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氣和者,百福自集
心平氣和者,百福自集
一、心平氣和者,百福自集
《易》曰:和氣致祥,乖氣致戾。
君臣和則國家興盛,父子和則家宅安樂,兄弟和則手足提攜,夫婦和則閨房靜好,朋友和則相互維護。
古人云:未有和氣萃焉,而家不吉昌者。未有戾氣結焉,而家不衰敗者。
從來沒有家庭和睦而不興旺發達的,從來沒有家庭不和而不衰敗的。
二、氣忿則不平,色厲則取怨。
與人言,宜和氣從容。氣忿則不平,色厲則取怨。
和人說話,應該和氣從容,如果口氣很衝,那麼會讓別人不高興。如果表情猙獰會讓人怨怒。一個人的語氣、態度很重要,人心皆同,你擺臉色給別人看,別人也會給你甩臉子。你口氣沖,別人也會不自覺地吼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三、不遷怒,不貳過
很多人發脾氣其實是遷怒於人。有時候是對上司的憤怒,有時候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可是不敢對上司發火,於是回到家對家人發火,又不願承認自己的無能,只好對身邊的人發火。
用發脾氣的方式來紓解心中的不快,是一種捷徑,但問題沒有解決,慢慢地發脾氣就成為一種習慣,久而久之,就會成為一個人人敬而遠之的暴脾氣。
不遷怒才能不貳過,出了事情別先急著發火,先找自己的原因,努力更正,這樣下次才不會犯相同的錯誤。
四、先忍後讓,調和氣暢
人有拂鬱,先用一忍字,後用一忘字,便是調和氣暢。
人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先忍下來,只要忍過去了,慢慢就忘了。沒什麼能扛過時間,只要暫時忍過去,你再回頭去看那些讓你暴怒的事情,你會覺得那根本不是事兒。甚至可能會對自己曾經大動干戈而啞然失笑。
曾經有對模範夫妻,恩愛白頭。人們問他倆秘訣是什麼,他說,只要吵架的時候,一個人躲進衛生間把門鎖上,另一個躲在臥室把門鎖上。忍住開頭,就吵不起來了,火氣消了再出來。兩個人心平氣和了,就什麼事都好說了。久而久之,一要發脾氣的時候就自然而然地先忍住,檢討自己的問題,問題一個一個解決。倆人的矛盾就越來少,吵架的次數也就越來越少,日子自然過得有滋有味。
五、遇暴戾之人,以和氣薰蒸之。
有個青年生意失敗,十分痛苦。有一天他跑到一家酒店去找茬,想要發洩自己的憤怒,一會挑床單不乾淨、一會兒罵飯菜不好吃,還把大堂的衛生弄得一塌糊塗,結果大堂的經理頗有唾面自乾的氣度。和和氣氣地滿足了他所有要求。最後青年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自己灰溜溜地走了。
遇到脾氣差的,不妨對他和和氣氣的,人心都是肉長的,時間一久,他自己都會覺得自己做得過分了。
六、和氣不可欺
對人要和氣,但是要有底線,有些原則必須堅持,不能和和氣氣。一個人沒有立場,一團和氣,總是和稀泥,他的人格就立不住。人們對他可能和和氣氣,但是心裡不會尊重他,反而覺得這個人的和氣是軟弱可欺。
佛祖尚有金剛怒目,一個人待人要和氣,但是涉及原則問題,一定要敢於發脾氣。這樣的人才值得信任,值得尊重。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