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3 20:10:21han1103
人民對阿扁政府的不信任投票
選舉結果真是大快人心~
因為大多數人民用選票表示對阿扁政府的不滿及失望
但熟析政治學的人
皆知道所謂的政治制度上
單一選區兩票制是有利大黨的
其實若從政黨票來看
民進黨支持者也只是略為下滑
民進黨並沒有全輸 只要願意承認過錯
能可以痛定思痛 改革創新
底下為政治評論家寫的分析~都是好文章值得欣賞
2008.01.12
民意對阿扁的不信任投票
【中時電子報黎珍珍/特稿】
經過二○○六年的國務機要費風暴和紅衫軍反扁浪潮,二○○八年開春的這場立委選舉,相當程度地被視為是一場對陳水扁政權的不信任投票。今晚,國民黨、和屬性偏藍的無黨聯盟候選人所向披靡,聯手在國會席次上取得壓倒性的勝利!選民透過手中這一票,清清楚楚地向陳水扁說「不」。
民意確實如流水,政治人物往往自認可以操控民意的流速和流向,卻忽略了這道水流自有一股不受駕馭的潛在力量;一旦操弄過了頭,水流的反彈力道,可能大到反噬一切。
二○○○年總統大選因為藍營分裂,讓民進黨的陳呂配以不到四成的得票當選。雖然連蕭配和宋張配合計拿下六成選票,但挾著政黨輪替的高昂氣勢,民進黨在二○○一年底的立委和縣市長選戰中又打了二場勝仗,不但在第五屆立法院躍升為第一大黨,第十四屆縣市長選舉更和國民黨平分秋色,各拿下九個縣市。
二○○四年總統大選,陳呂配破天荒地拿下過半選票、打敗幾乎被認為是「無敵」組合的連宋配,但「二顆子彈」的爭議延燒,讓綠營這四年來明顯成長的選票又出現微妙逆轉。二○○四年底的第六屆立委選舉,民進黨雖然仍保住國會最大黨的地位,但國民黨的得票和席次都開始「回溫」,藍綠總席次差距也開始拉大;二○○五年底的縣市長選舉,藍軍更演出「絕地大反攻」,藍綠得票率相差近十個百分點,拿下超過三分之二的縣市。
第七屆立委選舉首度實施單一選區制度,七十三個選區猶如七十三個小型縣市,每個選區都上演只能搶一的殊死戰,沒有第二名的僥倖,藍綠選情緊繃到最高點。雖然在選前,一般都已預測藍軍將勝,但今晚的開票結果,藍軍不但在區域選舉中取得壓倒性的勝利,連政黨票都以近一百五十萬票的差距遙遙領先;藍綠席次之懸殊,不僅讓民進黨傻眼,恐怕連國民黨自己都沒料到。
初估民進黨這次區域立委選舉,得票率大約三成五,光從數字來看,綠營的基本盤並未流失,但在一對一的選制對決中,只保得住基本盤的結果,就是落得幾乎全盤盡墨。無論是強調走中道改革路線的「十一寇」,還是形象未必好、地方實力卻很強的幾個指標性選區和選將,這次全部落馬,這已經不是路線之爭的問題,而是民進黨全黨的危機。
國民黨真的「變好」了嗎?答案恐怕未必,但從國務機要費的爭端開始,一連串的弊案陰影,讓民進黨一向標榜的清廉自持形象幾乎破產。八年來執政成績不佳,民進黨或許還能歸責於在野黨的杯葛,歸責於舊國民黨的餘緒未除,但核心價值和理念的喪失,卻難以輕易卸責。
立委選舉結束,總統大選即將登場;民進黨在國會失守,輸到連北藍南綠的均勢幾乎都被打破,對總統大選絕對是項警訊。歷次重大選戰的得票數字,無法印證總統大選和立委選舉之間的關係是鐘擺或是預示,但可以確定的是,人民不會永遠受人操弄;民意的鐘擺,會適時給自以為是的政客重重一擊。
今(十二)日的立委選舉結果,民進黨慘敗的情況,讓民進黨、國民黨都跌破眼鏡!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認為,這次選舉結果的產生,主要有兩個因素:第一就是藍軍界定為對陳水扁的不信任投票,民進黨執政八年來的經濟不發展、社會不安定,人民對陳水扁的不信任,這是選舉策略主軸。
第二,就是選舉制度所造成的現象,台灣第一次實施的單一選區兩票制,在這次選舉中產生了關鍵性的影響。
張亞中認為,國民黨與民進黨的政黨得票率,是百分之五十一點幾、對上百分之三十六點九,因此基本上沒有差非常的大,可是,因為單一選區的原因,由於只要一票整個區就贏過來,當初在國、民兩黨在選舉方式改造的時候,為了利益彼此結合在一起,共同打壓小黨,可是民進黨沒有料到,由於金門、馬祖、澎湖,以及一些單一選區,天生就是對國民黨就是比較有利,換言之,在選舉一開始的時候,民進黨就已經輸給國民黨快要十席左右了,加上比例代表制,造成民進黨今天如此慘敗的原因。
張亞中教授說,由國人不習慣這個制度,因此從席位上來看,會以為民進黨大敗,但是從得票率來說,民進黨輸的其實也很有限,因此張亞中教授說,國民黨不用太高興,民進黨也不用太自暴自棄。這次選舉雖然的確是對陳水扁的不信任投票,大家人民真的受不了,可是,影響這次得票這麼差的原因,主要還是在新選舉制度的關係。
國會的席次是明顯產生變化的了,是否又會出現國會裡面單一政黨獨大的局勢呢?
