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18 23:18:31塔裡的男孩

獅球嶺砲台

(圖/砲台遺址)

 清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發生中法戰爭,法國海軍提督孤拔率艦侵犯基隆,當時劉銘傳主持台灣北部防務。為加強鞏固海防,曾聘英國技師幫助建造數座砲台,而獅球嶺砲台即屬於其中一座。獅球嶺砲台雖為基隆港最內部的防禦砲台,卻得地利之便,擁有控制全港的良好視野,不僅是扼守基隆的重要據點,亦擔負著防止敵軍進入台北盆地的重任。
 
(圖/石造指揮所)

 中法戰爭時統領林朝棟率軍駐守獅球嶺,與法軍相持八個月之久,終使法軍無法向台北挺進。光緒二十一年(西元一八九五年)乙未割台之役,日軍自澳底登陸,直逼基隆港,守將提督張兆連,道員林朝棟及奧勇胡友勝等先後駐防獅球嶺砲台,留下了英勇抗日的一頁史詩。經歷了這兩次的禦侮戰爭,更增添了獅球嶺砲台的歷史價值。

 
(圖/從砲台遠眺基隆港,可知其重要地位)

 獅球嶺砲台在日據時期遭荒廢,不僅大砲遺失,而且營舍建築及相關設施所剩不多。現在較完整保存的僅有一座石造指揮所及一處砲座。營舍以石拱砌成,平面近正方形,內部設有房間及走廊。西側的砲座為鐵水泥造,成扇狀的地面,有放射型之排水溝,呈扇狀的地面,前方為中央稱后的弧形子牆,砲座面朝東北,正對基隆港口,有萬夫莫敵之氣勢。現被列為台閩地區第三級古蹟。

上一篇:獅球嶺隧道

下一篇:貓空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