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14 10:02:15丁介陶/George/說故事的人
從周美青旋風看現代新女性的角色
↑↑↑【圖】引自TVBS
【周美青旋風】
當馬英九先生贏得2008年總統大選之後,新第一家庭隨即陷入媒體瘋狂的跟拍,阿九與小青的往日故事也被拿出來在政論節目中一一探討。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話題正是周美青的平民作風以及她所突顯出現代新女性的角色。當周美青擁有自己的工作,而不隨著自己先生就職總統後,就放棄在兆豐金法務處長的職務,多數民眾給予肯定,也認為她會寫下新的第一夫人典範。
儘管周美青旋風儼然成形,但仍有一些人質疑她是否能堅守專業,恪遵利益迴避原則,以免陷入不知名的危機。這些評論的焦點仍期待周美青能夠在馬英九就職總統後,以符合眾人認知的第一夫人現身,而不是以周處長的身份來面對普羅百姓。這議論的背後,多少隱藏著「妻以夫貴」、「夫唱婦隨」的性別刻板印象。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掩蓋了一個現代新女性也可以擁有自己的專業與角色,而絲毫沒有考慮到女人並非依附在男人的光芒下而生存。
【「男」、「女」的造字意義】
從造字的角度來看,「男」、「女」(見下圖)從甲骨文演變到如今的楷書字體,就能看出隱藏在文化中所謂的「男尊女卑」現象,甚至是到如今仍普遍存於我們的社會脈絡中。「男」由「田」與「力」所組成,代表男人有口田,以勞力換取地裏出產,養活一家老小。「女」則雙手下垂,遮住身體,身體卑躬屈坐,其地位遜於男人。當女人出嫁從夫,則成為「婦」,其意為女人執帚,在家奉行灑掃,盡個人的本分。
再從鄭進一所寫《家後》一歌,看得更為仔細,妻子是放在家後邊的那一位,儘管他們的婚姻有其幸福,但仍是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深入到傳統的家庭一看,其實不難發現,出外工作的丈夫比起在家照顧小孩、做三餐飯的妻子,他所說的話遠比她說的話來得有份量,這都顯示出隱藏於文化中的「男尊女卑」現象。儘管隨著時代變遷,我們對男、女角色的認定不再像以前一樣僵化,但無可否認地,文化中男女有別的想法仍在廣大人群內心中蟄伏,甚至是在各個社會的角落裏一幕幕上演。
記得有次與人談話時,對方提到自己在家中排行老三,家裡共有六個小孩,前五個為女孩,最小的是男孩。當其父母親看到男孩出生時,喜極而泣,因為歷經多年的等待,終讓他們喜獲麟兒,可以傳遞家中香火。男孩被當成寶一樣的教養,備受呵護。男孩長大之後幾乎無任何謀生能力,所以父母為他說情在市公所謀得一職,由於薪水甚低,父母每月還貼給兒子三萬塊。反觀這些女兒們,從小到大,操持家務不說,成年後還得拿錢回家供養父母。當家裏要分配祖產時,無所事事的兒子分得近八成的祖產,餘下的部份才分給五個女兒。看在這些女兒們的眼裏,深覺自己多年的付出,不敵能傳遞香火的弟弟,心中多所怨懟。
在另一次與友人交談時,聽聞某家媳婦只要生個兒子,婆婆就給兩百萬禮金。但若是媳婦生女,則一切免談。在我們所生存的社會萬象中,仍可見文化對女人角色的形塑。甚至是以貶抑、歧視的眼光來看待,有時候女人只淪為生產的工具。因此,周美青所代表的新時代女性,為我們的性別平等教育活生生地上了一課。女性可以不必受制於傳統文化的束縛,可以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也不必要每日守在家中,為了等丈夫下班,一起用餐。她可以擁有自己的生活與專業,而非男人的附屬品。
【第一夫人】
