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13 19:39:00DJ

驫舞劇場之介紹

因最近上了周書毅的芭蕾課 ~ 所以對「驫」的團員漸感興趣了 ~ 呵~。
舞蹈教室中有很優的男舞者出現時,氣氛就真的變得不一樣了,
寧靜的氣氛突然活化了。

腦中又浮現出他們去年創團演出時接受電視採訪拍攝的畫面。
真的就是很單純、愛跳舞,很肯定自己要為舞蹈鞠躬盡瘁、
洋溢青春活力的一群酷男孩,雖然有著一股藝術家玩世不恭的氣息。

5月份他們當中的成員為了兩廳院的20歲生日與國內優秀的編舞家、
舞者要共同創作雙人舞,為了看這表演,我希望也可以在自己的新聞台中
記載「驫舞劇場」成員的點滴以為記念。 請大家要強力支持他們喲!




***

< 以下摘自網路的相關報導 >
< 圖片摘自驫舞劇場>

舞蹈界一向是陰盛陽衰,但卻有5個大男孩成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純男人幫」的舞團,取名為「?舞劇團」,意思就是馬力十足。這是劇團第二年的公演,大家選了個特別的主題樓梯,5個人各編了一隻舞,都繞著樓梯自由創作,一旁的團員育鳴是這場舞的編舞者,黃翊和武康努力要達到育鳴的要求。想跳自己喜歡的舞,想編自己喜歡的舞,正是這群六七年級生成立舞團的最大目的。陳武康:「早期在大家志同道合的時侯,沒有定位一定要是男的,而是當下討論說,那些人非常吸引我,想要一起工作才找,發現都是男的。」

5個人中有4個都是台藝大學長學弟的關係,武康和育鳴更是國中同學,大家一路走來一起作夢,如今也用行動共同圓夢。好不容易棘手的這一段終於解決了,大家很享受這樣彼此激盪、分享舞蹈創意的甜美,不過,這背後可是有許多的「犧牲」,他們都是舞界相當被看好的明日之星,卻甘心放棄高薪教舞編舞的機會,自己組團,看在有些長輩眼裡,這是一個太衝太傻的決定。

團長蘇威嘉:「因為大家不會那麼傻,花那麼多錢去組一個團,不會那麼傻一股腦去做,但老師看在眼裡還蠻支持的,因為沒有人這麼做。」六七年級生自己成立舞團,在財力上很窮,但卻有人說他們很奢侈,因為團員全是一時之選,幾乎都是曾經拿過比賽冠軍的金牌舞者,而舞團總監武康甚至已經是紐約第四大舞團Ballet Tech的首席舞者。

武康在紐約有許的風光經歷,像是曾經和他心目中的舞神美國芭蕾巨星米夏同台飆舞,而後來Ballet Tech解散後,他更是老闆唯一留下的舞者,因為他的肢體動作可以帶來太多的編舞靈感,在紐約的生活,武康一天只要跳1小時就可以坐領高薪,他承認那是很爽快的生活,不過1年多前還是決定回台組團。陳武康:「因為心靈不爽啊,心靈上很大最惡感,也不是罪惡感,就是想回來和這些人跳啊,因為想和志同道合的人工作。」

不過自從當上這個總監後,才發現他的生活徹底改變了,舞團天天都要燒錢,從場地、燈光到道具,什麼都要錢,他開始過著負債人生。日子變化這麼大,武康卻有一套甘之如頤的「慘烈哲學」。陳武康:「我爸跟我講,他說人一輩子就是要為夢想慘烈一下,不管多慘都要慘一下。」幾乎每個人都是用負債「貼補」夢想,舞團好幾個月來,除了周六不得不「放」大家出去教舞賺錢外,其他時間都在為公演練舞,而且全是「不支薪」的舞者。

團長蘇威嘉和武康是創團元老,別看兩個人玩得開心,他們卻是團裡負債最多的「主力」,不過為了夢想,兩個人似乎對負債數字沒有太大的感覺。今年初和另一群同樣愛跳舞的夥伴,合資蓋了一個排練場兼舞團辦公室,讓舞團練舞時,不必再到處打遊擊。

這個125坪的排練場,是他們逐夢的另一個代表作,號稱200多萬的設備,卻只花不到100萬就搞定,原因是舞者兼設計兼「工人」,一切以省錢為最高原則,談起蓋排練場的過程,似乎又是一股傻勁。記者:「每個人都有負債嗎?」團員黃翊:「有,我是14萬。」團員湯仁彥:「他算好命的,我是最近才剛還完的好不好。」陳武康:「而我、威嘉更是蠟燭兩頭燒,湊錢,從小到大才感覺到湊錢的痛苦,跑3點半,而且還不知道什麼時侯會有下一筆。」

