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30 14:14:36重夕
《從宋代的族譜文化看當時民間社會之特色》
宗族觀念是中國農村社會的重要系统和組職之一, 它是促使這超穩定結構能歷久不衰的關鍵支柱。
傳统的宗族觀念架構內, 主要有祠堂、族長、族規、族產等等, 祠堂是其一族之精神核心、族長則是其首要領導、而主宰著那家族源流、促使其宗族得以有系统、有效的去繁衍孕育, 便主要依賴族譜文獻了。
在宋代的土地制度中, 當中包含着兩種特色, 一是軍事化, 一是儒教化。以儒家思想引入制度內, 目的是為了做到「德業相勸, 過失相規」、培養一種敦民修學, 敬長尊師的風氣。正正因為儒教講求「重孝重禮」, 強調對祖先亦應抱敬孝之態度, 故宋代族譜文化更深受時人所重視。當時, 了解一族之發展源流、家族的前人功偉, 在宋人思維中是甚為重要的。
家譜、族譜,在宋人眼中、便是其家族的生命史。它不僅記錄著該家族的來源、遷徙的軌跡,還包羅了該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規、家約等歷史文化的一種「全面過程」。早在唐代以前 家譜已有一雛型, 然唐以前家譜的政治作用較強, 學者鄭喜夫先生曾言: 「中國在唐朝以前主要由官修族譜,宋代以後則大量私修。」道出由宋代開始, 政府己甚少干預修譜之事, 故從宋代的族譜文化中, 是更能窺探出基層社會、大眾文化種族群社區的歷史關聯。
正因唐代官方修譜的傳統禁例被打破, 故宋人於民間編譔家譜的風氣開始興盛。於是家譜數量也日益增加, 成為族譜文化史上一重大變動。在這一時期的家譜中內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圖,要知道譜中某人世系所承,屬於何代、其父何人,看圖便即一目了然。第二部分是家譜正文,是按世系圖中所列各人的先後次序編定的,分別介紹各人的字號、父諱、行次、時代、職官、封爵、享年、卒日、謚號、姻配等。第三部分為附錄,對研究姓氏的源流、遷徙、分佈、文化等都有較大價值。
正正因為族譜的內容豐富、規模完備、組職嚴緊, 故它自然成為宗族觀念的「基礎」。它不但維持著家族與個人之間的平衡和穩定、它的詳盡紀錄, 更成了一家族輝煌與否之最佳憑籍。
沒錯, 族譜中只有輝煌, 而難有失儀失禮之例。這正是中國傳统農村族群「愛面子」而隱惡揚善的有趣哲學, 在宋代的農村族群並不旱見。這種特色發展至清代仍依舊存在:清光緒年間的<方何宗譜>曾有以下之規定:
譜內一共九種人要削名不記,
分別是樂藝、僧、道、義男、奸盜、過惡、
並犯祖塋、盜責墳地、嫁聚不計良賤。
由此可見, 只記載豐功偉績而抗拒一切惡行大事的特色, 不單在宋代, 在中國傳统上也深受民間社會的「重視」。從歷史真確性的角度來看, 這特徵確是無助研究, 甚至令研究失真, 變成了一種「有限的窒礙」。
說到窒礙, 「族譜歷史」在一些「修譜作業」中往往亦有受著一定的限制。宋代的家譜大摡是三十年作一小修, 六十年行一大修, 舊的家譜除留下極少幾套保存在宗祠或族長手中外,其餘都要全部銷毀, 而以新的家譜取以代之。這種特殊的風俗習慣,為家譜的保存製造了人為障礙;而有些族譜亦因保存不當, 而散落民間, 難以重組。
宋代的族譜文化, 由於它的編制完備、數量繁多, 確能反映出當時某部份的社會特色, 然而, 亦因為某程度上的限制和架瑣, 亦為研究帶來一系列的不方便, 故筆者認為, 綜觀而論, 它只是一「程度上的開放」而已。
傳统的宗族觀念架構內, 主要有祠堂、族長、族規、族產等等, 祠堂是其一族之精神核心、族長則是其首要領導、而主宰著那家族源流、促使其宗族得以有系统、有效的去繁衍孕育, 便主要依賴族譜文獻了。
在宋代的土地制度中, 當中包含着兩種特色, 一是軍事化, 一是儒教化。以儒家思想引入制度內, 目的是為了做到「德業相勸, 過失相規」、培養一種敦民修學, 敬長尊師的風氣。正正因為儒教講求「重孝重禮」, 強調對祖先亦應抱敬孝之態度, 故宋代族譜文化更深受時人所重視。當時, 了解一族之發展源流、家族的前人功偉, 在宋人思維中是甚為重要的。
家譜、族譜,在宋人眼中、便是其家族的生命史。它不僅記錄著該家族的來源、遷徙的軌跡,還包羅了該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規、家約等歷史文化的一種「全面過程」。早在唐代以前 家譜已有一雛型, 然唐以前家譜的政治作用較強, 學者鄭喜夫先生曾言: 「中國在唐朝以前主要由官修族譜,宋代以後則大量私修。」道出由宋代開始, 政府己甚少干預修譜之事, 故從宋代的族譜文化中, 是更能窺探出基層社會、大眾文化種族群社區的歷史關聯。
正因唐代官方修譜的傳統禁例被打破, 故宋人於民間編譔家譜的風氣開始興盛。於是家譜數量也日益增加, 成為族譜文化史上一重大變動。在這一時期的家譜中內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圖,要知道譜中某人世系所承,屬於何代、其父何人,看圖便即一目了然。第二部分是家譜正文,是按世系圖中所列各人的先後次序編定的,分別介紹各人的字號、父諱、行次、時代、職官、封爵、享年、卒日、謚號、姻配等。第三部分為附錄,對研究姓氏的源流、遷徙、分佈、文化等都有較大價值。
正正因為族譜的內容豐富、規模完備、組職嚴緊, 故它自然成為宗族觀念的「基礎」。它不但維持著家族與個人之間的平衡和穩定、它的詳盡紀錄, 更成了一家族輝煌與否之最佳憑籍。
沒錯, 族譜中只有輝煌, 而難有失儀失禮之例。這正是中國傳统農村族群「愛面子」而隱惡揚善的有趣哲學, 在宋代的農村族群並不旱見。這種特色發展至清代仍依舊存在:清光緒年間的<方何宗譜>曾有以下之規定:
譜內一共九種人要削名不記,
分別是樂藝、僧、道、義男、奸盜、過惡、
並犯祖塋、盜責墳地、嫁聚不計良賤。
由此可見, 只記載豐功偉績而抗拒一切惡行大事的特色, 不單在宋代, 在中國傳统上也深受民間社會的「重視」。從歷史真確性的角度來看, 這特徵確是無助研究, 甚至令研究失真, 變成了一種「有限的窒礙」。
說到窒礙, 「族譜歷史」在一些「修譜作業」中往往亦有受著一定的限制。宋代的家譜大摡是三十年作一小修, 六十年行一大修, 舊的家譜除留下極少幾套保存在宗祠或族長手中外,其餘都要全部銷毀, 而以新的家譜取以代之。這種特殊的風俗習慣,為家譜的保存製造了人為障礙;而有些族譜亦因保存不當, 而散落民間, 難以重組。
宋代的族譜文化, 由於它的編制完備、數量繁多, 確能反映出當時某部份的社會特色, 然而, 亦因為某程度上的限制和架瑣, 亦為研究帶來一系列的不方便, 故筆者認為, 綜觀而論, 它只是一「程度上的開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