在眾多質疑聲中,有不少評論認為周美青若專心做第一夫人,可參與慈善與公益團體的活動,以維護弱勢者的權利。這似乎將女性能做的事予以限定在某一個框架中,而不容許周美青有其他可能性。這仍舊是突顯出某些人狹隘的眼光,還期待女性回到過往封建制度下的生活。
綜觀現代新女性角色中,有的可以擔任企業執行長、飛官、總理、總統,又有何理由可說周美青只適合擔任慈善與公益活動的代言人。其深層的理由,不過就是周美青若能當個稱職的第一夫人,可以幫襯自己的老公。換言之,周美青的存在是為了馬英九,而非獨特的個體。
反過來看,今天若是周美青當選了中華民國總統,大家是否用同樣的標準來要求馬英九做第一先生,辭去該有的職務,積極參與慈善、公益活動,為弱勢團體發聲。我想結論不言可喻,對性別角色的雙重標準,依舊會在我們的社會中發酵。
【新典範】
周美青旋風所帶來的性別平等效應,或許就是為現代新女性的角色立下新的典範。女性不再是柔弱的代名詞,也非丈夫的附屬品,更不需要像傳統的家後,守住一個家,默默等待丈夫下班回家。
「女」的楷體字,雙手已然放平,不再下垂軀躬而坐,而與男人可有相等的地位。是時代的演進,賦予「女」字新的意義,而角色上的變換,不再承繼過往相夫教子的形象,取而代之是獨立個體的想法與信念。當周美青在台中造勢晚會上,手一壓馬英九的頭,向眾人答謝時,就可以看出未來的總統夫人周處長,散發出截然不同的女性特色。我們社會對性別的刻板印象,或可因此次的周美青旋風,從新省思女性的角色不再侷限是「家庭主婦」或「公益代言人」。
但對那些自願選擇以家庭為重的女性,她們仍值得我們的敬意。有不少女性以「母親」角色做為個人生涯,願意花費心力陪伴小孩或洗手作羹湯給自己的丈夫。這意謂著,每個女性都有屬於自己的選擇權。像是《住院醫師夜未眠-梅約醫學中心魔鬼訓練全記錄》一書的作者麥可‧柯林斯(Michael J. Collins),他的妻子就連生12個孩子,直到醫生勸誡再生第13個孩子,太太的性命有可能不保,他們夫妻倆才放棄繼續懷孕。
同理,若女性選擇為慈善或公益活動盡上個人心力,那也是個人的選擇。就如同陳淑麗,除了為《董氏基金會》代言禁菸活動,也擔任慈濟的環保志工,她的典範就值得我們效法。這並不因為性別而有所不同,乃是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
因此,尊重的真正意涵是,我們願意以開放的眼光看待每個人的選擇。正如周美青選擇繼續在兆豐金擔任法務處長一職,那我們每個人都得尊重她所做的決定與判斷,而不是在她身上強加某個特定的角色。這對每個人都是不容易學習的功課,因為在潛意識裡,我們都仍殘留過往社會、文化的形塑,以致於看待新的典範時,多少都帶著有色的眼光。而如今,新第一夫人以其慣有「酷酷嫂」的風格呈現於國人前,這對我們的性別平等教育也立下新的里程碑。當哪一天,我們行走在街上,看到周美青或上班、或買麵包、或遛狗,我們都無需太過驚訝,因為這就跟鄰家的職業婦女毫無二致。我們所要做的是,欣賞這新典範的建立,並將之帶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給週遭那些在職場打拼的女性們多一點掌聲。
【周美青旋風】
當馬英九先生贏得2008年總統大選之後,新第一家庭隨即陷入媒體瘋狂的跟拍,阿九與小青的往日故事也被拿出來在政論節目中一一探討。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話題正是周美青的平民作風以及她所突顯出現代新女性的角色。當周美青擁有自己的工作,而不隨著自己先生就職總統後,就放棄在兆豐金法務處長的職務,多數民眾給予肯定,也認為她會寫下新的第一夫人典範。
