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真的愛我?》莫里哀 vs. 法國法蘭西戲劇院 - 感想評
(莫里哀與路易十四)
法國法蘭西戲劇院去年來台上演(2011.11.12)莫里哀(Molière)的芭蕾舞喜劇之一《誰真的愛我?》仍讓人回味無窮。至今,仍有許多的大小劇場輪番上陣,以他們的創意來詮釋這個有趣的作品。當初創作載歌載舞的芭蕾喜劇是為迎合太陽王路易十四的喜好,與音樂家呂利(Jean-Baptiste Lully)合作。
最下方連結了幾個影片真讓我笑翻了。雖名為芭蕾舞喜劇,實際上各個劇團現在在演出時幾乎都沒加入舞蹈或歌唱,像這次的法蘭西戲劇院就是單純的演劇。 ~ ~ ~不知國內的專業劇團,有沒有人有興趣來挑戰一下把專業芭蕾融入到此劇呢? ~ 蠻期待有那麼一天 ~ ~ ^0^
法文 (Le Malade Imaginaire) 、(英文The Imaginary Invalid) 、中文書名(奇想病夫)、舞台劇中文名《誰真的愛我?》‧‧‧‧‧ 嗯,翻譯者的確不同凡響, 呵。
西洋文學中,莫里哀的作品是第一個讓我從頭笑到尾,讀得相當開心,「劇」原來可以這麼地有趣,不僅開擴了讀者的想像空間,甚至可以在任何時候投射在周遭的生活中。
世事不論有多悲終可以笑場結束,或是,再陷入另一更加悽涼的困境裡但仍得以掙扎出可喜的人生。嘲諷字行間,唐突但又實際、令人莞爾,呵。
舞台設計、燈光、聲效、服裝上相當細膩用心,燈光一下,劇情張力就開始發效直到演出結束。外頭風吹、門‧窗因風的顫抖聲,讓我起雞皮疙瘩‧‧‧演員的聲音渲染力、演技的自然純熟、肢體的靈活度在與整個硬體設計結合之後,讓人彷彿置身在莫里哀的時代裡。
笑場,不是因為他們誇張形式而是他們的戲與實際生活已融合一起的自然。有時看戲時可以看出演員就是一個形式地在「演」,觀賞起來少了那麼一些魅力及說服力。《誰真的愛我?》氛圍讓我感受到是透過一種說話聊天方式,鄰人A(演員)即時把家中(舞台上)發生的八卦家務事傳遞給隔壁鄰人B(台下觀眾的你我),呵, 很妙 ~。演員們不只因劇本有了自身的魅力,同時也以投入及專業實力說服了觀眾。
我非常喜歡飾女樸的Muriel Mayette及主角阿爾公幫女兒安排的相親對象-飾多瑪的Nicolas Lormeau。 Muriel Mayette把多嘴、愛管閒事、熱心、護主正義感中帶著愛看好戲的女樸一角刻畫得很深刻,肢體語言很迷人! 呆呆、古怪、又不討喜、對周圍事沒多大感受的多倫一角,出場時間雖短卻能瞬間凝聚整個氛圍,隨時期待著他下一秒的動態,Nicolas Lormeau的演技讓人拍案叫好 ^0^
《誰真的愛我?》,常常我們想著這樣的問題、也質疑或試探周遭的人
1) 愛, 所以會有質疑或試探 ?
2) 沒有質疑或試探,就是不夠愛?
你(妳)會選擇哪一個 1) 或 2)
每個人都有帶面具的時候,當我們戴上面具時,其實也是否定、嘲諷自己的開始吧 。
謝謝莫里哀留下這麼多美好的作品!謝謝法國法蘭西戲劇院及演員!
