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12 13:12:57

96.04.07--死無常(岡波巴解脫莊嚴寶鬘)補充資料

第四章 成佛之方法

第四、方便即其口授

這是討論「方便乃彼之言教」一句之意義。

問曰:「如果我們都是具有佛種性的人,從無始以來也曾經多次獲得人身寶,並且也屢次的遇見過善知識,為什麼我們一直沒有成佛呢?」 答曰:「這是因為我們未能克服四種成佛的障礙的緣故。」

問曰:「是哪四種障礙呢?」
答曰:「第一是貪著目前的這個世界。
第二是貪著諸有或各種生命之欲樂。
第三是貪著寂滅之妙樂。
第四是不明了成佛之方法。?

如果我們得到了善知識的言教(或口授),依之而修就能夠除遣這些障礙了。那麼善知識的言教其內容又如何呢? 頌曰:「觀諸法無常,及輪迴過患,業果不壞故,修慈及修悲,發勝菩提心,善知識言教,此四為綱領。」

這是指:
(一)觀無常的口訣。
(二)觀業果不壞及輪迴過患的口訣。
(三)觀慈心和悲心的口訣。
(四)發起大菩提心之口訣。

  觀無常的口訣能夠對治於現世一切之貪著。
觀業果不壞及輪迴過患能對治於輪迴諸有之欲樂貪著。
觀慈心及悲心能對治於寂滅妙樂之貪著。

生起菩提心則能對治於成佛方便之茫然無知——這是指從皈依起到觀二種無我之種種方便;五道十地以下之修持法要皆可攝歸於發菩提心中。

下面當討論:
(一)發菩提心之所依,
(二)發菩提心之所緣,
(三)發菩提心之儀軌,
(四)發菩提心之學處,
(五)發菩提心之功德,
(六)發菩提心之果報。

其實大乘之(全體)教法皆可攝歸於發菩提心中。這一切教法或口訣又皆從善知識出,必須從善知識處才能得到的。 華嚴經云:「善知識者,一切善法之出生處也。一切智位者亦由善知識而能獲得者也。」

一、茲先解釋如何由觀察諸法無常而能斷除對此世一切之貪著。佛陀曾說:「比丘們!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的喲!」所以我們首先應該警覺一切有為法皆是無常:積聚的結局是消失,興建的結局是傾頹,相逢的結局是別離,生命的結局是死亡……」 法集要頌經云: 「積累終消散,興建終傾頹,相逢終別離,生者終必死。」

觀察無常的方法可如下頌: 「差別與觀法,及修觀利益,由此三項法,略說無常觀。」

無常之「差別」者:是指外境器世界之無常和內境有情之無常而言。外境之無常有粗相和細相之不同;有情之無常則有自無常和他無常之不同。

外境世界之粗相無常者——可試想從下界之風輪起一直到上面的四靜慮天,這當中的所有世界中沒有任何一件事物是堅固不壞或無有轉變的。初禪天以下的世界,有時會被大火所焚,二禪天以下會被水所沒,三禪天以下會被大風所毀。被大火所焚時一點都不剩,就像是把黃油燒化了一樣;被洪水所毀時一點渣滓都不留,就像食鹽溶化於水中一樣;被巨風所毀時任何毛塵都不見了,就像狂風吹走灰燼一般。俱舍論云: 「七火後一水,七水後七火,最後大風起,摧毀此世間。」

至四禪天則不為火、水、風災壞。但彼界之有情自己會死亡而遷識他去,所以那是屬於「自己死亡」一類的。頌曰: 「此無常城越數量,其中有情生復死。」

目前我們所住的這個世界一定要被火劫所毀的。施德請問經云:「滿一劫之時,此世必毀滅,諸山被火焚,(不見剩一塵,)彼性本如空,此時真空現。」

外境無常之細相者——觀察四季之變遷,日月之升降及諸法之剎那生滅而有省焉。在春天來臨的時候,這個器世界大地就變得柔軟,顏色也變得微紅;青青的樹木和草荑都會發出嫩芽來。看見這些境象我們就會想到:「啊!這不就是無常之相嗎?」在夏天到來的時候,大地變成濕潤,到處都是一片深綠色,樹木的枝葉和許多花草都變得十分茂盛。看見這些,我們就會想到:「這不就是無常之相嗎?」在秋天到臨的時候,大地就變得十分堅實,到處都是枯黃之色,是樹木果實成熟的時候,我們看見這些就會想到:「這是無常之相啊!」在冬天到臨的時候,大地就會凍結,到處都是灰白之色,樹木花草都乾裂枯萎了。我們看見這些就會想到:「這就是無常之相啊!」

我們仰觀日月,從東到西升降循環。白天的時候,大地是明亮清晰的。到了夜晚卻黑闇一片了。這不就是無常之相麼?

