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30 00:50:05maya

[轉錄]文化自覺-讓法國與眾不同

偷我弟的.....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1008 期
作者:王茜穎、黃宥寧

法國人怎麼對付全球化?《商業周刊》和龍應台文化基金會,共同舉辦
系列論壇,邀請法國在台協會主任潘柏甫,與陳國慈、龍應台對談法國
人的全球化策略。


『全球化等於標準化嗎?』不,至少法國不是。

「台北沙龍」座談會一開始,擔任主持人的台北故事館總監陳國慈拋出
上述問題。她認為,沒有一個國家,在平衡全球化挑戰與保存國家核心
文化上的成就,像法國一樣。透過全球化的資本市場,「法國精品」席
捲全球時尚;境內不產咖啡豆,卻是咖啡迷的朝聖地;法國文化,讓人
一接觸就明白他的獨特性。

是什麼樣的思維和對策,使法國能成為全球化的受益者,而非受害者?
法國在台協會主任潘柏甫(Jean-Claude Poimboeuf)說,需要一些「
管制」。

心態:不能讓市場決定一切 政府應提供補助及保護

以電影產業為例,好萊塢的八家片商壟斷全球八五%的電影市場,在歐
洲占有七○%的市場,在台灣,這個比率高達九成,有些年度還占了九
六%。「很可惜,台灣幾乎是沒有電影產業了。」潘柏甫講得很輕,但
很清楚。

在法國電影市場,好萊塢電影的比率約是四○%,全歐洲最低。全世界
都看好萊塢電影,為什麼法國電影仍舊強勢?「不能全交給市場來決定
,否則多元文化將面臨危機!」支撐法國電影歷久彌新的秘訣,就是法
國政府對電影的補助與保護機制。

手法:規定回饋及自製比率 透過制度,確保文化多樣

法國政府甚至讓好萊塢電影掏出錢來,培養法國本土的電影人才。每一
張由法國影院售出的電影票,將提撥一一%用於資助法國的電影製作;
此外,無論商業或公共電視台都得回饋五.五%的營收給法國電影,並
規定四○%的節目必須是法國自製,提供法國電影與節目財務資助和播
放管道。

這些經費由法國國家電影中心統籌分配,其二○○五年從電影院、電視
和錄影收取的營運基金就高達四億九千萬歐元(約合新台幣兩百一十二
億元)。法國的做法,被許多主張自由競爭者批評是「保護主義」,但
法國人卻認為電影不能和一般商品相提並論,在關鍵的一九九三年關貿
總協(GATT)的烏拉圭談判中,法國以「文化例外」拒絕美國開放電視
與電影市場的要求,並設下配額制,非歐洲生產的電影不得超過國內市
場的四○%,為文化多樣性留下一塊喘息和生長的空間。

潘柏甫驕傲的說,[1;33m正因為這些管制,巴黎是世界上電影種類最多的城市[m
,「有些電影你甚至不知道他是從哪裡來的,但他們讓巴黎成為世界的
電影首都。」 (這一段實在心有戚戚焉,瘋狂敞開下的台灣,很多真正
的電影傑作要到台北,或是透過特殊管道才看的到,一般地區的獨特性
逐漸消失,意欲取而代之的本土性又不成氣候,最後就被徹底同化。)

南韓也模仿了法國的電影配額制。一九九五年南韓政府立法規定:電影
院每年至少播放一百四十六天的國片(編按:此規定因美國施壓,在二
○○六年改為七十三天);且若片商要進口外國影片,必須先製作至少
四部國片。

一九九五年南韓國內市場的國產電影市占率還不到二一%,爾後隨著法
令支持、品質提升而一路攀升,到二○○一年,市占率已達五○%,二
○○六年突破六○%。而韓片在九五年只有十五部出口,二○○一年「
韓流」開始發燒,外銷突破一百部,二○○五年突破兩百部,產值高達
新台幣二百五十億元。

反觀台灣對全球化全盤開放的態度,不是讓台灣走入世界,反而是走出
世界電影的版圖。「好萊塢那個好看的怪獸一進來,你自己的電影產業
以及電影人才,就是死路一條,因為你根本沒有因應的對策。」龍應台
說。

自覺:獨一無二的文化 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法國人到底怎麼「對付」全球化?龍應台追問,當全世界好像被星巴克
、麥當勞連鎖了,為什麼巴黎的街頭,左岸的咖啡館依然高朋滿座?當
全世界都彷彿擋不住「英語化」、「美國化」了,法國如何堅持「法國
化」?

