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11 21:38:21果凍讀書會

找回台灣人的那股氣

繼冰島、愛爾蘭的金融崩盤之後,許多經濟專家預測南韓可能是下一個「冰島」。台灣儘管沒逃過金融海嘯(誰能逃過?),但應無「冰島化」之虞。奇的是,南韓幣貶得像自由落體,韓國人照樣自信滿滿;反倒是台灣人唉聲嘆氣的,活像在冰島。

其實,早在韓劇風靡台灣之前,台灣人就已被南韓的霸氣給征服了。廿幾年前,現代、三星、大宇等南韓大企業,縱橫全球;我們的財經專家就數落自己:「只會代工,不搞品牌,缺乏研發能力,人人想當老闆,中小企業一大堆,大企業屈指可數,根本沒有國際競爭力。」說得台灣一無是處。沒想到,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一掃,南韓大企業就像大樹般攔腰折斷;台灣中小企業,反而像勁竹、小草,挺過這波風暴摧殘。

台灣人喊「好家在」的餘音猶在,南韓企業迅速從亞洲金融風暴的泥淖中爬起,霸氣不改,照樣大玩槓桿,借外債、擴產能、搶市場,很快又是一尾活龍,馬上走路都有風。然後,場景彷彿回到十幾年前,台灣又開始一片「韓國能,台灣為何不能?」的聲音。好笑的是,當我們看著南韓的經濟成長率、國民平均所得扶搖直上,而口水直流時,金融海嘯突然來襲,「漢江奇蹟」就像沙堡,又被沖得轉眼成空。台灣沒外債,受傷相對輕。

世界上很難找到像台灣這麼沒自信的國家。我們不滿教育制度,罵得好像「上學不如不學」,教改,也因此一改再改;可是外國卻羨慕台灣學生的數理程度,我們的數學老師還「外銷」美國。電視上,殺人搶劫新聞不斷,大家痛罵台灣治安敗壞,不過,歐美的旅遊指南卻說,台灣就如日本、新加坡,是亞洲少數晚上可以逛街的地方

戒嚴時期,台灣人因無知而自信。民主化後,唱衰自己變成主流,唱旺台灣則被抹黑為「御用」。久而久之,台灣人反因偏聽,而失去自信。以金融海嘯為例,台灣有超高的外匯存底與民間儲蓄、有傳統家庭價值、有社會互助網絡、有善變通敢創新的民族性。我們絕對比大多數國家更有能力挺過去,但,就怕少了一股氣。 【莊佩璋 中國時報2009.01.11摘要

參考資料:

台灣最重要的本土經濟學家(1)

台灣最重要的本土經濟學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