圖、氣象衛星雲圖與目視雲團作分析,終於揭開玉山風口氣象神秘面紗。

民國723月,玉山發生暴風雪,積雪達6公尺,玉山觀測站一名值班員發送氣象電碼時,不幸遭到雷擊,正值輪休的李臺軍奉命提前返山接班。他說,至今他記憶猶新,從八通關冒著大雪,馬不停蹄歷經12小時,連夜趕赴早已被暴雪覆蓋的觀測站,一路上想的只是趕快上山接班,好讓因公受傷同仁順利下山就醫。

玉山觀測站,原本只是一間缺電、寒冷的破舊木造小屋,民國89年才整建為鋼樑式建築,但電力仍只能靠太陽能,即使已是再生能源,工作同仁仍必須時時謹記省電,將電力留給電腦及氣象觀測儀器,以防風雪一來,太陽能發電系統無法運作時,電力不夠用。對他來說,洗熱水澡算是奢侈,現在平均45天洗一次澡。因山上的水源,都是直接引用雨水,有一年乾旱,李臺軍曾有一個月沒洗澡的紀錄。

玉山觀測站的工作採取輪值,但山上留守人員都只維持三人,李臺軍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極安靜環境下孤單作業。他認為,這反而有更多時間觀察玉山的美、享受雲海圍繞的幸福、思考人生的問題。

他常在觀測工作結束時,從高山俯視台灣,晴天時可以看見台電台中火力發電廠和台塑六輕高聳的煙囪、澎湖外海船隻,夜晚高速公路上的燈海也清楚映入眼簾。921大地震時,他在第一時間就看到原本燈光閃爍的平地,一瞬間變成漆黑。

李臺軍除專注氣象工作,因喜好攝影,多年來透過相機從不同角度展現玉山的美,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在民國93年與台灣山岳雜誌合作出版「玉山」專書,李臺軍負責其中「玉山觀景台.玉山北峰」的撰文及圖片攝影。

他也曾接受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在民國94年出版「玉山氣象」一書,將玉山地區各種天氣現象與氣象萬千景色,以圖文並茂、深入淺出方式,彙集成書,兼具氣象常識教育宣導及氣象觀測作業參考價值。

李臺軍以感恩的心情,回憶玉山觀測站的點點滴滴,他說,能在台灣的聖山工作何其有幸,名與利對他如雲淡風輕,工作之餘他能捕捉玉山的美,反而是人生最大的價值。身處高山,更讓他體會人類的渺小,實在沒有什麼好計較,即使面對全球不景氣,凡事還是要看開,人在福中要知福,並懂得珍惜所有。

要先適應氣壓帶來的不舒服症狀,每次下山也都要有適應期,但他已將這些內化為工作的一部分,他認為身為公務員領有國家薪水,分內工作一定要盡力做好

高山氣候變化大,沒有相當的體力與耐力,很難持久工作,李臺軍曾為探討玉山風口碎石坡風速大的真正原因,在民國7376年,每遇有鋒面系統南下時,親自揹負著氣壓、溫溼度、風向、風速等各項氣象儀器,在惡劣天氣下赴現場架設儀器,實地觀測,並將所觀測到的氣象資料,配合地面天氣圖、氣象衛星雲圖與目視雲團作分析,終於揭開玉山風口氣象神秘面紗。

民國723月,玉山發生暴風雪,積雪達6公尺,玉山觀測站一名值班員發送氣象電碼時,不幸遭到雷擊,正值輪休的李臺軍奉命提前返山接班。他說,至今他記憶猶新,從八通關冒著大雪,馬不停蹄歷經12小時,連夜趕赴早已被暴雪覆蓋的觀測站,一路上想的只是趕快上山接班,好讓因公受傷同仁順利下山就醫。

玉山觀測站,原本只是一間缺電、寒冷的破舊木造小屋,民國89年才整建為鋼樑式建築,但電力仍只能靠太陽能,即使已是再生能源,工作同仁仍必須時時謹記省電,將電力留給電腦及氣象觀測儀器,以防風雪一來,太陽能發電系統無法運作時,電力不夠用。對他來說,洗熱水澡算是奢侈,現在平均45天洗一次澡。因山上的水源,都是直接引用雨水,有一年乾旱,李臺軍曾有一個月沒洗澡的紀錄。

玉山觀測站的工作採取輪值,但山上留守人員都只維持三人,李臺軍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極安靜環境下孤單作業。他認為,這反而有更多時間觀察玉山的美、享受雲海圍繞的幸福、思考人生的問題。

他常在觀測工作結束時,從高山俯視台灣,晴天時可以看見台電台中火力發電廠和台塑六輕高聳的煙囪、澎湖外海船隻,夜晚高速公路上的燈海也清楚映入眼簾。921大地震時,他在第一時間就看到原本燈光閃爍的平地,一瞬間變成漆黑。

李臺軍除專注氣象工作,因喜好攝影,多年來透過相機從不同角度展現玉山的美,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在民國93年與台灣山岳雜誌合作出版「玉山」專書,李臺軍負責其中「玉山觀景台.玉山北峰」的撰文及圖片攝影。


他也曾接受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在民國
94年出版「玉山氣象」一書,將玉山地區各種天氣現象與氣象萬千景色,以圖文並茂、深入淺出方式,彙集成書,兼具氣象常識教育宣導及氣象觀測作業參考價值。

李臺軍以感恩的心情,回憶玉山觀測站的點點滴滴,他說,能在台灣的聖山工作何其有幸,名與利對他如雲淡風輕,工作之餘他能捕捉玉山的美,反而是人生最大的價值。身處高山,更讓他體會人類的渺小,實在沒有什麼好計較,即使面對全球不景氣,凡事還是要看開,人在福中要知福,並懂得珍惜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