再來觀察諸法之剎那無常相——前一剎那之世界在後一剎那時已經不存在了。我們所看見的這個世界所呈現的存留相只是一種相似的(幻覺)而已,就像是觀瀑布時好似看見一個靜止的(白布匹)一樣。

有情之無常者——首先應知道,三界之一切眾生皆是無常的。方廣大莊嚴經云:「三界皆無常,如秋日浮雲。」

再來返觀自己,此身亦是無常的。雖然自己想停留它也停留不住,非走向死亡不可。觀察自身之無常可由觀死,觀死相,觀壽命逐減和觀別離等來入手。

 「觀死」應該這樣去默想:「我是不能夠在這個世界上停留太久的喲!我必然會死去,去改換另一個生命,走向未來(那不可知的)路途中。」

「觀死相」時應該這樣的默想:「我的壽命現在已經盡了!呼吸也停止了,這個身體馬上就會成為一具死屍。這個心識也立即會到別處去飄蕩!」

「觀壽命逐減」時,應該這樣的默想:「從去年今日到現在,一年已經過去了,我的壽命也短了一年了啊!上個月到現在,一個月已經過去了,我的壽命也短了一個月。昨天到今天,一日已經過去了,我的壽命也短了一日,剛才到現在,已經過了幾小時,我的壽命也這樣短了幾小時了!」

入菩薩行論云: 「壽命隨時減,晝夜不停留,壽命不能增,我必死無疑。」

「觀察別離者」,應該這樣去默想:「我所珍愛的親朋,財物和生命都是不能永遠和我在一起的。很快的,我就要和他們分離了。」 入菩薩行論云: 「此世之一切,終必全捨棄,獨自他方去,智者應深思。」

仔細的對「死法」默思觀察,可如下述:
(一)我一定會死。
(二)何時會死,自己不知道。
(三)死時什麼也帶不走,也無人陪伴。

關於「我一定會死」的理由是:
(一)從來沒有聽說過不死的人。
(二)此身是有為法(有為法有生就必有死)。
(三)人壽剎那減滅,所以結局一定是死。

馬鳴菩薩說:「從大地一直到天上,凡是有生命陰有情,那有一個不死的呢?你難道見到過或聽說過有一個生而不死的人嗎?」再者,那些具有無量神通的仙人,不是也難逃脫死亡之一關嗎?這些人都不能不死,何況我們呢?頌曰:「大仙具五通,隨意空中行,雖能遊十方,難至無死地。」

即使那些些聖辟支佛和大阿羅漢們最後也還是要「遺身」,何況我們呢? 嗢拕南云: 「佛聲聞弟子,及辟支佛等,終亦棄此身,況你我凡夫?」

進一步說,連天上正覺的化身佛陀,具足金剛自性和相好莊嚴,最後也要遺身,何況我們呢,拔烏大師云:「彼化身佛者,具相好莊嚴,其身似金剛,亦難逃無常,此命如蘆葦,脆弱不堅實,況彼凡夫身,豈能免一死?」

凡屬有為就一定會死亡者,那是因為有為法本身即是無常的和具壞滅性的。經云: 「嗟乎有為法,其性皆無常,生己死隨至,(智者應深知。)」 因為我們這個身體不是(離生滅性的)無為法,而是(有生滅性之)有為法,所以是無常的和決定會死的。

壽命為剎那變滅性所以決定會死亡的理由是:正因為壽命剎那剎那變滅,所以就剎那剎那的接近死亡。這個事實雖然比較難以覺察,但假借譬喻來說明則容易明了:
(一)如勇士之射箭,
(二)如澗壑之瀑布,
(三)如牽至刑場之囚犯。

如勇士之射箭(箭甫離弦)剎那亦不停留即疾奔鵠的。人命剎那不停速趨死亡亦復如是。頌曰:「譬彼勇力士,張弓放利箭,利箭甫離弦,速即至鵠的,人命不停留,速死亦如是。」

如澗壑之瀑布者,就像那由懸崖落下的疾流瀑布,剎那亦不停留。人命瞬忽亦復如是,這是十分明顯的事,聖寶陀羅尼經云: 「人命速變滅,如疾流瀑布,愚人不知此,瘋狂耽慾樂。」 嗢拕南曰:「如江流奔馳,一去不復回……」

如牽赴刑場之囚犯者,那些行將處決之囚犯在行向刑場時,走一步路就接近死亡一步,吾人之壽命也和這一樣,集寶頂經云:「如赴刑囚犯,步步近死亡……」 嗢拕南云:「如彼死囚人,被押赴刑場,舉足下足間,步步近死亡,人壽疾消亡,速死亦如是。」

關於「死無定時」的道理,可由三方面來說:
(一)因為人壽的本身很難確定,所以何時會死誰也不知道。
(二)因為人之身體並非堅實之物,所以何時會死很難估計。
(三)因為招致死亡的各種因素實在太多,所以何時會死亡,極難預測。

住在若干宇宙之其他處所壽命雖有一定,但吾人之南瞻部州,則壽命不定,如俱舍論云:「此界之人壽不定,可從十歲至無量壽。」 嗢拕南云:「或有死於胎中者,或有甫生死者,或有爬行或奔跑,或至老邁或少年,或正壯年而夭亡,個個皆離人間去。」