謝謝這次來台演出時,劇本一字不改、道具及舞台設計都是仿照 1673 年首演的設計! 原汁原味還是最讚的!! ^0^
< 以下摘自整彙自相關網頁報導 >
◆ 關於本劇劇情
演出者:導演/克勞德.史托茲 (Claude Stratz, director)
演出/法蘭西戲劇院(La Comédie-Française)
《誰真的愛我?》一劇依原文直譯為「奇想病人」,從十七世紀首演至今,已上演了兩千多場,是法蘭西戲劇院最常上演的劇目之一,諷刺性極強,有法國鬧劇的色彩,也有義大利即興喜劇的成分。
劇情描述一名富裕的妄想症患者(主角阿爾公),明明身體健康卻時刻擔心自己來日不長。沒病裝病的他十分依賴貪婪的醫生(布恭) 及藥師福勒杭特,醫生及藥師和第二任妻子(貝琳)圍繞著他,表面阿諛諂媚、取悅奉承,實際上卻利用他的軟弱可欺,詐騙錢財,覬覦遺產。
他一心期盼將正值青春美麗的女兒(安潔莉克)許配給深得他信任的醫生,然而女兒卻偷偷與另一名男子墜入愛河。可惡的繼母企圖暗中破壞這對愛侶的姻緣,結果被忠誠而正義的脫線的女僕(端乃特)揭開了醜惡嘴臉。劇終,在一片喧騰的狂歡場面中,虛偽和邪惡的陰霾漸漸消散,人性的真誠光芒最終閃現。無病呻吟的主角,最終成為了一名職業醫生。
1) 簾幕首揭,阿爾公蜷縮在躺椅上,展開一段這兩個月服了哪些藥、接受哪些治療的獨白。
2) 其次,安潔莉克走向被阿爾公喚進的端乃特身邊,跟端乃特透露她所迷戀的克雷昂已提筆求婚。
3) 緊接,阿爾公興沖沖地告訴安潔莉克他剛為她促成了一樁婚事,安潔莉克屏著氣,期待聽到如意
戲劇中段除了來提親的多瑪鬧出許多笑話外,克雷昂和安潔莉克有一席深情的重唱,以「騎士遇見牧羊女」的暗喻,對著阿爾公歌頌出他倆想共度餘生的心願。
4) 全劇在結尾時,端乃特出主意要阿爾公喬裝死亡,等著看貝琳的反應(「感謝老天,我終於擺脫這個累贅了!」),以及安潔莉克意外經過裝死父親的床前的告白(「父親是我深愛的人,在他死前我竟然無法順從他的意願,我太不應該了!」)達到高潮,並在阿爾公三折肱而成良醫,被胡鬧的巴哈德等人受封醫師資格的歌舞表演中落幕。
◆ 關於本劇幕後
1)劇中穿插出現帶了面具、載歌載舞的一群奇裝異服的唱者,承襲古典希臘戲劇中「合唱團」(χορός,英文為 chorus)的角色,負責以旁觀、口述的詩歌,擴張角色情緒,或在舞臺上以在場的第三者身分,對劇情或人物加以評論。本劇的合唱團同時也有義大利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的影子,除了鷹鉤狀的面具外,融入詠嘆調,並伴以低音古提琴(viola da gamba)及大鍵琴,是當時巴洛克音樂常見的表演型態。
2) 在笑聲中揭開自己的傷疤
落幕時,由於咳嗽掙破了喉管,莫里哀終在舞台上吐血,掌聲尚未平息,他的生命已結束在他無比眷戀的舞台上,也為這齣詼諧狂想的喜劇,增添了濃厚的悲劇色彩,笑聲背後,盡是憂傷嘆息。
3)此次製作首演於二○○一年,由已過世的克勞德.史托茲(Claude Stratz)執導,他認為,莫里哀劇作最大的成就在於洞悉人性,他知道如何去描述我們的弱點和缺點,並將自己的內心世界也放了進去。「莫里哀寫作這部劇的時候,已經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如同風中殘燭,所以他不可避免地將自己對死亡的感受,滲透到了劇作本身。」
在《誰真的愛我?》這齣戲中,每個人都像戴著一個面具,面具下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和陰謀。莫里哀讓觀眾得以看清自己的弱點,在笑聲中揭開自己的傷疤,甚至把自己對死亡的恐懼真實地寫進了這部作品中,他曾說:「假冒死人會有什麼危險嗎?自然扮演死人不會有什麼危險,除非那個扮演的人也即將死去。」
4)此次來台,幾乎尊重傳統原汁原味呈現,台詞一字不改,劇中主角所用的道具椅,完全仿造當年莫里哀演出此劇的設計,其餘道具場景則從歷史考究,試圖重現該劇作的歷史原貌。