雖然窮哈哈,但這些年輕的生命,面對舞蹈和麵包,每每選的都是理想,他們共同的名言是,更待何時呢?陳武康:「等也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侯,那就做啊,做賠了,賠了再摔,摔倒再站起來,年紀老了就很難再站起來了。」就是這股作夢的傻勁,吸引了七年級舞者加入。

這次公演的票務全由台藝大的學妹擔崗,又可以省下一筆開銷,看到人潮不斷的湧進,就知道票房可是大爆滿。而從尖叫聲的強度和頻率來判斷,這應該是一場很成功的公演,成軍才第2年,他們已經有粉絲了。觀眾:「男生通常技巧性比較好,你就會覺得,哇,跟女生不一樣。覺得非常優秀,每個人都有自己特色,很讚!」

從場內到場外拍個不停的,是黃翊的妹妹,今天黃家人全員到齊,黃媽媽更是兒子的頭號粉絲。黃媽嗎:「每次看都覺得很酷,每次讓我覺得,我就是要這樣的感覺,這就是我兒子,演的舞蹈好棒。」黃翊是個幸運兒,舞蹈路上一家都粉絲全力支持。而今天,就連曾經反對兒子跳舞的威嘉爸媽,也特別北上捧場。蘇爸爸:「開始就是蠻擔心的,而且他又那麼胖,尤其是男孩子,未來前途真的很操心。」記者:「那看完了後呢?」蘇爸爸:「看了後他的興趣,就是這樣吧,就讓他發展吧。」看來威嘉的堅持,也算打動了爸媽,雖然還是會操心,但他們願意放手讓孩子圓夢。

而武康口中,教他慘烈哲學的爸爸今天也來了,不過看了半天,陳爸爸的評價..陳爸爸:「第一次演的我看得懂,但這一次我看不,我想我之所以看不懂,是我程度沒跟上,他進步了。」看不看懂得不重要,重點是每次都出席的陳爸爸,是武康能快樂「慘烈」到底的最大支柱。

所有的負債、努力,都是為了這三天公演發光,這群跳舞的男人幫說,只要觀眾欣賞他們跳的舞,一切都值得,接下來不管還會有多慘烈,他們會繼續跳出屬於他們的舞蹈夢。

舞蹈男人幫 五個大男生的 後青春夢
陳淑英/專題報導

一般人認為,男生學跳舞發展空間有限,但這群六年級後段班和七年級生大男生,用實際行動成立了「驫舞劇場」,他們去年推出創團作票房亮眼,今年再將推出新作「樓梯」,這群喜歡舞蹈大男孩,正用豐沛的創作能量,跳出自己的舞台。

中正紀念堂國家戲劇院外的樓梯上,有5個大男生在史蒂芬.賴克(Steve Reich)的極限音樂中,以上下樓梯的純粹腳步動作,重複、倒轉、反射,像是無止無盡般,隨著時間延伸變化出許多豐富、多樣的身體運動。

這5個外表看起來一副「酷酷、痞痞」樣子的大男生,平均年齡25歲。他們分別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以及台北藝術大學,不是同學就是學長學弟的關係。因為大家志趣相投都熱愛舞蹈,所以在2004年底由67年次的陳武康集結一批愛跳舞、會編舞的男人成立一個舞團,取了一個怪怪很難唸的團名:「驫舞劇場」。因為清一色都是男生,所以也被叫做「舞蹈男人幫」。台灣舞蹈界長期以來都陰盛陽衰,像他們這樣能編又能跳的男舞者其實有一點像「稀有動物」。


***
與巨星同舞、比賽拿金牌
團員成就不凡


談起團名的由來,擔任舞團藝術總監的陳武康開玩笑地說:「驫,有三匹馬,讀做ㄅㄧㄠ,代表我們跳舞的馬力很強啦!」渾身散發陽剛氣味的陳武康,原來已經在美國職業舞團「芭蕾Tech」工作4、5年,是第一個和紐約芭蕾巨星米夏.巴瑞辛尼可夫同台演出的台灣舞者,混跡紐約多年之後,他毅然決然回國創立自己的舞團,並且把在美國工作的積蓄全部投入其中。他說:「在美國跳給老外看,就算贏得再多的掌聲,還是覺得划不來。再怎麼說都不是自己人嘛!」於是,儘管台灣表演藝術環境再壞,往往演出還沒展開,存款就已經見底,他還是要回來完成夢想。

