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07 23:07:04dunnanbook
致勝的答案:威爾許為你解開74個事業難題
作者簡介:
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1960年進入奇異公司,1981年成為奇異第八任執行長。威爾許帶領奇異公司的二十年間,一手打造「奇異傳奇」,讓奇異的身價暴漲四千億美元,躋身全球最有價值的企業之列,成為全球企業追求卓越的楷模。《財富》盛讚威爾許為「世紀經理人」,《金融時報》將之列為當今全球最受景仰的三位商業領袖之一(另兩位為比爾.蓋茲與華倫.巴菲特)。2001年從奇異卸任後,出版自傳《Jack》(Jack: Straight From the Gut)、以及講述其經營理念的《致勝》(Winning),皆獲得廣大迴響。現於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任教(課堂用書正是他的《致勝》!),與全球各地的產學界交流。
蘇西.威爾許(Suzy Welch),相當著名的商業記者,曾任《哈佛商業評論》總編輯。關於領導、變革、創新與組織行為的論述散見各書刊。近年為《O》雜誌特約編輯,撰述職場議題,並任職巴布森學院(Babson College)女性領導中心駐校講座。威爾許夫婦現於美國《商業周刊》開闢專欄,該文章散見於各國主要媒體。
<自序>
寫給關心事業而舉手發問的人們
2005年4月,我們出版了《致勝》。我們認為這本書談的再清楚不過:希望把我們環球旅行三年中,與數十萬人談論的工作、事業、和生活挑戰,以及收到的無數深入、有見解、也通常迫在眉睫的問題,紀錄下我們的想法。我們希望這本書提供企業經營的原則、理念,也會是切實的實踐指南,為這三年來豐富的對話做一個總結。
但是沒有想到,《致勝》並不是一切的總結──正好相反!
新書出版時總有巡迴的宣傳活動,除了上電視和廣播節目,我們還拜訪美國和歐洲的三十七所商學院,對全球一百多個商業團體講話。我們很快就發現,《致勝》不像預期中「嗯,很好,謝謝你」的簡介活動,而是類似「嗨,等一下,關於……」的情況。
《致勝》再次讓我們領略到,人們極其渴望談論工作。他們想更進一步了解工作,辯論工作的每個層面,想辦法把工作做得更好。巡迴宣傳結束後,問題依然如雪片般飛來。
僅僅過去一年裡,我們就收到幾千個問題。問題包羅萬象。有議題廣的,例如,「已開發國家如何和中國競爭?」,以及「威名百貨(Wal-Mart)在社會上扮演什麼角色?」;也有非常個人的,例如,「我如何克服公眾演說的恐懼?」,「我如何管理我曾是當中成員的團隊?」密西根的一位資訊主管,詢問有關歐洲共同體的未來;紐澤西的一位執行長,要我們列出,雇用銷售人員時該注意的最重要的特質。數百人詢問我們,在工作上如何勝過旁人;幾十人問我們,如何和惡劣主管相處;兩人問到該如何和年紀大的員工有話直說。還有為數眾多為家庭企業工作的人們,抱怨無能的姑姑或叔叔掌權,或者無法忍受企業用人唯親。在一封辛辣沈痛的信中,南非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問我們如何建立自信。她說,她從零開始。另一封甘苦交織的信,一位英國記者問我們,如何重拾因為績效不佳被開除而失掉的自信。有些信很有趣,例如,一位印尼主管問我們,要如何阻止員工靠「直覺」來解釋所有決定。某些信很嚴肅,例如密爾瓦基的一位工程師說,「對於孫兒們這輩子該做什麼,也到了該給他們些建議的時候了,那麼,下一個前景會是什麼?」
《致勝》出版後,帶來這許多的意見交流,使我們經常回想起2002年訪問阿姆斯特丹時,一位荷蘭企業家對我們說的話。「生命中,」她說,「天天都有新問題。」
她說的之準確,遠超我們的預期!