張亞中教授認為,第一、對於馬英九用戒慎恐懼的心情,面對新的國會局勢,我們感到很欣慰,絕大黨的領導人有這樣的想法,他有這樣的意念,我們應該給他一些掌聲。
第二、單一選區兩票制其實比較適合用在內閣制的國家,例如英國就是單一選區制,德國單一選區兩票制,北歐則是比例代表制,這些都是內閣制的國家,行政權與立法權是合而為一的,總統、國會眾議院可能是不同黨派的,在英國,執政的絕對是國會的多數。
國民黨可以用這樣的理由,爭取總統的領導權,這樣就總統與國會是一掛的,這樣才更符合內閣制。如果總統是民進黨的,這樣反而會有憲政的危機。其實國民黨應該建立這樣的論述:我們既然走向單一選區兩票制,就希望人民給我們絕對的行政權、立法權,相互的牽制。
張亞中接著說,第二、當一個政黨現在畢竟已經是超過三分之二了,這樣,按照民主的常規,包括所有的院長、獨立機關的提名,幾乎可以百分之百的囊括了,可是,這幾年來受到的傷害,例如:媒體、司法制度,如今能否建立更客觀地、公正地監督與具有公信力?
馬英九能不能利用現在絕對多數的情況,把台灣的憲政制度立下一個千秋萬業?能不能修憲?能不能與人民定一個契約:進行憲法公投?這樣一來,一方面維持他謙卑的態度,但是另一方面又可以強化媒體與司法的公正,讓台灣的未來憲政制度走向康莊健全的大道,這樣人民除了願意給你四分之三的國會權力,更也會願意把總統的機會給你。這樣才是一個真正負責任的領袖。除了有對外宣示之外,對內也要建立監督的機制。
對於已經選上的立委們,這次選舉過程中,很多人已經與政黨切割,國民黨在中南部也有這樣的候選人,未來台灣的國會生態,以及未來立委的選舉,是否會形成新的派系政治、或是派閥政治?
張亞中教授認為這種可能性非常高,但是,除了政治制度之外,政治的領導人也可以型塑政治文化。張亞中教授表示,未來將有兩種力量決定台灣的未來:一、政治結構,國民黨這次的大勝就是因為這樣的政治結構。
單一選圈的選民重視地方上的利益,而不是全國性的利益,比例代表制度選出的人,比較能夠顧及全國性的事務。但是,現在有七十九席來自單一選區,卻只有三十四席來自比例代表制,因此這樣的政治制度選出來的立委,必然造成未來在立院,立委以地區利益為主,並且努力經營自己的選區,立院的立法品質必定會低落;另外,更也容易形成家族的、派閥的政治,除了立法品質低落之外,更會造成政治力量的移動更加困難,這對於台灣的民主政治的發展,絕對不是好事。
張亞中說,因此,馬英九先生倘若真的是為了台灣的民主政治著想,應該要在四年的任期之內修憲,例如:把國會席次增加成為兩百席,其中單一選區與比例代表制選出來的一樣多,都是一百席,這樣從結構面解決台灣的問題。
張亞中接著說,第二、當一個政黨現在畢竟已經是超過三分之二了,這樣,按照民主的常規,包括所有的院長、獨立機關的提名,幾乎可以百分之百的囊括了,可是,這幾年來受到的傷害,例如:媒體、司法制度,如今能否建立更客觀地、公正地監督與具有公信力?
