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庭】愛在家庭蔓延時

↑↑↑【圖】引自http://www.nownews.com/2003/01/27/340-1406427.htm#


【原生家庭的影響力】

在我初入助人者行列時,對原生家庭的影響力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但隨著經驗與年齡的增長,越發讓我看到家庭做為一個人成長孕育的溫床,它的影響力遠超出我們所預估的範圍。若一個人低估原生家庭的影響力,勢必會在愛情或婚姻中慘跌一跤。

知名的鄉土劇演員林在培,多年前上節目《天天星期8》時,向愛妻紫琳道歉,才引出他們家中不為人知的故事。林在培與紫琳愛情長跑九年後,攜手步入紅毯,他們原以為婚後會幸福美滿。殊不料,新婚後的他們慘遭震撼教育。由於婆婆佔有慾強,將林在培視為自己的老公,所以夜夜進房蓋棉被。加上小倆口的房門不能鎖,夫妻兩個人得分蓋兩條棉被,導致家裡房間只用來睡覺。若要行房,還得到外頭找地方,因此林在培與紫琳婚後六年才有第一個小孩。

此外,婆婆也常在林在培面前數落紫琳。於是,婆媳之間的氣氛劍拔弩張,林在培則要紫琳多方忍耐婆婆的個性。紫琳有苦說不出,林在培也不耐兩個女人的戰爭,常常在外買醉,回家後卻暴力以對自己的太太。終導致兩個人離婚,也讓他們的女兒身受其害變得沉默寡言。之後,他們復合,婆婆從罹患老年癡呆症到過世期間,反倒非常倚賴紫琳日常生活的照顧。這也讓林在培感的愧疚感油然而生,在節目中向紫琳真誠道歉。

由這對苦情夫妻的故事可以得知,瞭解所愛之人的原生家庭,可免自己在邁入婚姻後所託非人。進一步從家庭治療實務的觀點來看,夫妻兩人共結連理,也意謂著兩個家族的結合。若這結合傳承了原生家庭的遺毒,就必須人要離開父母,斷去那心理臍帶,建立屬於夫妻的自主家庭,否則難免父母的影子插手子女婚姻的運作。

【切斷心理臍帶】

在我進入婚姻後,更能體會到原生家庭的力量加諸在我身上的無形枷鎖。以前的我,總認為自己能夠在婚後很體貼老婆,做個人人欣羨的好老公。每當我有所自誇時,老婆眼中的我總將我從雲端打回地面。我後來才從自己的原生家庭中,窺出些許端倪。

小時候,我曾經對自己說過:「長大後,絕對不跟我爸一樣。」誰知道,這句話在多年後成了堵住自己嘴巴的一支利箭。我父親不是個浪漫的人,也鮮少見到他對我母親甜言蜜語,更加上他職業軍人的背景,跟著國民政府來台,歷經不少人生的險惡,更添他剛毅不撓的形象。所以,小時候全家人出門逛街,只見一個大男人走在前方,後面有母親帶著家裡的兩個蘿蔔頭尾隨父親身形。這個印象烙印在我心裡甚久,也因此有了那句心裏的自我對話:「長大後,絕對不跟我爸一樣。」

就在婚後某天,與太太逛街時,耳邊傳來一陣聲音:「你走太快了,放慢腳步。」我立即回頭對妻子說:「那是妳走太慢了,趕快跟上我的腳步。」剎那間,過往的自我對話隨即浮上心頭,因為我突然發覺父親的形象在我身上重新活化起來。所以,我趕忙放慢腳步,牽起太太的手,將上一代跟我之間連結的心理臍帶切斷,要不然這婚姻到處充滿著父親的影子。

【情感健康的人】

當愛在家庭蔓延時,能駐足停步檢視這愛是否傳承上一代不良的影響力,將有助於愛情或婚姻的健全。有可能人因此承接了原生家庭中的外遇習慣、酗酒、賭博、家暴等行為,甚至也有人在上一代的薰陶下,變得自卑、憂鬱、欠缺自信。而這些來自原生家庭的遺毒,將在人生的愛情或婚姻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要破除原生家庭的遺毒,除了自覺之外,更要下定決心切斷心理臍帶。好的影響,帶著走,不好的,則要將其遺留在歷史的洪流中。如有必要,藉由心理諮商或家庭治療催化遺毒的排除與心理臍帶的切斷。

以《建立高EQ的教會》一書作者彼得‧史卡吉羅(Pete Scazzero)牧師為例,他在歷經婚姻危機與教會分裂的情形下,才與太太葛麗(Geri)一起尋求輔導協助。歷時五天的輔導,讓史卡吉羅牧師有機會檢視自己原生家庭在其身上的遺毒,進而破除,重新建構他和葛麗的婚姻。史卡吉羅牧師的服事也重回正軌,並敦促他思考除非一個人情感是健康的,否則不可能在其他生活層面是健康的。因此,愛在家庭蔓延時,需要相愛的情侶、共結連理的夫妻,各自都是情感健康的人,方能擁有健康的關係。
小豬豬 2008-06-13 21:00:56

我最近在網上看了一部大陸的50集連續劇<金婚>,從以對年輕人結婚到金婚的50年歲月,以小見大,後20集講到他們的四個子女,因為從小的教育關心不同,而造就了四種不同的人生觀,可見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力.

版主回應
想必《金婚》這部戲最後該是愛恨交織,四個子女各擁立場。說真的,父母對子女的影響甚大,父母要戒慎恐懼養育小孩才對。 2008-06-13 23:28:09
曼殊沙華 2008-05-11 03:06:43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真的很深, 最近看了一本書&quot美人魚的椅子&quot, 裡面也有著這樣的影響揣述.

版主回應
看來,我也可以翻翻《美人魚的椅子》,看看其他人的經驗。 2008-05-11 23:06:04
希拉 2008-05-10 12:39:04

George這篇文章寫得太好了,
道出許多婚姻家庭背後的心酸真相!!

林在培與紫琳的婚姻事件絕對不是單一個案,
我相信這樣的“苦主”應該不少,
真的很令人同情。

我自己從原生家庭帶來的問題是:被寵壞、嬌縱!
所以也是帶了一堆待改、待磨的毛病進入婚姻,
這些看來不大不小的毛病,往往正是婚姻殺手,
還好已經改善了許多,
不然婚後日子可能比在戰場上還腥風血雨啊~~~> <&quot

版主回應
有感而發,算不得什麼。在我聽聞另一對夫妻的故事,蓋棉被的人則是公公跟婆婆,分別在夜半不同的時間去蓋。有時還會撞見小倆口正在行房,公婆他們視而不見,但對這小倆口而言,可是心驚膽跳。

不過希拉的缺點,好像董先生適應得還不錯,那缺點就算不得什麼啦!
2008-05-11 23: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