大約一年前,我們發現自己愛上了《致勝》所引發的持續對話。對兩個喜歡與人接觸和交談的人來說,這實在是件樂事。興趣盎然外,還深深著迷其中。每一次的接觸,都讓我們了解工作於各式產業、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各年齡層(老的、少的、介於中間的)的人們,他們最關心的是什麼。我們發現,在非洲,大多數人關注於重新出發;人們急切的想方設法創立公司和發展事業,他們希望突破只求存活的生活方式。在較進步的國家,他們的憂慮就像在做壕溝挖掘防衛戰,代表性問題像「我們如何使預算程序變得有意義?」,以及「我們如何讓人力資源部門發揮效用?」
《致勝》所引發的持續對話也促使我們更深入自己的想法,並探索書中未包涵的某些企業和職業生涯的課題。兩者都使我們的心智更寬廣。而《致勝》的書籍宣傳活動提供了和全球觀眾對談的機會,也讓我們得以繼續傳播一則我們認為宣傳不足的信息──企業是社會的偉大引擎。企業創造工作、付稅、發掘經濟機會,勝過任何機構。是的,政府扮演巨大的支持角色──少了政府的服務,我們就不能生活在文明世界。但是企業為家庭提供經濟來源,開創事業,回饋社會,我們相信,企業是世界繁榮的基礎。
在2005年9月,我們接受《紐約時報》集團的邀請,開始每週撰寫一次問答專欄,目前刊載在世界各國的四十個報紙上,從英國、日本、到南非和墨西哥,斯里蘭卡和保加利亞。在美國,專欄每週五出現在美國《商業週刊》的封底。
現在你手中握著的這本書,裡頭的問題有來自我們每週的專欄,也包括巡迴旅行時所收到、最近演講時台下所提問,和課堂裡頭的討論(我們兩人都在教書,傑克在麻省理工的史隆管理學院,蘇西在巴布森學院的婦女領導力中心。)大致來說,所有問題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問題源自《致勝》書中的內容,不過再做點轉化延伸。例如,許多人告訴我們,他們同意《致勝》所說的──坦誠能大幅改善企業(和生活),但是會在許多情況中,不知道怎麼真正做到坦誠,比方在彬彬有禮的亞洲。還有數百人為了差異化管理寫信過來。差異化管理就是把員工分為表現最好的前20%,和中間的70%,以及墊底的10%。好主意,許多人說,但是在小公司這要如何實行?成長中的公司呢?或是走下坡的公司、家族公司,或瑞典公司,或是任何公司?(我們認為都有可能,你將會在下面讀到。)
第二類問題是《致勝》中沒有包涵的課題,大多圍繞著企業家精神和家族企業,也有關於工作和事業的某些特定情況,因為這些情況太特殊所以沒有收在《致勝》裡。我們最喜歡舉的其中例子是一位秘書的來信,她利用夜間進修,取得企管碩士學位,但是並未獲得升遷。這是常見的「刻板印象」問題,《致勝》裡遺漏了。它被收在這裡。感謝來自世界各地讀者的問題,讓我們有機會在本書中談論重要的課題,例如,什麼事能真正激勵人們,突然由同事變為主管的挑戰,以及最適用於評估總經理的三項績效標準。
書中最後一類問題與時事有關。由於書籍出版的作業時間長,一般書籍不處理重大新聞事件,《致勝》也不例外。但是專欄給我們機會談時事,也引來不少爭論。本書的問題(或者該說,答案)中,引發最多爭議的就是關於女人為何較少成為執行長,威名百貨在社會上的角色,和安隆案的判決。我們說女人事業生涯的改變(不盡然往壞的方向),是因為生小孩之類的生理因素,關於這一點,我們就收到無數且許多是深思過後的電子信。當我們寫到威名百貨對世界的正面影響,反應可就沒那麼客氣。65%的來信支持這零售業巨人,同情它經常受到媒體的鞭伐;其餘的則痛罵我們,譴責該公司是社區的摧毀者。最後一項關於安隆的回答,令我們感到非常懊喪,普遍得到負面的反應。我們說該公司是企業惡行的特例。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十封電子信提出相反例證。
不過本書並不是照上述的編排,而是按照主題,讓各位方便找到感興趣的部分。當然,每個問題都是獨一無二,但是許多可以放在相同主題之下。所以,本書有一部分收集關於全球競爭裡最好、最有代表性的問題,另一部分則講工作於家族企業,還有一個關於領導力。本書總共六個部分,涵蓋的範圍就和企業經營本身一樣廣泛。
本書共有七十四個問題和解答。它還可以更多,但是我們知道,在一本書中放進所有關於工作的內容實在不明智。接下來的問題包含數十個重要課題,也許涵蓋了所有你關心的議題。
但是這並沒有包括所有主題。
關於工作的討論,會像生活一樣,一直持續下去。它必然如此。經濟有起有落,競爭環境不停改變,事業前途曲曲折折,所以問題會不斷發生。
我們引頸期盼,能聽到所有這些問題。
*如果你不知道中國的規模能如何使自己更上層樓、更有生產力,成為更賺錢的公司,去中國就沒有意義。
*作為一個領導者,就要轉換心態。不要總想著如何突顯自己,而是想,如何幫助我團隊的成員,把工作做得更好?
