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04 21:09:39稻草人

婚姻的“慎入”與“慎出”

    現代人越來越寒怕走進婚姻“墳墓”,除了越來越晚婚外,離婚率亦年年增長。美國一名男子為了逃婚,更不惜“詐死”,令未婚妻哭至崩潰。婚姻大門前,其實應該掛上“慎入”兩字。

    一名二十多歲的英國女子在美國留學期間,認識了同齡的美國男友,兩人學成後準備踏入人生另一階段。未料辦理婚禮各種瑣碎事期間,女子突收到“未來老爺”的電話,說兒子抑鬱求死,衝出馬路被車撞死。女子傷心欲絕之際,致電未婚夫家中,未料“未來奶奶”說兒子健在,而她更不知道即將有媳婦入門。兩人最終分手,男方歸還了一部分婚禮費用。看完這單新聞,可能會當趣聞笑一笑,但其實這並不可笑,甚至可以說是可悲。

    以往婚姻給人神聖的感覺,踏入這一步,意味著未來的人生將有另一半共富貴、共患難。但隨著“柴米油鹽醬醋茶”、“責任”、“失自由”等印象的“深化”,現代人逐漸“恐婚”,步入婚姻大門的年齡亦越推越遲。即使結婚了,也沒有了“必須一輩子”或白頭到老的想法。根據中國民政部於六月下旬公佈的數據顯示,二○一三年全國依法辦理離婚手續的共有三百五十萬對,比上年增加百分之十二點八。這已經是自二○○四年以來,中國離婚率連續十年遞增。

    婚姻並不恐怖,恐怖的是人們總高估了愛情以及自己的耐性。因此,踏入婚姻大門前,需要“慎入”;結束婚姻生活前,其實同樣需要“慎出”。最後,與大家分享一段話:記者問老夫婦維持六十五年婚姻的秘訣是什麼?老婆婆說:“我們出生的那個年代教育我們,東西壞了要修理,而不是把它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