跟陳武康一樣,正值舞者的黃金時期,一起圓夢的幾位馬力十足的同好──楊育鳴、蘇威嘉、簡逸程、周書毅,以及今年新加入的黃翊。其中,簡逸程以及黃翊分別榮獲今年第一屆「羅曼菲舞蹈獎助金」獎助。

楊育鳴,67年次,在學生時代就是女生很哈的舞蹈王子,因為長的很帥,據說每次出門,大概後面都會跟著10個左右的女生,楊育鳴十分擅長編民族舞,得過5次民族舞蹈比賽金牌,以及全國唯一的最佳編舞獎,有人打趣說,這樣的專長跟帥帥的外表好像無法連結。從小刻苦長大的楊育鳴,曾經為了「錢」途放棄舞蹈,「加入直銷,以為可以躺著賺」,結果,在穿了一個月的西裝後,還是重回排練場,穿起舞蹈衣服,發現自己還是跳舞好。

號稱「舞蹈界最靈活的胖子」的蘇威嘉,70年次,曾經為了舞蹈鬧家庭革命,爸媽希望他回去繼承家業,可是,經過長時間抗戰,又經歷了去年創團,終於讓爸媽知道他是玩真的,全力支持他。除了舞蹈、爸媽,蘇威嘉不怕粉絲心碎的老實說「最愛女朋友」,一天除了練舞之外,全部時間都奉獻給女友。

今年27歲的簡逸程是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研究生,為挑戰自我與國際舞台接軌,在與1000多名國際競爭者角逐後,獲得2006年維也納舞蹈節獎學金,成為台灣第一位獲獎者。

周書毅,72年次,是近年很受注目的一位年輕編舞家。國小四年級時,他跟著最好的女同學去學舞,結果好朋友半途而廢,他卻一路學了下來。他的創作能量十分可觀,2004年7月,即以「路燈下」獲得「舞躍大地」金牌獎。周書毅從高中開始即靠自己能力養活自己,當別的年輕人下課趕著玩樂時,他下課是趕著去教小朋友跳芭蕾、民族、現代舞,或去偏遠鄉鎮舞蹈社編舞,過著比一般學生更忙碌的生活,一點也不像所謂不能吃苦的七年級生。

72年次的黃翊,從小到大衣櫃裏只有黑色系的衣服。國中開始玩影像攝影,大一展現創作才華,成立「T-N跨領域創作團隊」,到目前為止,他已經辦過兩次攝影展,擁有細膩敏銳的觀察力,驫舞劇場的作品都由他來擔任美術設計。他擅長將影音科技融入舞蹈創作,在羅曼菲獎助金贊助下,他將獨創手臂型機械攝影裝置,利用機械手臂的升降,捕捉鏡頭下的舞者百態。

****
以實際行動 展現對舞蹈的熱愛

一般人總覺得,男生學跳舞發展空間有限,通常都不贊成男生拿舞蹈當飯吃。但這群六年級後段班和七年級生,卻用實際行動讓大家相信他們是「玩真的」。

為了練舞,他們今年初在板橋大觀路租下一個125坪的鐵皮工廠做為排練空間;為了節省施工費,他們自己動手整環境、刷油漆。在舞蹈圈的人看來,這幾個愛跳舞、會跳舞的大男生,做的是一件「很困難但又很幸福」的事。排練場除了自己團練用,也免費提供學弟妹使用。陳武康說:「我們想要完成的不只是一群年輕男人的『後青春期夢想』,而是希望建立一個開放給台灣男舞者的跳舞平台,以不設限的視野,尋找自由而多元的舞蹈語言。」

他們去年推出創團作「M DANS」,票房十分亮眼,今年推出的新作「樓梯」則採用「命題作文」的方式,呈現陳武康、楊育鳴、蘇威嘉、黃翊等人對空間的延伸想像或另類解讀。他們皆以「樓梯」為舞台上的主要道具,舞者有的穿球鞋、有的穿襪子、有的打赤腳,將樓梯做各種樣式的變化組合,改變跳舞的空間與方式。

陳武康說:「這一次,我們不靠燈光,不靠服裝營造情境氛圍,也很少戲劇元素,我們只想單純靠身體,找到可以感動人的形式。」這群喜歡狂飆舞蹈謬思的大男孩,正用豐沛的創作能量,跳自己編的舞,打造屬於自己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