*如果你是因為跟主管不合,耐點性子,等公司揪出這位豬頭主管;如果你與公司文化格格不入,那麼,工作真的好到讓你願意忍氣吞聲嗎?
在商場上想拿到A+,除了回答「老師」問的問題,還要有本事回答他們想都沒想到的問題。
商場上的「贏」並不是零和賽局。體育競賽中,有贏必有輸;在商場上,某家公司脫穎而出,通常也帶動許多企業的崛起。
前奇異總裁威爾許的魅力,不止於他「以人為本」的精神、坦誠待人,以及著名的差異化管理;他的詼諧風趣,謙遜,以及對管理的原創思想,都讓人如沐春風。
他是全球企業的標竿人物,是最受景仰的三位商業領袖之一,人人想盡辦法,寄信、演講中提問、課堂討論,甚至趴在衝浪板上游過來詢問傑克對加盟的意見;他們都渴望從傑克口中獲得事業指引。
現在,這位「世紀經理人」將與你貼身相談。
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1960年進入奇異公司,1981年成為奇異第八任執行長。威爾許帶領奇異公司的二十年間,一手打造「奇異傳奇」,讓奇異的身價暴漲四千億美元,躋身全球最有價值的企業之列,成為全球企業追求卓越的楷模。《財富》盛讚威爾許為「世紀經理人」,《金融時報》將之列為當今全球最受景仰的三位商業領袖之一(另兩位為比爾.蓋茲與華倫.巴菲特)。2001年從奇異卸任後,出版自傳《Jack》(Jack: Straight From the Gut)、以及講述其經營理念的《致勝》(Winning),皆獲得廣大迴響。現於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任教(課堂用書正是他的《致勝》!),與全球各地的產學界交流。
蘇西.威爾許(Suzy Welch),相當著名的商業記者,曾任《哈佛商業評論》總編輯。關於領導、變革、創新與組織行為的論述散見各書刊。近年為《O》雜誌特約編輯,撰述職場議題,並任職巴布森學院(Babson College)女性領導中心駐校講座。威爾許夫婦現於美國《商業周刊》開闢專欄,該文章散見於各國主要媒體。
<自序>
寫給關心事業而舉手發問的人們
2005年4月,我們出版了《致勝》。我們認為這本書談的再清楚不過:希望把我們環球旅行三年中,與數十萬人談論的工作、事業、和生活挑戰,以及收到的無數深入、有見解、也通常迫在眉睫的問題,紀錄下我們的想法。我們希望這本書提供企業經營的原則、理念,也會是切實的實踐指南,為這三年來豐富的對話做一個總結。
但是沒有想到,《致勝》並不是一切的總結──正好相反!
