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應該是一件有趣的事 「校長好。」每天早上,新生國小校長蔡志鏗總是親自站在校門口迎接學生,有的孩子規矩地敬禮,也有人大老遠地看見校長,就蹦蹦跳跳地揮手打招呼,偶爾也有特別熱情的小孩衝上前抱住校長,大聲說早安;更好玩的是,有一天他穿唐裝去學校,很多小朋友爭相圍著他問:「校長你怎麼變古代人了?」「校長,你是大陸人嗎?」成群小蘿蔔頭你一言我一語,一天的校園生活就這麼開始。
「這群孩子真是可愛啊!在教育界服務,幾乎每天都有讓我感動的事。」孩童無邪的笑顏是蔡志鏗工作的動力,而他也是一位想盡辦法把校園變樂園的校長,可以在迎新活動上不顧形象扮演蜘蛛人和美猴王,逗得全校師生笑到沒力,也喜歡和小朋友聊天說笑,即使被吐槽也不在意。
「難道學校不該是快樂的地方嗎?經營學校,就要讓孩子喜歡來上學,不能一成不變,只重視學業,只教課本。」除了知識,還有更多喜怒哀樂要體驗,如何陪孩子經歷成功、挫折與衝突,是更重要的功課。蔡志鏗認為現在小孩可能因為少子化的因素,每個都是家中的寶貝,進入校園後,專注力和包容力不夠,在唯我獨尊的態度下,情緒容易浮躁,衝突和紛爭也多了。
過去在逸仙國小擔任校長時,他曾與八頭里仁協會和親職教育講師楊俐容合作,將EQ課程引進校園,獲得不錯成效,甚至學生還將課堂上的情境練習帶回家裡「教育」爸爸媽媽。「大人被氣到也是會抓狂的,更何況小孩?不過,EQ教育不是教孩子不生氣,而是讓他們知道冷靜的方法。」就像在小孩的心裡埋下一顆種子,總會開花結果的;然而在教材、技巧和方法之外,老師的「以身作則」才是孩子真領受的關鍵。
記得第一個讚美你的老師嗎? 「老師的作為,足以影響人一輩子。」這位很愛當孩子王的校長說,小學是創造美好童年的黃金歲月,小時候發生的事,往往烙在心頭忘不了,甚至成為一生追尋的理想。「我是在彰化偏僻農村中長大的鄉下野孩子,每天跟著大人到田裡幫忙,四年級以前,從沒認真讀過一天書。」他笑著說,有一回老師問他「每邊一公分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少?」他當場愣住,不會。「啪」!一記耳光下來,臉熱熱的,但是不會的依舊不會。
到了五年級,導師換成一位剛從學校畢業的老師,情況突然有了大轉變。「他的名字叫謝慶雲,認真又很有衝勁,會挨家挨戶地做家庭訪問。那個年代,老師去家訪很罕見,小孩都覺得新鮮,跟在謝老師後頭跑,很像王爺出巡。」大概被王爺震懾了,蔡志鏗開始認真聽課。「誰能背出整段課文呢?」「我。」不知哪來的勇氣和記憶力,蔡志鏗一字不漏地完成任務,也讓老師對他另眼相看。「從來沒被老師讚美過呢!」神奇的是,小小的肯定是大大的鼓勵,讓蔡志鏗記到現在,更使他立定志願從事教育工作。「記得這份最初的感動,對待孩子才能不忘初心。」
校園內的小霸王其實不是麻煩 六年級時轉學到逸仙國小的阿豪,是令蔡志鏗感到欣慰的學生。「他是一個高大帥氣的小男生,轉到學校的第一天,我和他聊天、問他問題,都回答得頭頭是道,當時覺得這個孩子真是不錯,跟我很投緣。」然而,同事卻提醒,阿豪常常出狀況,是個必須追蹤輔導的學生。他曾經在上課時當著老師、同學的面,玩弄藏在袖口裡的美工刀,刀刃上下滑動的聲音擾得全班不得安寧,老師還來不及制止,他又突然將刀子射出去,「碰」地一聲,刀刃應聲插進黑板裡,全班都嚇傻了!
由於逸仙國小設有專為弱勢孩子做課後輔導的「植穗營」,將學校裡需要額外照顧的學生留下來寫功課、上EQ課程,阿豪也是其中之一。「有天晚上七點多,我聽見教室傳來劇烈的吵鬧聲,到教室一看,阿豪正和一個五年級的學弟起衝突,哇,罵人的架勢活像街頭上的小流氓,口裡吐出的話非常難聽,好像混江湖的幫派小子。」蔡校長終於見識到他的「狀況」,不過卻一點都不覺得他是麻煩。
「我很慶幸他到我們學校,有EQ課程也有植穗營,有能力照顧陪伴他,如果他的求學路上少了人拉一把,可能真的中輟去混幫派,那就更難回來了。」幾次溝通之後,阿豪果然變得比較自制,懂得主動找師長聊天。
「他畢業之後還經常回來,什麼話都敢跟我說,包括又被記過這種糗事。」後來蔡志鏗才知道,阿豪是單親家庭的孩子,爸爸多數時間在外開計程車,根本沒空管小孩,所以他放學後四處晃,晚餐也是泡麵、調理包隨便吃,覺得沒人關心自己。「有一句話說,種因於家庭,惡化於學校,禍害於社會,就是這樣造成的。」蔡校長認為每個學校都應該對被迫轉學的學生,多付出一點關心,讓他們有個依靠和求救的管道,也多虧了這份耐心,阿豪不僅得到溫暖,還在他升國二那年,寫了一首歌送給他的小學弟妹們。「我在畢業典禮那天朗誦給全校同學聽,感觸良多啊!」一個小孩的改變,就值得歡欣鼓舞。
衝突是溝通的開始 然而,在學校要面對的不只學生,還有家長。蔡志鏗開玩笑地自嘲這年頭當老師實在生不逢時。「師權高漲的時候我們當學生,學生要求自主的時候我們當老師。親師產生衝突是正常的,不發生才反常。」校長就是親師之間的調解者,電視劇「危險心靈」裡的爭執戲碼,頻繁地在校園內重播。
曾經有位父親趾高氣昂地踏進辦公室,一開口就說:「我是教老師的老師喂喂,我的孩子要轉班!」蔡校長表示,不管家長講的對不對,校方都要接納和傾聽,衝突其實是溝通的機會,如果一開始就認為他是來「告」你的,事情就很難解決。
這種時候,EQ好不好就是關鍵了。他採取的方法是:傾聽、瞭解、對話,安撫雙方情緒,確定彼此夠冷靜後,再讓家長和老師坐下來談。「那次狀況,老師只說了三句話,就將衝突化解了。」首先是道歉,再來是保證狀況不再發生,最後是答應家長轉班的要求。結果反倒是該名學生很喜歡現在的班級,不願意更動,那位爸爸才終於退讓。
還有一次是某位老師拿粉筆丟學生,家長一怒告到學校來,調查後,發現真有這回事,還沒等家長開口,老師就向全班道歉,還拿自己做為負面示範的例子,來個勇於承認錯誤的「機會教育」,而家長的態度也有一百八十度大轉變,頻頻稱讚老師的態度。
「學校的態度決定家長的做為。」蔡志鏗記得那位媽媽在衝突化解之後,這麼對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