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8-19 12:01:10丁介陶/George/說故事的人
父親的意識
【父親的氣音】
星期日早上去榮總看父親,出現了一個大驚喜,原本以為父親沒有意識,心想按往日的方式,幫父親按摩、推拿手部、放詩歌給父親聽。當我進到病房,說:「爸,我是George,你知道嗎?」居然,我可以聽到兩段氣音,微弱的聲音從父親嘴部緩緩,甚至是吃力地道出:「知道!」我再重複了一次,父親說出:「我知道!」雖然僅是氣音,但卻彌足珍貴,過往以為父親的中風影響了知覺及意識,現在看來似乎父親有那麼一點機會還可以跟我溝通。儘管之後再發不出聲音,眨眼的動作讓人心安,他意識到我的存在與陪侍病床。
問了護士小姐,她們也認為父親似乎是有意識的,其中有一位護士小姐說到,可能是氣切管的鈕扣有點鬆,所以聲帶的聲音就可以發出來。這消息雖不足以興奮地手舞足蹈,但足以安慰我們家人,母親聽到煞是高興,認為:「神在動工!」
我們家人的付出獲得神些許的回報,雖然不見得父親會有扭轉性的康復,但我們會會慢慢地陪伴父親直到神最終的旨意來臨。
【我要,我要!】
星期六何長老所分享的「我是誰」,引用創世紀16章1~16節,分享到神確實聽到夏甲的苦情,但卻沒有特意改變夏甲的處境,然而夏甲對神的看法是:「看顧人的神」。(詳細內容參見http://www.newlife.org.tw/forum/viewtopic.php?t=189)
在人生的困境中,按人的本性定是期待困境離開,希望來到。然而當困境持續下來,希望隱而未現,人們大概就開始抱怨,埋怨老天不公、責備誰帶僿(代罪羔羊之意)、自己定是做錯了事,或者藉由苦行以獲得老天的垂憐。然而很多人大概不知的是這背後有著:「我要,我要!」的呼聲。
在「愛情劊子手」一書,知名治療師歐文‧亞隆(Irvin Yalom)就在序文寫下『「我要,我要!」的呼聲響徹這些故事』。「愛情劊子手」集結了十個真實的為情所苦的心理治療故事,這些故事發出的「我要」,無一不是身陷困境,但卻不願意面對困境帶來的意義。因此有的病人喊道「我要死去的女兒回到身邊來」,卻不聞不問活得好端端的兩個兒子。另一個因淋巴肉瘤蔓延全身的病人,卻一直叫嚷「我要看到女人就幹個夠」。還有一個病人,手裡拿著三封信,焦心苦慮卻不敢打開來看,終於說出「我要爸爸媽媽,我不曾有過童年」。另一個上了年紀的病人,愛上年紀小他35歲的男人而不能自拔,斬釘截鐵地說「我要永遠年輕」。
【死亡、自由、孤獨、生命的意義】
這些人面對自己人生的困境卻無法掙脫,緣於他們無法看到事件背後的意義。如果他能夠知道失去女兒之後,更要珍惜還有的兩個兒子;如果他可以知道肉瘤的出現是為了讓他了解生命;如果他可以打開那三封信,意味著是他必須面對過去;如果他可以了解青春是一去不返,只要享受當下即可。
因此人一生必須面對四大課題:(1)死亡-人難免一死、(2)自由-人要為自己的選擇、行動、自己的生活處境負起責任、(3)孤獨-自我與其他人之間有著不可跨越的鴻溝,包含「人際孤獨」(interpersonal isolation)與「人心孤獨」(intrapersonal isolation)、(4)生命的意義-人一生追求為何而活以及如何而活的答案。這四大課題正是存在主義治療所關切的人生四大面向,不管是面對自己或親人的死亡,我們難免慨嘆生命的輪替。即使擁有自由,但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帶出相對的責任,而所做的決定,又都同時捨下一些,我不可能魚與熊掌兼得。面對孤獨,即使有最親密的伴侶在旁,我們仍必須面對自我空下來的時刻,儘管人群在旁喧囂,我們依然是個獨立的個體,我到底是誰。面對春、夏、秋、冬,四時的運轉,生命似乎流轉不停,然而人的生命卻有限,來這一遭為的是什麼,之後又往那裡去。
【回歸意義】
如果我枉顧現實及生命的意義,我肯定會深自怨嘆我所信仰的上帝,怎麼讓我父親受苦如此,我定是會怨天尤人。感謝上帝,在我12年前就經歷過一次信仰崩盤,自那之後,我曉得每件事的出現自有「意義」,我肯定神聽見每個人的聲音,並且「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道書1章1節)
儘管神聽見,但卻不一定挪去人的苦楚,透過苦楚的加身,「生命的成熟」才會綻放光芒。因此我所期待的是當苦楚加身時,我有勇氣去承擔有意義的磨鍊。
我也禱告祈求上帝加添我父親勇氣面對自己孱弱的身體,即使復原的希望渺茫,但因著不失落的信心,在人生的終途上靠著信仰走回天家,因我知有一天我也必如此接受考驗。