新書出版時總有巡迴的宣傳活動,除了上電視和廣播節目,我們還拜訪美國和歐洲的三十七所商學院,對全球一百多個商業團體講話。我們很快就發現,《致勝》不像預期中「嗯,很好,謝謝你」的簡介活動,而是類似「嗨,等一下,關於……」的情況。
《致勝》再次讓我們領略到,人們極其渴望談論工作。他們想更進一步了解工作,辯論工作的每個層面,想辦法把工作做得更好。巡迴宣傳結束後,問題依然如雪片般飛來。
僅僅過去一年裡,我們就收到幾千個問題。問題包羅萬象。有議題廣的,例如,「已開發國家如何和中國競爭?」,以及「威名百貨(Wal-Mart)在社會上扮演什麼角色?」;也有非常個人的,例如,「我如何克服公眾演說的恐懼?」,「我如何管理我曾是當中成員的團隊?」密西根的一位資訊主管,詢問有關歐洲共同體的未來;紐澤西的一位執行長,要我們列出,雇用銷售人員時該注意的最重要的特質。數百人詢問我們,在工作上如何勝過旁人;幾十人問我們,如何和惡劣主管相處;兩人問到該如何和年紀大的員工有話直說。還有為數眾多為家庭企業工作的人們,抱怨無能的姑姑或叔叔掌權,或者無法忍受企業用人唯親。在一封辛辣沈痛的信中,南非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問我們如何建立自信。她說,她從零開始。另一封甘苦交織的信,一位英國記者問我們,如何重拾因為績效不佳被開除而失掉的自信。有些信很有趣,例如,一位印尼主管問我們,要如何阻止員工靠「直覺」來解釋所有決定。某些信很嚴肅,例如密爾瓦基的一位工程師說,「對於孫兒們這輩子該做什麼,也到了該給他們些建議的時候了,那麼,下一個前景會是什麼?」
《致勝》出版後,帶來這許多的意見交流,使我們經常回想起2002年訪問阿姆斯特丹時,一位荷蘭企業家對我們說的話。「生命中,」她說,「天天都有新問題。」
她說的之準確,遠超我們的預期!
大約一年前,我們發現自己愛上了《致勝》所引發的持續對話。對兩個喜歡與人接觸和交談的人來說,這實在是件樂事。興趣盎然外,還深深著迷其中。每一次的接觸,都讓我們了解工作於各式產業、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各年齡層(老的、少的、介於中間的)的人們,他們最關心的是什麼。我們發現,在非洲,大多數人關注於重新出發;人們急切的想方設法創立公司和發展事業,他們希望突破只求存活的生活方式。在較進步的國家,他們的憂慮就像在做壕溝挖掘防衛戰,代表性問題像「我們如何使預算程序變得有意義?」,以及「我們如何讓人力資源部門發揮效用?」
《致勝》所引發的持續對話也促使我們更深入自己的想法,並探索書中未包涵的某些企業和職業生涯的課題。兩者都使我們的心智更寬廣。而《致勝》的書籍宣傳活動提供了和全球觀眾對談的機會,也讓我們得以繼續傳播一則我們認為宣傳不足的信息──企業是社會的偉大引擎。企業創造工作、付稅、發掘經濟機會,勝過任何機構。是的,政府扮演巨大的支持角色──少了政府的服務,我們就不能生活在文明世界。但是企業為家庭提供經濟來源,開創事業,回饋社會,我們相信,企業是世界繁榮的基礎。
在2005年9月,我們接受《紐約時報》集團的邀請,開始每週撰寫一次問答專欄,目前刊載在世界各國的四十個報紙上,從英國、日本、到南非和墨西哥,斯里蘭卡和保加利亞。在美國,專欄每週五出現在美國《商業週刊》的封底。
現在你手中握著的這本書,裡頭的問題有來自我們每週的專欄,也包括巡迴旅行時所收到、最近演講時台下所提問,和課堂裡頭的討論(我們兩人都在教書,傑克在麻省理工的史隆管理學院,蘇西在巴布森學院的婦女領導力中心。)大致來說,所有問題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問題源自《致勝》書中的內容,不過再做點轉化延伸。例如,許多人告訴我們,他們同意《致勝》所說的──坦誠能大幅改善企業(和生活),但是會在許多情況中,不知道怎麼真正做到坦誠,比方在彬彬有禮的亞洲。還有數百人為了差異化管理寫信過來。差異化管理就是把員工分為表現最好的前20%,和中間的70%,以及墊底的10%。好主意,許多人說,但是在小公司這要如何實行?成長中的公司呢?或是走下坡的公司、家族公司,或瑞典公司,或是任何公司?(我們認為都有可能,你將會在下面讀到。)