馬英九能不能利用現在絕對多數的情況,把台灣的憲政制度立下一個千秋萬業?能不能修憲?能不能與人民定一個契約:進行憲法公投?這樣一來,一方面維持他謙卑的態度,但是另一方面又可以強化媒體與司法的公正,讓台灣的未來憲政制度走向康莊健全的大道,這樣人民除了願意給你四分之三的國會權力,更也會願意把總統的機會給你。這樣才是一個真正負責任的領袖。除了有對外宣示之外,對內也要建立監督的機制。
對於已經選上的立委們,這次選舉過程中,很多人已經與政黨切割,國民黨在中南部也有這樣的候選人,未來台灣的國會生態,以及未來立委的選舉,是否會形成新的派系政治、或是派閥政治?
張亞中教授認為這種可能性非常高,但是,除了政治制度之外,政治的領導人也可以型塑政治文化。張亞中教授表示,未來將有兩種力量決定台灣的未來:一、政治結構,國民黨這次的大勝就是因為這樣的政治結構。單一選圈的選民重視地方上的利益,而不是全國性的利益,比例代表制度選出的人,比較能夠顧及全國性的事務。
但是,現在有七十九席來自單一選區,卻只有三十四席來自比例代表制,因此這樣的政治制度選出來的立委,必然造成未來在立院,立委以地區利益為主,並且努力經營自己的選區,立院的立法品質必定會低落;另外,更也容易形成家族的、派閥的政治,除了立法品質低落之外,更會造成政治力量的移動更加困難,這對於台灣的民主政治的發展,絕對不是好事。
張亞中說,因此,馬英九先生倘若真的是為了台灣的民主政治著想,應該要在四年的任期之內修憲,例如:把國會席次增加成為兩百席,其中單一選區與比例代表制選出來的一樣多,都是一百席,這樣從結構面解決台灣的問題。
因為大多數人民用選票表示對阿扁政府的不滿及失望
但熟析政治學的人
皆知道所謂的政治制度上
單一選區兩票制是有利大黨的
其實若從政黨票來看
民進黨支持者也只是略為下滑
民進黨並沒有全輸 只要願意承認過錯
能可以痛定思痛 改革創新
底下為政治評論家寫的分析~都是好文章值得欣賞
2008.01.12
民意對阿扁的不信任投票
【中時電子報黎珍珍/特稿】
經過二○○六年的國務機要費風暴和紅衫軍反扁浪潮,二○○八年開春的這場立委選舉,相當程度地被視為是一場對陳水扁政權的不信任投票。今晚,國民黨、和屬性偏藍的無黨聯盟候選人所向披靡,聯手在國會席次上取得壓倒性的勝利!選民透過手中這一票,清清楚楚地向陳水扁說「不」。
民意確實如流水,政治人物往往自認可以操控民意的流速和流向,卻忽略了這道水流自有一股不受駕馭的潛在力量;一旦操弄過了頭,水流的反彈力道,可能大到反噬一切。
二○○○年總統大選因為藍營分裂,讓民進黨的陳呂配以不到四成的得票當選。雖然連蕭配和宋張配合計拿下六成選票,但挾著政黨輪替的高昂氣勢,民進黨在二○○一年底的立委和縣市長選戰中又打了二場勝仗,不但在第五屆立法院躍升為第一大黨,第十四屆縣市長選舉更和國民黨平分秋色,各拿下九個縣市。
二○○四年總統大選,陳呂配破天荒地拿下過半選票、打敗幾乎被認為是「無敵」組合的連宋配,但「二顆子彈」的爭議延燒,讓綠營這四年來明顯成長的選票又出現微妙逆轉。二○○四年底的第六屆立委選舉,民進黨雖然仍保住國會最大黨的地位,但國民黨的得票和席次都開始「回溫」,藍綠總席次差距也開始拉大;二○○五年底的縣市長選舉,藍軍更演出「絕地大反攻」,藍綠得票率相差近十個百分點,拿下超過三分之二的縣市。
第七屆立委選舉首度實施單一選區制度,七十三個選區猶如七十三個小型縣市,每個選區都上演只能搶一的殊死戰,沒有第二名的僥倖,藍綠選情緊繃到最高點。雖然在選前,一般都已預測藍軍將勝,但今晚的開票結果,藍軍不但在區域選舉中取得壓倒性的勝利,連政黨票都以近一百五十萬票的差距遙遙領先;藍綠席次之懸殊,不僅讓民進黨傻眼,恐怕連國民黨自己都沒料到。
