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10 17:46:02nana

那一天,我在芝加哥【散文】




那天,開始於一個再平常也不過的早晨。

我是一個定期飛行於德國與美國之間的空服員。2001年9月11日早上八點多,我習慣性打開電視一邊聽新聞一邊收著行李,一切不過就像平常一樣地正常。

電視新聞正報導最新的breaking news:「紐約世貿大樓起火,起火原因不明,消防人員正全力趕往搶救…」我繼續手邊的工作,想著這麼高的大樓發生火災,救災工作想必很困難。

「世貿大樓火災可能是飛機撞進大樓所引起…」我想著什麼樣粗心的駕駛會做出這種離譜的事!

「美國聯邦民航署歷史上第一次下令全美機場停止飛機起降…」這段話立刻引起我的注意力。因為那是我放假前最後一個班,原本計劃飛回德國後當天就要直奔台灣,機場關閉勢必影響到回家的行程。

我停下手邊的工作,開始在不同的新聞頻道中轉動著,心情也隨著新的發展躍動起伏。

「又一架飛機撞入五角大廈…」「世貿南大樓倒塌…」「聯合航空航次九十三的班機在賓州匹茨堡東南方的索馬利斯特郡墜毀…」 「世貿北大樓倒塌,夷為平地,瓦礫造成的濃煙蔽日…」

面對接二連三無法置信、難以想像的意外,我第一次真正和恐懼那麼接近。

去過芝加哥人都知道,市中心那條著名的、無論酷熱嚴寒總是擠滿了人的密西根大道。但,我從來沒有看過密西根大道那麼空曠過。

路上的人寥寥可數,每隔幾個街口就看到帶槍的警察、警車,時而響起的警笛聲,密西根大道出現一股奇怪的寧靜。店家也沒有幾家營業,我們找了好久才找到一家餐廳,但是用餐的氣氛,也和平常的熱鬧,截然不同。

這,實在不是我所熟悉的那個熱情自信的美國。

被「困」在美國等待機場重新開放的日子裡,唯一能做的也只能守在電視機前,看每一節的新聞,觀賞從早到晚的專題報導。

那是我第一次聽到賓拉登這個名字,看主戰者、反戰者,在電視上為自己的主張各自辨論著,戰爭,似乎一觸即發。

這當然也是我第一次如此切身地感受到國際社會的弔詭,和臨近戰爭的可怕。看了別人的災難,自己可不可以準時回家,相對之下似乎已不再那麼重要。

現在想想,那也是我最認真看新聞的時候。從CNN到NBC、再到FOX NEWS。我想知道事情的最新發展,想看救災人員如何在廢墟中救人,想聽一個個家屬分享他們與摯愛相處的點點滴滴,然後在電視機前的這一端陪著他們一起落淚。

四天後,機場重新開放。沒有人抱怨長長的隊伍,或比以往更費時、更嚴峻的安全檢查。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諜對諜的氣氛,身旁每個人都可能是潛在的危險份子。

大家對於身旁的人、發生的事,不再陌不關心。任何不尋常的行為都會被提報出來。一位中東籍的旅客,因為閱讀一本叫做「How to fly an airplane」的書,而被請下飛機詢問,確定沒有安全疑慮才再度請他登機。

但是,在這個事件中,我其實看到更多的人性互助光輝的一面。

就像世貿大樓中劫後餘生的人所說:「當每一個人都從大樓往下走的時候,只有消防隊員他們是往上走的」

還有那架在賓州墜毀的聯航客機上所有乘客,他們合力抵抗劫機者,寧可與劫機者同歸於盡,也不願造成地面上更多傷亡。

消防隊員和世貿大樓裡的民眾;聯航客機上的乘客,和機外的人,他們彼此並不認識,但都為了對方犧牲了生命,這不也是一種對生命、對世人大愛的展現。

那一天,我在芝加哥。我經歷許多人生中的第一次。

體會到人類的野心、自私和醜陋,也重新認識人性中善良美好的高貴情操。

一位在世貿大樓倒塌之前幸運撤離者,事後在CNN留了這麼一段話:「你不會知道那二十分鐘有多麼珍貴,直到你自己真正迫切的需要它。」

911到現在已經兩年了,但是這句話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很清楚。

我們永遠都不知道,那天我們會需要那珍貴的二十分鐘?但我們應該要做的,不是去擔心、煩惱,生命中的無常和無理!而是應該去珍惜,並且善用我們所有的時間。

給愛的人一個擁抱,大方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意和感謝,並且思考如何運用生命中每一個珍貴的二十分鐘,才能讓自己的人生了無遺憾。

那一天,我在芝加哥。



THE END.
SEP 11,2003



SEP 11,2004完成的「I didn’t know you.」: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dornbusch/3/1241065955/20040911000119/

機場: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dornbusch/3/1239904540/2004071922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