◆ 關於作者莫里哀(Moliere,真實姓名 Jean-Baptiste Poquelin 1622.1.15-1673 )
莫里哀是一位法國喜劇作家、演員、戲劇活動家。法國芭蕾舞喜劇的創始人。他的喜劇在種類和樣式上都比較多樣化。他的喜劇含有鬧劇成分,在風趣、粗獷之中表現出嚴肅的態度。他主張作品要自然、合理,強調以社會效果進行評價。他的作品對歐洲喜劇藝術的發展有深遠影響。在法國,他代表著「法蘭西精神」。
他也是十七世紀最偉大的喜劇大師更有「法國的莎士比亞」之稱,短短五十年的生命,創作了三十多個劇本,演出過二十多個重要角色,以滑稽的形式揭露了社會的黑暗。歌德對他的評價是:「他是一個獨來獨往的人,他的喜劇接近悲劇,戲寫得那樣聰明,沒有人有膽量想模仿他。」。其作品已譯成幾乎所有的重要語言,是世界各國舞台上經常演出的劇目。
莫里哀原名約翰‧霍締斯特‧保克蘭,
一六四三年莫里哀與貝加家族成立了顯赫劇團,因為他的特異獨行,引起同行及教會衛到人士的嫉妒,後來莫里哀更因為劇團的虧損吃上牢獄之災,他與劇團逃離巴黎,並開始創作。多年後莫里哀再返巴黎,幸而得到路易十四的垂愛,在宮中演出。他平均一年出兩部戲,實在是位多產的劇作家。
一六六六年之後,莫里哀的身體開始走下坡,
莫里哀除了是個優秀演員、導演外,還是位曠世的偉大劇作家。他的作品噲炙人口,包括四部鬧劇:《霸布頁的妒忌》《飛醫生》《斯加拿累勒或空想的龜公》《不由自主的醫生》;十五齣芭蕾劇:《醫生的愛情》《梅利賽特》《牧歌喜劇》《西西里人》《喬治‧當丹》《
◆ 關於法蘭西戲劇院--總監的話
莫里哀雖在
「法蘭西戲劇院演員協會」由約六十個演員組成,成立了法國唯一一個永久性的劇團,致力於傳承超過三千齣精采絕倫的常演劇目。基本上皆為最偉大的經典作品,每年也都再納入法國與國外劇作家的新作,其中包含:莫里哀、拉辛、高乃依、馬里沃、布瑪賽、雨果、大仲馬、繆塞、克婁代、尤涅斯科、杜拉、莎士比亞、哥多尼、品特、哥德、布萊希特、霍華德,以及田納西‧威廉斯等。
法蘭西戲劇院現今有三個劇場,分別是黎希留廳、老鴿巢劇院與羅浮宮的小劇場,且即將於巴士底歌劇院設立第四個劇場。這些不同的場地使得法蘭西戲劇院能不斷地推陳出新、吸引新觀眾族群:法蘭西戲劇院本季將推出超過35齣製作,將在巴黎及世界各地巡演近900場。
我們劇院的每個人,包括演員與技術人員,都期盼能在外場地演出,以永保莫里哀與其「顯赫劇團」求新求變的傳統。此次十分榮幸能為各位帶來由克勞德‧史托茲執導的《誰真的愛我?》,這是本團極具代表性的製作,十幾年來持續上演,由此可證此作兼具傳統經典與現代感,至今仍能呼應我們現處的世界與時代。
儘管戲劇是一種著重語言的藝術,卻也是世界共通的語言,因此本劇中的奇想病夫可能來自世界各地:他可以是台北人,或是巴黎人。這是法蘭西戲劇院首度來台演出,我們非常榮幸能與台北的觀眾與藝術家相會。我們希望在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國家戲劇院的演出可以為我們兩國的藝術與文化交流,開啟友誼的大門。希望台灣的觀眾能關注我們的表演,體驗我們演出這齣經典劇碼的欣喜與熱忱。
▓ 阮若缺 -- 國立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程法
<莫里哀經典劇作的特色>
莫里哀的喜劇,大致可分為下列幾種:道德及個性喜劇、情節劇、筆戰劇、芭蕾喜劇、鬧劇。當時被認為最正統的古典形式,是以韻文寫作的五幕戲劇,應依照「三一律」的法則要求,也就是說「單一情節、單一場景、事件在一天廿四小時內發生」。
內容則著重人物心理與個性的描繪,需充滿戲劇性和感人場面。在莫里哀的戲劇中,最合乎古典劇規格的莫過於《偽君子》Le Tartuffe、《厭世者》Le Misanthrope、《女子學校》l'cole des femmes等。情節劇包括《昂菲提翁》Amphitryon、《斯卡班的詭計》Les Fourberies de Scapin等,鬧劇則有《不由自主的醫生》、《霸布頁的妒忌》La Jalousie du barbouill等。