初估民進黨這次區域立委選舉,得票率大約三成五,光從數字來看,綠營的基本盤並未流失,但在一對一的選制對決中,只保得住基本盤的結果,就是落得幾乎全盤盡墨。無論是強調走中道改革路線的「十一寇」,還是形象未必好、地方實力卻很強的幾個指標性選區和選將,這次全部落馬,這已經不是路線之爭的問題,而是民進黨全黨的危機。
國民黨真的「變好」了嗎?答案恐怕未必,但從國務機要費的爭端開始,一連串的弊案陰影,讓民進黨一向標榜的清廉自持形象幾乎破產。八年來執政成績不佳,民進黨或許還能歸責於在野黨的杯葛,歸責於舊國民黨的餘緒未除,但核心價值和理念的喪失,卻難以輕易卸責。
立委選舉結束,總統大選即將登場;民進黨在國會失守,輸到連北藍南綠的均勢幾乎都被打破,對總統大選絕對是項警訊。歷次重大選戰的得票數字,無法印證總統大選和立委選舉之間的關係是鐘擺或是預示,但可以確定的是,人民不會永遠受人操弄;民意的鐘擺,會適時給自以為是的政客重重一擊。
今(十二)日的立委選舉結果,民進黨慘敗的情況,讓民進黨、國民黨都跌破眼鏡!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認為,這次選舉結果的產生,主要有兩個因素:第一就是藍軍界定為對陳水扁的不信任投票,民進黨執政八年來的經濟不發展、社會不安定,人民對陳水扁的不信任,這是選舉策略主軸。
第二,就是選舉制度所造成的現象,台灣第一次實施的單一選區兩票制,在這次選舉中產生了關鍵性的影響。
張亞中認為,國民黨與民進黨的政黨得票率,是百分之五十一點幾、對上百分之三十六點九,因此基本上沒有差非常的大,可是,因為單一選區的原因,由於只要一票整個區就贏過來,當初在國、民兩黨在選舉方式改造的時候,為了利益彼此結合在一起,共同打壓小黨,可是民進黨沒有料到,由於金門、馬祖、澎湖,以及一些單一選區,天生就是對國民黨就是比較有利,換言之,在選舉一開始的時候,民進黨就已經輸給國民黨快要十席左右了,加上比例代表制,造成民進黨今天如此慘敗的原因。
張亞中教授說,由國人不習慣這個制度,因此從席位上來看,會以為民進黨大敗,但是從得票率來說,民進黨輸的其實也很有限,因此張亞中教授說,國民黨不用太高興,民進黨也不用太自暴自棄。這次選舉雖然的確是對陳水扁的不信任投票,大家人民真的受不了,可是,影響這次得票這麼差的原因,主要還是在新選舉制度的關係。
國會的席次是明顯產生變化的了,是否又會出現國會裡面單一政黨獨大的局勢呢?
張亞中教授認為,第一、對於馬英九用戒慎恐懼的心情,面對新的國會局勢,我們感到很欣慰,絕大黨的領導人有這樣的想法,他有這樣的意念,我們應該給他一些掌聲。
第二、單一選區兩票制其實比較適合用在內閣制的國家,例如英國就是單一選區制,德國單一選區兩票制,北歐則是比例代表制,這些都是內閣制的國家,行政權與立法權是合而為一的,總統、國會眾議院可能是不同黨派的,在英國,執政的絕對是國會的多數。
國民黨可以用這樣的理由,爭取總統的領導權,這樣就總統與國會是一掛的,這樣才更符合內閣制。如果總統是民進黨的,這樣反而會有憲政的危機。其實國民黨應該建立這樣的論述:我們既然走向單一選區兩票制,就希望人民給我們絕對的行政權、立法權,相互的牽制。
張亞中接著說,第二、當一個政黨現在畢竟已經是超過三分之二了,這樣,按照民主的常規,包括所有的院長、獨立機關的提名,幾乎可以百分之百的囊括了,可是,這幾年來受到的傷害,例如:媒體、司法制度,如今能否建立更客觀地、公正地監督與具有公信力?