第二類問題是《致勝》中沒有包涵的課題,大多圍繞著企業家精神和家族企業,也有關於工作和事業的某些特定情況,因為這些情況太特殊所以沒有收在《致勝》裡。我們最喜歡舉的其中例子是一位秘書的來信,她利用夜間進修,取得企管碩士學位,但是並未獲得升遷。這是常見的「刻板印象」問題,《致勝》裡遺漏了。它被收在這裡。感謝來自世界各地讀者的問題,讓我們有機會在本書中談論重要的課題,例如,什麼事能真正激勵人們,突然由同事變為主管的挑戰,以及最適用於評估總經理的三項績效標準。
書中最後一類問題與時事有關。由於書籍出版的作業時間長,一般書籍不處理重大新聞事件,《致勝》也不例外。但是專欄給我們機會談時事,也引來不少爭論。本書的問題(或者該說,答案)中,引發最多爭議的就是關於女人為何較少成為執行長,威名百貨在社會上的角色,和安隆案的判決。我們說女人事業生涯的改變(不盡然往壞的方向),是因為生小孩之類的生理因素,關於這一點,我們就收到無數且許多是深思過後的電子信。當我們寫到威名百貨對世界的正面影響,反應可就沒那麼客氣。65%的來信支持這零售業巨人,同情它經常受到媒體的鞭伐;其餘的則痛罵我們,譴責該公司是社區的摧毀者。最後一項關於安隆的回答,令我們感到非常懊喪,普遍得到負面的反應。我們說該公司是企業惡行的特例。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十封電子信提出相反例證。
不過本書並不是照上述的編排,而是按照主題,讓各位方便找到感興趣的部分。當然,每個問題都是獨一無二,但是許多可以放在相同主題之下。所以,本書有一部分收集關於全球競爭裡最好、最有代表性的問題,另一部分則講工作於家族企業,還有一個關於領導力。本書總共六個部分,涵蓋的範圍就和企業經營本身一樣廣泛。
本書共有七十四個問題和解答。它還可以更多,但是我們知道,在一本書中放進所有關於工作的內容實在不明智。接下來的問題包含數十個重要課題,也許涵蓋了所有你關心的議題。
但是這並沒有包括所有主題。
關於工作的討論,會像生活一樣,一直持續下去。它必然如此。經濟有起有落,競爭環境不停改變,事業前途曲曲折折,所以問題會不斷發生。
我們引頸期盼,能聽到所有這些問題。
*如果你不知道中國的規模能如何使自己更上層樓、更有生產力,成為更賺錢的公司,去中國就沒有意義。
*作為一個領導者,就要轉換心態。不要總想著如何突顯自己,而是想,如何幫助我團隊的成員,把工作做得更好?
*如果你是因為跟主管不合,耐點性子,等公司揪出這位豬頭主管;如果你與公司文化格格不入,那麼,工作真的好到讓你願意忍氣吞聲嗎?
在商場上想拿到A+,除了回答「老師」問的問題,還要有本事回答他們想都沒想到的問題。
商場上的「贏」並不是零和賽局。體育競賽中,有贏必有輸;在商場上,某家公司脫穎而出,通常也帶動許多企業的崛起。
前奇異總裁威爾許的魅力,不止於他「以人為本」的精神、坦誠待人,以及著名的差異化管理;他的詼諧風趣,謙遜,以及對管理的原創思想,都讓人如沐春風。
他是全球企業的標竿人物,是最受景仰的三位商業領袖之一,人人想盡辦法,寄信、演講中提問、課堂討論,甚至趴在衝浪板上游過來詢問傑克對加盟的意見;他們都渴望從傑克口中獲得事業指引。
現在,這位「世紀經理人」將與你貼身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