星期日早上去榮總看父親,出現了一個大驚喜,原本以為父親沒有意識,心想按往日的方式,幫父親按摩、推拿手部、放詩歌給父親聽。當我進到病房,說:「爸,我是George,你知道嗎?」居然,我可以聽到兩段氣音,微弱的聲音從父親嘴部緩緩,甚至是吃力地道出:「知道!」我再重複了一次,父親說出:「我知道!」雖然僅是氣音,但卻彌足珍貴,過往以為父親的中風影響了知覺及意識,現在看來似乎父親有那麼一點機會還可以跟我溝通。儘管之後再發不出聲音,眨眼的動作讓人心安,他意識到我的存在與陪侍病床。
問了護士小姐,她們也認為父親似乎是有意識的,其中有一位護士小姐說到,可能是氣切管的鈕扣有點鬆,所以聲帶的聲音就可以發出來。這消息雖不足以興奮地手舞足蹈,但足以安慰我們家人,母親聽到煞是高興,認為:「神在動工!」
我們家人的付出獲得神些許的回報,雖然不見得父親會有扭轉性的康復,但我們會會慢慢地陪伴父親直到神最終的旨意來臨。
【我要,我要!】
星期六何長老所分享的「我是誰」,引用創世紀16章1~16節,分享到神確實聽到夏甲的苦情,但卻沒有特意改變夏甲的處境,然而夏甲對神的看法是:「看顧人的神」。(詳細內容參見http://www.newlife.org.tw/forum/viewtopic.php?t=189)
在人生的困境中,按人的本性定是期待困境離開,希望來到。然而當困境持續下來,希望隱而未現,人們大概就開始抱怨,埋怨老天不公、責備誰帶僿(代罪羔羊之意)、自己定是做錯了事,或者藉由苦行以獲得老天的垂憐。然而很多人大概不知的是這背後有著:「我要,我要!」的呼聲。
在「愛情劊子手」一書,知名治療師歐文‧亞隆(Irvin Yalom)就在序文寫下『「我要,我要!」的呼聲響徹這些故事』。「愛情劊子手」集結了十個真實的為情所苦的心理治療故事,這些故事發出的「我要」,無一不是身陷困境,但卻不願意面對困境帶來的意義。因此有的病人喊道「我要死去的女兒回到身邊來」,卻不聞不問活得好端端的兩個兒子。另一個因淋巴肉瘤蔓延全身的病人,卻一直叫嚷「我要看到女人就幹個夠」。還有一個病人,手裡拿著三封信,焦心苦慮卻不敢打開來看,終於說出「我要爸爸媽媽,我不曾有過童年」。另一個上了年紀的病人,愛上年紀小他35歲的男人而不能自拔,斬釘截鐵地說「我要永遠年輕」。
【死亡、自由、孤獨、生命的意義】
這些人面對自己人生的困境卻無法掙脫,緣於他們無法看到事件背後的意義。如果他能夠知道失去女兒之後,更要珍惜還有的兩個兒子;如果他可以知道肉瘤的出現是為了讓他了解生命;如果他可以打開那三封信,意味著是他必須面對過去;如果他可以了解青春是一去不返,只要享受當下即可。
因此人一生必須面對四大課題:(1)死亡-人難免一死、(2)自由-人要為自己的選擇、行動、自己的生活處境負起責任、(3)孤獨-自我與其他人之間有著不可跨越的鴻溝,包含「人際孤獨」(interpersonal isolation)與「人心孤獨」(intrapersonal isolation)、(4)生命的意義-人一生追求為何而活以及如何而活的答案。這四大課題正是存在主義治療所關切的人生四大面向,不管是面對自己或親人的死亡,我們難免慨嘆生命的輪替。即使擁有自由,但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帶出相對的責任,而所做的決定,又都同時捨下一些,我不可能魚與熊掌兼得。面對孤獨,即使有最親密的伴侶在旁,我們仍必須面對自我空下來的時刻,儘管人群在旁喧囂,我們依然是個獨立的個體,我到底是誰。面對春、夏、秋、冬,四時的運轉,生命似乎流轉不停,然而人的生命卻有限,來這一遭為的是什麼,之後又往那裡去。
【回歸意義】
如果我枉顧現實及生命的意義,我肯定會深自怨嘆我所信仰的上帝,怎麼讓我父親受苦如此,我定是會怨天尤人。感謝上帝,在我12年前就經歷過一次信仰崩盤,自那之後,我曉得每件事的出現自有「意義」,我肯定神聽見每個人的聲音,並且「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道書1章1節)
儘管神聽見,但卻不一定挪去人的苦楚,透過苦楚的加身,「生命的成熟」才會綻放光芒。因此我所期待的是當苦楚加身時,我有勇氣去承擔有意義的磨鍊。
我也禱告祈求上帝加添我父親勇氣面對自己孱弱的身體,即使復原的希望渺茫,但因著不失落的信心,在人生的終途上靠著信仰走回天家,因我知有一天我也必如此接受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