馬英九能不能利用現在絕對多數的情況,把台灣的憲政制度立下一個千秋萬業?能不能修憲?能不能與人民定一個契約:進行憲法公投?這樣一來,一方面維持他謙卑的態度,但是另一方面又可以強化媒體與司法的公正,讓台灣的未來憲政制度走向康莊健全的大道,這樣人民除了願意給你四分之三的國會權力,更也會願意把總統的機會給你。這樣才是一個真正負責任的領袖。除了有對外宣示之外,對內也要建立監督的機制。
對於已經選上的立委們,這次選舉過程中,很多人已經與政黨切割,國民黨在中南部也有這樣的候選人,未來台灣的國會生態,以及未來立委的選舉,是否會形成新的派系政治、或是派閥政治?
張亞中教授認為這種可能性非常高,但是,除了政治制度之外,政治的領導人也可以型塑政治文化。張亞中教授表示,未來將有兩種力量決定台灣的未來:一、政治結構,國民黨這次的大勝就是因為這樣的政治結構。
單一選圈的選民重視地方上的利益,而不是全國性的利益,比例代表制度選出的人,比較能夠顧及全國性的事務。但是,現在有七十九席來自單一選區,卻只有三十四席來自比例代表制,因此這樣的政治制度選出來的立委,必然造成未來在立院,立委以地區利益為主,並且努力經營自己的選區,立院的立法品質必定會低落;另外,更也容易形成家族的、派閥的政治,除了立法品質低落之外,更會造成政治力量的移動更加困難,這對於台灣的民主政治的發展,絕對不是好事。
張亞中說,因此,馬英九先生倘若真的是為了台灣的民主政治著想,應該要在四年的任期之內修憲,例如:把國會席次增加成為兩百席,其中單一選區與比例代表制選出來的一樣多,都是一百席,這樣從結構面解決台灣的問題。
張亞中接著說,第二、當一個政黨現在畢竟已經是超過三分之二了,這樣,按照民主的常規,包括所有的院長、獨立機關的提名,幾乎可以百分之百的囊括了,可是,這幾年來受到的傷害,例如:媒體、司法制度,如今能否建立更客觀地、公正地監督與具有公信力?
馬英九能不能利用現在絕對多數的情況,把台灣的憲政制度立下一個千秋萬業?能不能修憲?能不能與人民定一個契約:進行憲法公投?這樣一來,一方面維持他謙卑的態度,但是另一方面又可以強化媒體與司法的公正,讓台灣的未來憲政制度走向康莊健全的大道,這樣人民除了願意給你四分之三的國會權力,更也會願意把總統的機會給你。這樣才是一個真正負責任的領袖。除了有對外宣示之外,對內也要建立監督的機制。
對於已經選上的立委們,這次選舉過程中,很多人已經與政黨切割,國民黨在中南部也有這樣的候選人,未來台灣的國會生態,以及未來立委的選舉,是否會形成新的派系政治、或是派閥政治?
張亞中教授認為這種可能性非常高,但是,除了政治制度之外,政治的領導人也可以型塑政治文化。張亞中教授表示,未來將有兩種力量決定台灣的未來:一、政治結構,國民黨這次的大勝就是因為這樣的政治結構。單一選圈的選民重視地方上的利益,而不是全國性的利益,比例代表制度選出的人,比較能夠顧及全國性的事務。
但是,現在有七十九席來自單一選區,卻只有三十四席來自比例代表制,因此這樣的政治制度選出來的立委,必然造成未來在立院,立委以地區利益為主,並且努力經營自己的選區,立院的立法品質必定會低落;另外,更也容易形成家族的、派閥的政治,除了立法品質低落之外,更會造成政治力量的移動更加困難,這對於台灣的民主政治的發展,絕對不是好事。
張亞中說,因此,馬英九先生倘若真的是為了台灣的民主政治著想,應該要在四年的任期之內修憲,例如:把國會席次增加成為兩百席,其中單一選區與比例代表制選出來的一樣多,都是一百席,這樣從結構面解決台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