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4 16:59:59david

領導喜獲竹節杖 長見識了

領導喜獲竹節杖 長見識了!

一根符節 一份堅守

228連假與領導及幾位友人,暢遊梨寮園區木馬古道,領導福人自有福相,於剛開挖拓寬的古道上,拾獲一根極相似當年蘇武牧羊手持的竹節杖。

領導喜不自勝,爬起山來都輕飄飄的

回來後我好奇上網查了一下蘇武牧羊手持的竹節杖來歷,
當真長了不少見識!

  符節,中國古代朝廷傳達命令、徵調兵將以及用於各項事務的一種憑證而專使符節是皇帝派出的欽使所持有的信物和標誌。

漢代的符節以竹所製,長約八尺(漢代一尺約二十三公分)頂端束有以氂牛尾製的節旄。漢書傳:「漢蘇武以符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蘇武牧羊所持的符節,為漢武帝御賜的竹節杖。

  漢武帝時,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持御賜的竹節杖符節出使匈奴,但適逢匈奴內部謀反,蘇武一行人受到牽連,被匈奴單于強行扣留,在勸降無效的情況下,蘇武被匈奴單于發配到北海牧羊,而這一牧就是十九年。北海的條件十分艱苦,但蘇武沒有屈服,他每日拄著符節牧羊,抱著符節睡覺,把符節當做自己的精神支柱,頑強不屈,堅守著自己的使命,最終回到祖國的懷抱。

「蘇武牧羊十九載,竹節杖常伴不離身,所以節旄盡落。」面對匈奴單于的勸降,蘇武本可放下竹節杖,脫下漢服,享受加官進爵和榮華富貴,但他沒有,他寧願選擇死亡,也不願有辱使命,做一個叛變之人。因為自他領過符節那一刻起,他就深知這不僅是榮譽,更是一種責任、一份堅守,他一定會用自己的生命來保護住這份榮譽,完成好這項使命。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十九年,蘇武始終沒有忘記符節上的榮譽與使命,沒有忘記咫尺天涯的大漢王朝,沒有忘記自己身上的責任與擔當,他始終堅守自己的初心,威武不屈,歷經磨難,最終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蘇武這次回來,他的兒子蘇元還在,這對蘇武而言是一個莫大的安慰,但他沒有想到,僅僅一年之後,父子倆就捲入一場權力爭鬥的漩渦之中!

當年,蘇武在北海之濱牧羊,冬天沒吃沒喝,餓了只能掘鼠洞裡的草籽為食,渴了就抓把雪填在嘴裡,忍受著非人的折磨,終於等到了回歸故土的那一天。這條鐵骨錚錚的漢子,戰勝了匈奴人無數次的威逼利誘,戰勝了異域艱苦的生存環境,甚至戰勝了家破人亡的怨憤之心,支撐這個人的精神力量,該是何等強大啊!

 

可是這一次,蘇武卻連掙扎的力量都沒有,只能眼睜睜看著闊別十九年、聚首不過一年的兒子走上刑場。不久,他本人也被免官,幸好還保有漢武帝御賜的龍頭竹節杖,才能免於一死。

權力鬥爭的邏輯是成王敗寇,再大的功勞、名望,都不能成為「免死牌」,這是專制社會的一條「明規則」。不了解這一規則,註定難逃厄運,而了解這一規則,也未必能逃脫厄運,這就是權力場的恐怖之處。

 

歷史是殘酷的,但殘酷中帶有溫情。

出使匈奴的十九年中,蘇武將人性中堅韌頑強、無私無畏的一面展現到了極致,成為志士仁人的楷模,流芳千古。

歷史是黑暗的,但黑暗中蘊含光明。

回朝後的二十一年中,儘管蘇武始終官位不高,還一度被牽連進謀反大案,但他的功德從未被人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