載歌載舞的芭蕾喜劇,則是為迎合太陽王路易十四的喜好,與音樂家呂利(Jean-Baptiste Lully)合作,編寫完成,有時國王興起,還會粉墨登場;其代表作有《貴人迷》、《逼婚》Le Mariage forc、《奇想病夫》Le Malade imaginaire(編按)等。
莫里哀的喜劇種類繁多,且多采多姿,他鞠躬盡瘁,演到生命最後一刻,今年十一月初來台演出的《奇想病夫》就是這位戲劇巨擘嘔心瀝血,告別人世的集大成傑作。
<莫里哀的喜劇寫作技法>
在角色上:莫里哀喜劇中的人物並非獨創,而是多採義大利和法蘭西滑稽劇中傳統的戲劇人物:愚蠢自私的老人、多嘴迂腐的醫生、粗魯狡猾的僕人、口無遮攔的丫鬟、還有天真無知的年輕男女。
《奇想病夫》中幾乎是集合了莫里哀劇作中各類的角色:主人翁阿爾公(Argan)是個既自私又怕死的老人,為了自身健康,非要女兒嫁給醫生;布恭(Purgon)醫生、福樂杭特(Fleurant)藥劑師還有迪亞法留斯(Diafoirus)父子則像吸血鬼般,攀附著財主阿爾公不放;老女僕端乃特(Toinette)既狡黠又粗魯,也是個常出現的角色;而愛情至上的純真年輕人,在本劇中安潔莉克(Anglique),名字即為天使,這就不言而喻了;妹妹路易松(Louison)則是個天真的甘草人物,為本劇增添不少可愛的笑點。
此外,從反派角色多瑪.迪亞法留斯(Thomas Diafoirus)身上,我們看出他像隻鸚鵡,愣頭愣腦地複誦他父親交代的陳腔濫調;見了相親對象安潔莉克,卻將她誤認為未來的岳母!發現女方推託,則堅持大男人己見……這些都是涉世未深的無知表現,既可笑又可厭。
在情節方面:莫里哀則以「眾人皆醒『翁』獨醉」的手法,凸顯主人翁的愚蠢與執迷不悟。再加上意外事件、迷惑、欺瞞、喬裝等橋段,使整齣戲更顯熱鬧。
如《奇想病夫》裡的女僕端乃特,女扮男裝,冒
還有小女兒路易松被父親阿爾公用鞭子逼得要招出實情,她只好裝死;結果阿爾公信以為真,大哭起來,反而惹得全場大笑。兩代之間對立場面,亦為莫里哀喜劇中常出現的狀況,他們的緊張關係往往是增加戲劇張力的好方法。
在動作上:莫里哀的劇中安排許多惹笑的動作,如打耳光、踢屁股、拿棍棒追打、喬裝蒙騙、丑角惡作劇,其動作滑稽突兀,喜劇效果十足,這些都是義大利即興喜劇中極常見的戲劇手法。
於《奇想病夫》第二幕,第八場中,阿爾公想從小女兒路易松口中套話,得知大女兒安潔莉克房裡是否藏了個男人,路易松裝傻,顧左右而言他,阿爾公氣得作勢要打她,小女孩一急,連忙裝死,做父親的則呼天搶地,還罵棍棒該死。
在文字上:他更是盡其能事製造誤會,以重複的字句製造笑果,甚至玩弄文字遊戲,大展其戲謔及諷刺之能事。
在《奇想病夫》中,迪亞法留斯(Diafoirus)名字是希臘文字首與拉丁文字根
併起來的,意思就是「腹瀉」;布恭(Purgon)令人聯想到purger(清腸)這個字;福樂杭特(Fleurant)則讓人想到flairer(嗅)這個字,難怪端乃特在第一幕第二場就曾開玩笑道:「是該讓福杭特(嗅嗅)先生把鼻子湊上去聞聞。」莫里哀甚至在命名時開起糞便玩笑,他決定要好好修理那些迂腐的庸醫。
<莫里哀的現代性>
莫里哀的戲劇在十八世紀時是歐洲宮廷最常演出的劇碼,這當然應歸功於法語為當時外交界、政治界共通語言,但莫里哀打破了非得採亞歷山大詩體的古典格律,令戲劇(尤其是喜劇)注入一股活力。
不少人亦很容易將莫里哀與莎士比亞相提並論,除了兩人都是多產佳作的劇作家,最主要的都具有自由的精神。尤其十九世紀下半葉,歐洲經歷了英國的工業革命及法國大革命洗禮,社會是「布爾喬亞化」,中產階級抬頭,莫里哀不畏權貴,敢於挑戰主權和宗教的勇氣,以及不忘譏諷律師及醫師等社經地位較高且掌握權勢者的特質,自可大快小老百姓之心,因此極受歡迎。
(全文詳見《PAR表演藝術》雜誌第227期)
。
。
。
。
。
親愛的台長︰
恭喜您!此篇文章極為優質,獲選為本日哈燒文章,將會出現在新聞台首頁哈燒文章區塊輪播。請您繼續保持每日撰寫文章的好習慣,期待您提供讀者更多精采的內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