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4 00:09:39Kin

楢山節考




 傳說在日本信州的群山中有個小村子,村子裡的老人到了七十歲就要到附近一座野山(楢山)等死。因為這個村子太貧窮了,連吃白飯都是奢侈的事,所以超過七十歲的老人只好到山裡自斃。村裡的老人總希望是在冬天進山,因為冬天下雪,可以死得比較快,也就算是「運氣好」。老人求死就成了這村子的生命主題。

 我們會想:當一個人預知了自己的死亡,將會是什麼態度﹖《楢山節考》作者深澤七郎設想了兩種態度,一是「又兵衛」的反應,一是「倫子」的反應。又兵衛是錢家的老父,在上楢山的前夕,他拚命想逃生,他的孩子只好用粗繩把他綁著,卻被他咬斷繩索逃走,但又被捉回來。倫子則是一個老太婆,她為了準備上楢山,努力張羅兒子的再娶、孫子的婚姻,也儲備白米、香蕈、魚乾、米酒,以及上楢山用的草蓆。她希望心無雜念、正襟危坐地等待死亡。
Cf.《觀山觀雲觀生死》



 一個人快樂與否,全憑自己的感覺。


 你又是否對不幸的感覺遲鈍,對幸福敏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