儘管周美青旋風儼然成形,但仍有一些人質疑她是否能堅守專業,恪遵利益迴避原則,以免陷入不知名的危機。這些評論的焦點仍期待周美青能夠在馬英九就職總統後,以符合眾人認知的第一夫人現身,而不是以周處長的身份來面對普羅百姓。這議論的背後,多少隱藏著「妻以夫貴」、「夫唱婦隨」的性別刻板印象。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掩蓋了一個現代新女性也可以擁有自己的專業與角色,而絲毫沒有考慮到女人並非依附在男人的光芒下而生存。
【「男」、「女」的造字意義】
從造字的角度來看,「男」、「女」(見下圖)從甲骨文演變到如今的楷書字體,就能看出隱藏在文化中所謂的「男尊女卑」現象,甚至是到如今仍普遍存於我們的社會脈絡中。「男」由「田」與「力」所組成,代表男人有口田,以勞力換取地裏出產,養活一家老小。「女」則雙手下垂,遮住身體,身體卑躬屈坐,其地位遜於男人。當女人出嫁從夫,則成為「婦」,其意為女人執帚,在家奉行灑掃,盡個人的本分。
再從鄭進一所寫《家後》一歌,看得更為仔細,妻子是放在家後邊的那一位,儘管他們的婚姻有其幸福,但仍是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深入到傳統的家庭一看,其實不難發現,出外工作的丈夫比起在家照顧小孩、做三餐飯的妻子,他所說的話遠比她說的話來得有份量,這都顯示出隱藏於文化中的「男尊女卑」現象。儘管隨著時代變遷,我們對男、女角色的認定不再像以前一樣僵化,但無可否認地,文化中男女有別的想法仍在廣大人群內心中蟄伏,甚至是在各個社會的角落裏一幕幕上演。
記得有次與人談話時,對方提到自己在家中排行老三,家裡共有六個小孩,前五個為女孩,最小的是男孩。當其父母親看到男孩出生時,喜極而泣,因為歷經多年的等待,終讓他們喜獲麟兒,可以傳遞家中香火。男孩被當成寶一樣的教養,備受呵護。男孩長大之後幾乎無任何謀生能力,所以父母為他說情在市公所謀得一職,由於薪水甚低,父母每月還貼給兒子三萬塊。反觀這些女兒們,從小到大,操持家務不說,成年後還得拿錢回家供養父母。當家裏要分配祖產時,無所事事的兒子分得近八成的祖產,餘下的部份才分給五個女兒。看在這些女兒們的眼裏,深覺自己多年的付出,不敵能傳遞香火的弟弟,心中多所怨懟。
在另一次與友人交談時,聽聞某家媳婦只要生個兒子,婆婆就給兩百萬禮金。但若是媳婦生女,則一切免談。在我們所生存的社會萬象中,仍可見文化對女人角色的形塑。甚至是以貶抑、歧視的眼光來看待,有時候女人只淪為生產的工具。因此,周美青所代表的新時代女性,為我們的性別平等教育活生生地上了一課。女性可以不必受制於傳統文化的束縛,可以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也不必要每日守在家中,為了等丈夫下班,一起用餐。她可以擁有自己的生活與專業,而非男人的附屬品。
【第一夫人】
在眾多質疑聲中,有不少評論認為周美青若專心做第一夫人,可參與慈善與公益團體的活動,以維護弱勢者的權利。這似乎將女性能做的事予以限定在某一個框架中,而不容許周美青有其他可能性。這仍舊是突顯出某些人狹隘的眼光,還期待女性回到過往封建制度下的生活。
綜觀現代新女性角色中,有的可以擔任企業執行長、飛官、總理、總統,又有何理由可說周美青只適合擔任慈善與公益活動的代言人。其深層的理由,不過就是周美青若能當個稱職的第一夫人,可以幫襯自己的老公。換言之,周美青的存在是為了馬英九,而非獨特的個體。
反過來看,今天若是周美青當選了中華民國總統,大家是否用同樣的標準來要求馬英九做第一先生,辭去該有的職務,積極參與慈善、公益活動,為弱勢團體發聲。我想結論不言可喻,對性別角色的雙重標準,依舊會在我們的社會中發酵。
【新典範】
