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4 22:11:42shenshen1

tax|核數|報稅|稅務-財務醜聞的禍源就在“內部人”

tax|核數|報稅|稅務-財務醜聞的禍源就在“內部人”


【tax, 核數, 報稅, 稅務, 成立公司, 公司成立, 成立有限公司, 成立香港公司, 成立香港有限公司, 會計, 會計服務, accounting, accounting service, accounting services, 公司秘書, 秘書服務, 公司秘書服務, company registration, company setup, setup company】

財務醜聞的禍源就在“內部人”

2008-9-12 7:44:00中國會計報字體:大小

    當前,我國正在逐步建立起符合國情的內部控制規范體系,這既有針對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專門規范體系,又有覆蓋各類企業、事業單位的一般性規范;既有註冊會計師行業從制度基礎審計的角度對企業內部控制的規范,以及證券監管部門從信息披露和監管的角度對企業內部控制的規范,又有反映加強企業內部管理要求的規范。

    雖然我國內控體系建設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但是作為一種無從借鑒的,體現我國國情的內控理論與實務,其還必須正視存在的問題。

    我們可以看到,在已出臺的相關規范中,還有許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主要體現在:國傢有關部門以及各類組織的相關文件中所謂的內控制度的概念,細究起來,尚不統一;我國尚未形成內控的整體框架;我國現存的內控制度隻註重制度的文字編寫環節,但在如何執行制度,特別是如何判斷和報告制度執行的狀況、矯正制度執行的偏差等方面,還不夠具體;內控設計思路還未從公司管理層拓展到整個公司的治理結構。

    而在我國企業的內控實踐中,由於未完全跳出“內部會計控制”的層面,其所導致的問題可能更為嚴重。

    首先是企業內控尚難以應付企業外部環境變化。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往往是針對那些重復發生的業務類型而設計的,對那些不正常的或未能預料的業務類型卻失去控制能力。特別是,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企業要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適時調整其經營方針和策略,這就使得原有的內控措施和程序跟不上新形勢的需要,從而導致控制不足。如果同時存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運作不規范等弊端,就很容易給企業帶來風險。

    其次是公司內部制衡機制微弱,對管理系統缺乏控制能力。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公司制的核心,而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規范與否,關鍵在於董事會能否充分發揮作用。而我國現階段,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形備而實不至”,尤其體現在董事會這一重要機構沒有發揮應有的職能。

    許多企業在改革過程中,沒有理解公司治理結構的制衡機制,致使原廠長負責制下的領導班子既進入經理層,又進入董事會,形成董事會成員和經理層成員的高度重疊;導致產權結構一元化、“一股獨大”、內部人控制現象嚴重、董事會形同虛設等問題。這也致使公司“一把手”的權力很大且往往缺乏相應的監督和約束,信息透明度不高;公司治理過於片面依賴高管人員的能力和操守。

    正是由於職責不清、控制薄弱,“內部人”才敢肆無忌憚地伸出黑手,去越權,去舞弊。這些正是導致一些公司發生財務醜聞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