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淪為迷戀,真愛悄然離去

【電影「第三者」】

在電影「第三者」(Wicker Park)中,喬許哈奈特所飾演的馬修一見鍾情戀上了黛安克魯格所飾演的麗莎。然而,就在同一個時刻,蘿絲拜恩所飾演的艾莉絲也愛上了馬修,並且成為麗莎的好友。相識不久後的馬修與麗莎,本有機會更進一步發展彼此的關係,但因麗莎頂下他人出缺的工作,不克赴馬修的隔日之約,於是委託朋友艾莉絲留言給馬修。但出於自己個人的私心,艾莉絲並未轉達留言,並在馬修家中刪除了麗莎給馬修的電話留言。

得不到麗莎音訊的馬修,傷心欲絕離開芝加哥,並前往紐約打拼兩年。再度返回傷心地時,已在所屬的公司裏位居要職。當他正準備前往中國出差前,在餐廳的用膳,竟讓馬修再次捕捉到麗莎的身影,於是決定大膽冒險追尋曾一見鍾情的愛人。影片依循著希區考克式的鋪陳,馬修誤打誤撞地結識了同名麗莎的女子,也許是基於補償作用,兩個人之間擦出了短暫的愛情火花。但這一切不過是艾莉絲對馬修的迷戀,因而甘受千夫所指的罵名,頂替麗莎接近馬修並辜負好友的付託。一直到謊言戳穿,艾莉絲不得不放下自己的痴戀,讓馬修與麗莎得以於茫茫人海中相遇,再續情緣。

艾莉絲對馬修的迷戀,不僅僅是差點拆散了一對戀人,就連自己的內心也因說謊而感到跼促不安。這樣的情感特質透露出一種單向式的愛戀,不在意對方是否有情感的回報。這對許多愛情的痴男怨女而言,總認為自己無悔地付出並且不求對方的回報,就能算是真愛。但卻忽略了真愛是需要雙人共舞才能長長久久,獨自跳舞的愛情不過是癡迷與自戀的化身,到頭來卻總是幻夢一場。

【愛情悲劇】

當迷戀的對象是個桀傲不遜之人時,結局可能就不如電影有美好的下場。在希臘神話故事中,艾珂(Echo)對納西瑟斯(Narcissus)的愛正是以悲劇結尾。艾珂如同其他女子一般,渴望愛情的滋潤,愛上了驕傲的納西瑟斯。儘管自己深受天后希拉的詛咒,只能重覆他人末尾的聲音,依然一無反顧地想獲得納西瑟斯的青睞。當她有機會靠近所愛之人時,對方完全不看在眼裡,並將她推開。得不到愛情回報的艾珂,於是帶著羞辱和傷心藏在一個洞裏,為愛斯人獨憔悴,至終只留下自己的回音。女神妮米西斯(Nemesis)為這愛情悲劇大發正義之怒,懲罰納西瑟斯,讓他愛上自己水中的倒影,最後化成一朵水仙花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同樣的悲劇,再一次於莎翁筆下的「哈姆雷特」原音重現。深愛哈姆雷特的奧菲莉亞,成為父親利用的工具,用以刺探愛人哈姆雷特是否假借瘋狂來偽裝復仇的計畫。在孝順與愛情難以兩全之下,奧菲莉亞也發瘋了,最終穿著華服溺死於河裡。

瑪莉‧派佛博士(Mary Pipher)為奧菲莉亞這樣的結局下了個註腳:「她為了別人而活,最後也為了別人而死。在她的生命裡,自己反倒只是個配角。」從以上的故事中,不難發現陷入迷戀的人不過是愛情配角,距離真愛還有一段很漫長的路程。為愛犧牲自己,看似壯烈,卻實為盲目之舉。

【驚見女鬼】

幾年前在澳洲留學時,聽聞一個朋友的遭遇,他說到自己碰到苦苦糾纏的女子。儘管自己心另有所屬,但他卻不願意給對方太過難堪,這反讓自己深陷困擾之中。對方會莫名地想要給他一個驚喜,於是半夜時分出現在友人一樓的窗前。正當他讀書到一個段落,抬起頭來時,看到一位長髮女子站在窗外,頓時嚇了一跳,以為見到女鬼出沒。細看之後,才稍稍緩了一口氣,知道又是那位苦苦痴戀的女生想給他一個驚喜。經過此次事件之後,友人覺得長此下去也不是辦法,只好毅然絕然地斬斷對方的苦戀,並且迅速地搬家,免得類似的事件再度出現在生活中。