周美青旋風所帶來的性別平等效應,或許就是為現代新女性的角色立下新的典範。女性不再是柔弱的代名詞,也非丈夫的附屬品,更不需要像傳統的家後,守住一個家,默默等待丈夫下班回家。
「女」的楷體字,雙手已然放平,不再下垂軀躬而坐,而與男人可有相等的地位。是時代的演進,賦予「女」字新的意義,而角色上的變換,不再承繼過往相夫教子的形象,取而代之是獨立個體的想法與信念。當周美青在台中造勢晚會上,手一壓馬英九的頭,向眾人答謝時,就可以看出未來的總統夫人周處長,散發出截然不同的女性特色。我們社會對性別的刻板印象,或可因此次的周美青旋風,從新省思女性的角色不再侷限是「家庭主婦」或「公益代言人」。
但對那些自願選擇以家庭為重的女性,她們仍值得我們的敬意。有不少女性以「母親」角色做為個人生涯,願意花費心力陪伴小孩或洗手作羹湯給自己的丈夫。這意謂著,每個女性都有屬於自己的選擇權。像是《住院醫師夜未眠-梅約醫學中心魔鬼訓練全記錄》一書的作者麥可‧柯林斯(Michael J. Collins),他的妻子就連生12個孩子,直到醫生勸誡再生第13個孩子,太太的性命有可能不保,他們夫妻倆才放棄繼續懷孕。
同理,若女性選擇為慈善或公益活動盡上個人心力,那也是個人的選擇。就如同陳淑麗,除了為《董氏基金會》代言禁菸活動,也擔任慈濟的環保志工,她的典範就值得我們效法。這並不因為性別而有所不同,乃是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
因此,尊重的真正意涵是,我們願意以開放的眼光看待每個人的選擇。正如周美青選擇繼續在兆豐金擔任法務處長一職,那我們每個人都得尊重她所做的決定與判斷,而不是在她身上強加某個特定的角色。這對每個人都是不容易學習的功課,因為在潛意識裡,我們都仍殘留過往社會、文化的形塑,以致於看待新的典範時,多少都帶著有色的眼光。而如今,新第一夫人以其慣有「酷酷嫂」的風格呈現於國人前,這對我們的性別平等教育也立下新的里程碑。當哪一天,我們行走在街上,看到周美青或上班、或買麵包、或遛狗,我們都無需太過驚訝,因為這就跟鄰家的職業婦女毫無二致。我們所要做的是,欣賞這新典範的建立,並將之帶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給週遭那些在職場打拼的女性們多一點掌聲。
上一篇:從電影《色戒》看人生性、愛
Huss
2008-04-19 17:54:14
我的觀點很簡單:她所從事的工作會不會因為馬英九當總統而必須迴避?如果不需要,那她繼續做她自己的工作當然很好。如果需要,她就不可以說「我要堅持做自己」。這個跟男尊女卑或是妻隨夫貴等等都沒有關係。因為馬英九當總統,很自然的,他的家人子女就必須考慮利益迴避原則。獲得權力的同時,也必須負擔較高的標準要求(不是道德標準,而是實際的法律標準)。
版主回應
雖說是法律問題,但不少人考量的並不是法律,而是周美青應符合所謂第一夫人的角色,這就隱含了男尊女卑的刻板印象。所以且讓我們拭目以待,看周美青如何兼顧她扮演的角色。
2008-04-20 11:52:44
Carol
2008-04-15 23:25:25
我很欣賞我們的第一夫人的作風
跟個性
你這篇說的很棒喔
版主回應
希望周處長繼續維繫她個人的風格,相信會帶給國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2008-04-16 15:39:00
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時代女性出現
對於男女角色偏執的想法與傳統觀點會逐漸改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