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29 22:08:23CK

New York 1999-第一晚的Hayden Hall

坐了將近一整天的飛機,好不容易走到了甘迺迪機場.
原本以為過海關會拖很久,沒想到半個小時不到就出關了.
走出機場大廳,很容易就找到地鐵站的免費巴士站.
當時交通很亂,一個黑人警衛很不客氣地催促一個白人駕駛把車子駛離站牌.
不停地吼"Move! Move!"吼到白人很火大,當場跳下車叫"What's your problem?"
因為這個白人自己也搞不清楚這個警衛到底是要他開到哪兒去,惱羞成怒就乾脆不走了.

紐約客都那麼火爆嗎?

上了巴士,對面坐了幾個台灣人,興奮地交談著,應該也是來自助旅行的吧我想.
即使飛過大半個地球,我還是見到台灣人.

到了地鐵站,發現它從門口就一路髒到裡頭,
而且因為有點晚了,乘客不多,看起來有點冷清.
我買了張可以用七天的票,就拖著行李走到月台.
沒想到有種熟悉的感覺,好像高三晚上補完習要搭內灣線回家一樣,
月台上冷冷清清地站著幾個人,角落不時傳出稀稀落落的交談聲;
偶爾接觸到陌生人的眼神,便趕緊別過頭去.
而同樣的,即使到了紐約,我還是一個人.

過了十分鐘,七號列車緩緩駛進月台.
走進車廂,赫然發現除了坐在裡頭的黑人以外,其餘全和台北捷運一模一樣.
當發現台北和紐約的相同之處時,不知是該高興台北果然邁向國際化了,
還是難過自己已經到了世界的頂端卻沒有一點感動在.

地鐵穿過相鄰的布魯克林區和皇后區後抵達曼哈頓,
四十分鐘的車程裡,怕坐過站的我,就算再累都不敢輕易打個盹.
好不容易到了華盛頓廣場,走出地鐵站便打電話給Yael,
問該怎麼走到她的宿舍,她問了一下室友後決定直接出來接我.
站在超市前,看看四週的環境,
右手邊是Starbucks,對街是麥當勞,正前方的Pub和天母的沒兩樣,
似乎全世界唯一值得讓我好奇的只剩下Yael了.
我一邊等一邊想待會兒碰面會是什麼樣子,並不時左顧右盼,看她會從哪個方向出現.
過沒多久,一個頂著紫色頭髮的女孩走到我面前問"Are you..."
"Oh Yael!!"我們兩個興奮地抱在一起,好像有十年沒見的老朋友一樣,
又笑又跳嘰哩瓜啦地說個沒完.
沒想到我們真的有見面的一天.
(她的個子比我想像的要小很多呢!)

聊了一會兒,Yael和她的室友Sara便帶我回她們的宿舍Hayden Hall.
Hayden Hall離地鐵站很近,走二三個街口就到了.
進到宿舍大廳,發現他們沒有分男女,大家進進出出的,一點都不以為意.
Yael向黑人警衛解釋我會在這兒待幾天,沒想到警衛說規定只能待三天.
這下可好,得去找YH,不曉得錢夠不夠?
Yael很不好意思地說她不知道有這個規定.(事實上她自己也剛來三天而已)
我只好安慰她"No, it's ok. I can find a hostel to stay in. It's really ok!"
其實可以住三天我就很高興了,而且還是不要打擾人家太久的好

Yael幫我sign in以後就帶我上七樓的房間.
Hayden Hall有點像公寓,一樓是管理員室,二十四小時都有管理員在.
另外還有一個公用的客廳,也是二十四小時都有學生在.
裡頭有電視,撞球檯和電玩,還有一些自動販賣機跟提款機.
(就像飛越比佛利裡頭看到的一樣.)

而Yael的宿舍房間則是被隔成兩個小房間,一間住三個人,Irine, Liz和Sara.另一間住二個人,Yael和Hava.
五個人共用一間衛浴.
棒的是大房間的後頭還有一個小廚房,有冰箱,瓦斯爐跟微波爐.
這真是太誇張了,台灣的學生看到大概會吐血.
一樣都是私立,設備差這麼多...

Yael和Hava的房間不大,走進去左右各一張床.
正前方是Yael的書桌,倚著一扇大窗戶,看出去就是Washington Square.
那種擺設讓我第一個想到"春風化雨"裡頭Neil的房間,很古典學院的味道.
可能Hayden Hall也有一段歷史了吧!
但-是-
Yael就像一般電視上常看到的美國小孩一樣,房間非常之亂.
地上,桌上和床上到處散亂著一堆東西,牆上貼滿了自己作的畫和海報,
而衣櫃的抽屜永遠都是半開著,幾條褲管,衣袖和襪子就這麼垂掛在外頭.
以前總覺得美國喜劇裡頭演得太誇張,現在才發現原來是真的!
而且後來看到Hava的衣櫃,我了解到那種你一打開儲物櫃,所有東西都掉下來砸在你臉上的事是絕對有可能發生的!

Yael大概看出我那"試著表現得一點都不驚訝"的表情,
不好意思地說"Sorry, my room is kinda messy."
"That's ok."我尷尬地笑了笑說.
把行李安頓好,我便倒頭就睡.
一方面是因為坐了二十個小時的飛機兒疲憊不堪;
一方面是因為Hava的床實在是太舒服了,一躺下就好像陷到床裡頭似,暖暖地包住了一樣,
讓我一下子就沉沉地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