觀人身之不堅實者,應想:這個身體(從頭至尾)充滿了不淨之三十六物,既不堅實,又不可恃。入菩薩行論云:「應以智慧刃,切入皮膚中,漸次分析觀,皮肉及骨網,從頂至足尖,一一分別觀。究竟有何物,堪物堅實者?」

觀死緣眾多者,應想:自己和別人無時不在死緣的威脅下。龍樹誡王頌曰: 「人生違緣多,如河中水泡,為狂風所吹,瞬忽無常至。人命呼吸間,(剎那成死亡;)睡寐能覺醒,奇哉甚奇哉!」

人生不但死緣眾多,而且死亡是沒有任何辦法可以逃避的。此可以由三項事實來予以說明:
(一)財物不能抵擋死亡,
(二)親友不能回遮死亡,
(三)自己的身體也無法對抗死亡。

第一、財物不能抵擋死亡者,入菩薩行論云:
「辛苦所積財,雖長時享用。一旦死亡至,百般總成空。
如強賊突至,猛奪洗劫盡,唯赤身空手,孤身獨自行。」

財物對死亡不但毫無裨益,不起作用,對今生和來生言卻大都是有害的。今生為了財物而生種種爭鬪和辯訟,又要守護財物為彼奴婢,受種種的苦痛,來生又會因此而招致各種之異熟果而墮入惡趣。因此,大體而言,財物對人生是害多利少的。親友們對自己的死亡無以為助者,入菩薩行論云:「死亡降臨時,子孫難為助,父母及親友,無人能助汝。」

親友們不但對死亡無以為助,且是今生和來世之損惱因緣。以今生來說,誰不時常為親友們擔憂呢?時而怕他們病,時而怕他們死,時而又怕他們受挫或失敗,真是十分苦痛!因此,(又造下各種罪業,)可能因此於來世受異熟果而墮入惡趣。

自己的身體對死亡起不了作用,(亦甚明顯。)無論身體之本身,力用或自性皆難對死亡有任何改變之作用。即使身體十分健壯的大力士也不能克服死亡。有堅忍力的人和跑得快的人也逃避不了死亡。聰明和善於言辭的人亦復如是。這就像太陽已經到了山陰的背後,誰也留不住它了!

身體的本身對死亡無能為助的道理。入菩薩行論云:「由眾多苦難,掙得之衣食,用以資此身,(延命得苟活),一旦無常至,此身不隨汝,終成鳥犬食,或為水腐朽,或為猛火焚,或藏地穴中。(消亡失蹤影。)」

我們這個身體不但對死亡無能為力,且是今生與來世各種苦痛的來由。今生現世中,這個身體要忍受那難以忍受的寒熱餓渴與種種病痛。因為怕自己的身體被損壞,被拋棄或被傷害,所以必須忍受各種巨大的苦痛。為了養護此身(而造罪業),終於招致來生墮入惡趣之危險。看看別人亦復如是。我們不是常常親眼看見、聽見到別人的死亡嗎?這些事實自己都要一一用心的去觀想思惟。比如,當我的某一個親戚或朋友死去時,自己就應該想:他本來是身體健壯容光煥發的,境遇與生活也非常快樂,「死」的念頭從來就沒有在他的心中浮現過。今天突患不治之症,竟然死去!眼看著他的體力和容采漸漸消失,連坐也坐不起來了!輾轉反側痛苦不堪,醫藥燒灸修法禳禱都沒有用處。他明明知道自己就要死了,但一點辦法都沒有,吃了他最後的一口食,說了最後的一句話,看了圍繞著他的親友們最後一眼就悄悄的死去了!我將來也會和他一樣啊!我也一定會死,為死法所屬,乃死法之自性,無可逃避的啊!當一口氣不來的時候,自己所珍愛的這個不可或缺的「家」連多一天也不能停留了!那時,他們就會把我的屍首用被褥和繩索捆起來,像馱載貨物一樣的載走。屍首出門的時候,有些人會緊抓著屍首不放,有些會放聲痛哭,有的人會昏倒過去,有些會說:「這(終究)不過是一些泥塊和石頭而已,何必這樣小題大作呢?」屍體一旦越出了門檻,就永遠也不會再回來了!我將來的結局不也是如此嗎?在默思「別人死亡」時,也應該順著默想自己家鄉、城鎮、家族中有的(男女)老幼與我相識相伴者都一定會死。我不久也會和他們一樣的死去。經云:「明日與來世,(何者為要乎?)明日不可知,奠為彼勞心,應策力精進,為來世努力。」

修無常觀的利益很多:
(一)因為深知一切有為法無常乃能對現世不生貪著。
(二)(因為修無常觀的緣故)乃能精誠祈禱,奮起精進,因此能夠速離貪
愛和瞋恚)為證取諸法平等性,作極大之助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