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03 15:14:07木材/ Kite/ 趙假

《第六期》 紀錄片雙年展之怪現象

紀錄片雙年展之怪現象  文/張世倫

  一年又將結束,剛閉幕的「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壓底,為一整年的台灣各類影展寫下句點。這個由文建會主辦,電影資料館承辦的活動,今年是第四屆。陳其南主委發下豪語,宣示將推動讓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成為亞洲重要藝術活動。但以近兩屆雙年展執行上諸多七零八落,極度草率的狀況來看,實在讓人很難對陳主委的豪語有什麼信心。

  雙年展的問題,其實不在作品好壞於否,本次影展,依舊有不少亮眼優異之作。但做為影展,每次都以招標形式遴選承包單位,承包者是否具有成熟且負責的執行能力,是否能全盤且完整的對時程細節規劃,能否站在所有參與者的角度設身著想,也就影響到影展的執行品質。本次承包單位電影資料館,理論上應有其專業,然而整個活動的規劃設計,卻充斥各種荒謬的瑕疵缺失。

  先就影展時間來談,影片數量龐大,影展時間卻只有七天,導致每日放映量龐大,不但令人無法吸收,更導致不少作品只有一場,大大失去交流意義。時程擠壓,導致映後座談聊具一格,大多十分鐘就開始趕導演出場。只有七天時程,還野心浩大的規劃十場立意良善的座談,但觀眾也是人,無法疲於奔命,導致不少座談現場只有十人左右,成效大打折扣。事實上以雙年展的規模,本次竟然只有七天活動時間,為歷屆最短,實在令人不解。

  再就場地來看,除了欣欣戲院外,還動用了台北光點,台泥士敏廳,華山特區,以及敦南誠品。地點之間距離遙遠,除光點與欣欣略近外,其他都要二十分鐘以上腳程,如此安排毫無邏輯。欣欣暫且不談,台北光點的座位數不到90位,螢幕比例不標準,根本只算「試片室」等級,拿來辦國際影展,不但貽笑大方,更使得大量觀眾無法入場,顯然失當。台泥士敏廳距離遙遠,進出吵雜,亦非合格場地。華山的戶外放映用意良好,但有人會在冬天寒風細雨中,辦戶外蚊子電影院的嗎?至於敦南誠品,未免也離這些地方太遠了吧,難道觀眾會飛嗎?

  再就影片資料來說,觀眾只能拿到一本製作粗糙,字體渺小,解說草率,影片大綱旁不附時間場次資訊的手冊。這本手冊編排與文字之差,不但讓眾多中年以上觀眾難以閱讀(包括Agnes Varda),影片解說更少到不行,觀眾卻只能依此選片,放映現場又沒有其他文字資料供參考。觀眾能否理解影片的製作背景與社會脈絡,完全要自己碰運氣。

  主辦單位提供資料不足,卻又只選擇一家英文報為合作媒體,導致活動除零星記者專訪及開閉幕外,彷彿與社會大眾無關,變成小圈子裡的密會(以前雙年展還會與公共電視合作,選擇數部影片在電視播放,現在也省了)。不少台灣創作者亦公開或私下抱怨,主辦單位只重視外賓,卻極度輕忽本地創作者。凡此種種,都和最早兩屆雙年展之熱烈狀況,有極大的落差。

  凡影展,必會出版特刊。特刊不但是選片參考,更能做為自身重要的影片資
料。但第三屆雙年展時,直到閉幕特刊都沒有印好,本次雙年展則在最後一天才在會場出現。但觀眾至櫃臺詢問,工作人員卻態度強硬地說特刊只「提供」給「貴賓」,若需購買則請移駕青島東路雙年展辦公室。這種奇怪的差別待遇與莫名其妙的購買方式,真是令人大開眼界。是否只要把來賓跟長官打點好,預算類目也消化了,事情也就ok了?主辦單位究竟把觀眾當成什麼?

  為了消化預算而急就章完成的特刊自然粗糙無比。裡面的導演與作品照,竟然多從網路上直接下載,暫且不提此舉嚴重的著作權瑕疵,特刊裡不管圖片品質一律放大,使得影像糊成一堆馬賽克,解析度慘不忍睹。國外影片的介紹,胡亂翻譯的部分無以計數。"This film is regarded as being the non-fiction cult film of the nineties"可以被翻成「本片被認為90年代的非小說宗電影」!"Armenia"(亞美尼亞)可以寫成「美國」!這種態度不是對創作者的羞辱,又是什麼?也無怪某場「以巴專題」的映後座談,現場翻譯竟可把約旦河西岸掰成是「西邊的銀行」!

  有時比較國外影展的專業與細心,不禁感嘆台灣是否只有這種命,永遠有一堆名目宏大的展覽、表演、或藝文活動,卻大多被草率粗糙地執行,經不起仔細檢視。兩年一次的雙年展,理論上有更長的準備時間,卻還能急就章辦成這幅德行,花的卻是納稅人的錢。這種華人特色的敷衍、「差不多」文化不改,台灣的藝文活動永遠都上不了國際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