似乎迷戀有種自戀的影子,不管對方是否接受個人的情意,總不願意先從浪漫愛情中自行撤退。因此不難發覺迷戀之人,其實是愛上了自己心中理想伴侶的倒影,絲毫不大能意會到對方的感覺與想法。就像納西瑟斯愛上了自己一樣,作繭自縛,淪落於愛情的無間,有苦難言也無處申訴。

【迷戀的特質】

總結迷戀的特質,可歸結以下幾點:(1)單向式的付出、(2)愛情配角、(3)自戀的影子。如此愛戀似乎僅剩下「激情」(passion)的成分,難以長久持續。一如作家安‧羅菲(Ann Roiphe)在「單身不賴,結婚更好」一書中所引述湯姆‧史托帕德(Tom Stoppard)的名句:「抓住愛情,就好像手中握著冰塊。它沒有辦法保持冰塊狀態很久。」

這樣的愛情,初嘗之時自以為甜蜜,稍後卻是苦澀滿喉舌。英文的「激情」(passion)源於拉丁文,本意為:「受苦、受難」。迷戀之人總願意為自詡的「真愛」受盡折磨,渾然不知自己得了愛情的失心瘋,鑽研愛情的心理學大師羅伯‧史登堡(Robert Sternberg)曾經引證日本故事「排泄物」來說明迷戀的苦果。故事裡的男主角平忠苦戀女侍臣次柔,但卻遭對方拒絕。受挫的他想藉由看次柔便盆中的排泄物來打消愛對方的情意,哪知便盆到手之後,平忠決定一飲而盡。此舉非但沒有奏效,反倒更加愛慕對方。

平忠願為愛受如此的苦,但卻無法換來次柔的愛。只為著心中愛情的城堡,甘願為奴,生活於愛情的幻象,無能體驗到真實的現況,以致於行走在愛情的迷宮中,始終找尋不到出口。因此迷戀的愛,停留於單一的付出,缺乏雙向的交流;淪為愛情配角,卻無法擔任主角;是愛上了自己的倒影,而非戀上別人;短暫而不長久;苦澀多於甜蜜。

【破除迷戀】

想要破除迷戀的束縛,必先體認愛情的真相。誠如「愛」由「心」和「受」這兩字組合而成,香港著名的婚姻與家庭治療師霍玉蓮將其解讀為:「用心去接受另一個人進入自己的生命中。」一旦發現對方始終無法進入自己的生命當中,愛就出現缺口、少了「心」,其次就得接受對方並非自己的靈魂伴侶,需要放下個人對愛的執著,讓對方自由,同時也不讓自己深陷愛的牢籠。

借用霍玉蓮在「情難捨」一書中所闡釋五層次的親密關係,或可一窺破解迷戀之道:(1)衝突層次、(2)適應層次、(3)合作默契層次、(4)相得益彰層次、(5)心靈伴侶層次。一開始的愛情總不免有價值觀扞格之處,爭吵與衝突在所難免。隨著時間流逝,彼此開始互相適應雙方的性格、想法及抒發感覺的模式。之後,彼此間有著一定的默契,心中所想,對方都似乎早已契機在握。到第四個層次之時,彼此互為對方的利益而著想,願意以對方的意見為依歸。最後,彼此互為相知相惜的人生伴侶,執子之手直到天地的盡頭。這五個層次隨時間,以動態及螺旋式的前進,伴侶們也從中一起成長。

迷戀的人,可能連衝突層次都不一定沾得上邊,就算進入第一個層次,似乎也不能彼此適應各自的性格。除非懂得「獨立自主,以情相繫」的想法,尊重他人及自己各為獨立的個體,也相信彼此藉由情感來維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否則單一、配角、自戀地付出情愛,不過傷人、自傷,真愛卻從指縫間悄然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