除了管制,另一個關鍵在「文化自覺性」,潘柏甫說。法國政府無法阻
止星巴克、麥當勞這些全球連鎖企業的入侵,但法國人意識到全球九千
八百多家星巴克都懸掛著標準化的招牌,用同樣的咖啡杯,提供分毫不
差的服務與商品,讓生活與城市看起來都一個樣。

龍應台觀察,「他們自覺到消費的行為,會使整個城市長得不一樣。他
(消費者的自覺)影響這個社會,超過政府的保護措施。」而台灣正是
缺乏文化主體性的自覺,以至於「什麼東西進來,你就變什麼樣子。」
遲至二○○四年,法國才開了第一家星巴克,至今有二十三家(編按:
只有法國十五分之一大的台灣,已有超過一百家的星巴克),而且多數
位於遊客區。

法國人還是喜歡上地方的小咖啡店,因為咖啡店老闆已經變成他們的朋
友,他們也習慣了法國咖啡的原汁原味。對二○○六年湧入法國的七千
八百萬名觀光客來說,左岸咖啡、法國電影、跟艾菲爾鐵塔代表著法國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最大的吸引力。

「如果法國跟那些被全球化同質化的國家長一個樣,你覺得法國還會是
世人心目中最想去的目的地嗎?」潘柏甫反問,回應他的,是台下的一
陣輕笑。

法國的吸引力,就在於他能提供不同於全球化的[1;33m「另一種選擇」[m。潘柏
甫分析:「我們要如此用心爭取(fight)文化多樣性,是因為我們希望
外來的人能夠欣賞法國文化,同時也希望法國人能夠欣賞外國的文化。」

這種多樣性造就法國獨特風貌,讓法國成為藝術、文化等創意產業的發
想天堂;但以多元文化做為號召而施行的保護主義管制政策,需要更細
緻的檢驗。

隱憂:多元文化內外有別 對於移民族群包容度低

二○○五年底,巴黎長達三週的青年暴動,燒毀汽車、破壞公設、逾千人
遭到逮捕。失業、絕望的北非裔、阿拉伯裔移民湧上街頭,是殖民,也是
全球化下的結果。

法國人所謂的多元文化主義,受到嚴厲的質疑:保護多元文化,是保護受
到強勢美國文化威脅的法國文化,但對內處理族群、文化多樣性時,卻缺
乏包容的胸襟?多元文化是否只是為法國提供一個保護傘?

龍應台提出尖銳的問題:「如果有一天是你法國電影占台灣市場的九七%
,占據全世界市場的八○%,你那時候還談不談文化多元?」

潘柏甫回應:「法國化全球?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們不希望看到所有人
都說英語,也不希望所有人都說法語。」全球化是進行式,以文化自豪的
法國,挑戰正接踵而來。
(現在說的都是漂亮話 ...)

上一篇:香港

下一篇:Pucca

maya 2007-04-04 17:27:06

有次我們校長來,他說了一句話挺妙的....就是世界根本不是平的,是圓的。不管是經濟或文化,都不應該強制性的植入和入侵,因為等到被入侵國有自覺的時候,消失的更快。

舉例來說好了,麥當勞其實在很多地區都做不成功,包括法國和菲律賓,慘的是當地人抄下麥當勞的經驗做自己的產品,一口氣就打敗麥當勞,例如菲律賓的快樂蜂(不過後來被麥當勞集團買下),還有法國的quick。這就是在全球化的時候,忽略掉尊重區域經濟和消費習慣。

另外一個例子是P&G的洗髮精,P&G的marketing RD團隊會研究各個地方的風俗習慣,然後為全球性商品對區域性的消費習慣良身打造,以洗髮精來說,同樣的洗髮精,美國用比較大的瓶子,因為美國人覺得買容量大的會有比較划算的錯覺,法國比較小的瓶子,因為法國超市小,然後法國人習慣一個家庭有好幾瓶不同的洗髮精,那到了印度,洗髮精改成旅行包出售,因為印度人習慣到河邊洗澡洗頭髮。

連洗衣粉P&G都會做出不同的規格(應該是tide),例如美國的味道比較淡,到了越南味道很重,因為越南人也認為洗完衣服有洗衣粉的香味,代表衣服有洗乾淨。

國家對待全球化的策略有兩種,一種是開放式(liberal 可能我翻的不是很好 也不知道該用什麼詞)、一種是國家主義(nationalism),其實liberal的含意已經慢慢被扭曲了,他的本意就是以世界大同為理想的角度去看待國際化,相信國際間可以互通有無,而且競爭能夠讓國家的競爭力更強,國家主義就是非常保護自己,國家完全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然後與其他國家爭取利益和對抗。

而所有的全球性經濟政治在成立之初,都是以liberal的觀點希望能夠讓世界更美好,等到讓下一批人接手之後,這些人會以nationalism的角度去執行自己的任務,在團體裡面,本來就是會有強勢和弱勢的小團體,強勢團體因為資源充足、侵略性強,所以會以&quot假liberalism和全球化名義,逕行nationalism之實&quot以致於到最後全球化真正的含意被扭曲了。所已到了後來全球化變成一個負面的詞。

例如好萊塢電影入侵全世界,摧毀當地的電影工業,以liberalist和nationalist,這很明顯是nationalist做的事情,因為他不是以&quot讓全世界更美好的&quot出發點來作這件事情,或讓其他國家的電影工業有增加自己競爭力或找出自己強勢的機會,在這個狀況下,為了讓自己的行為合理化,就會用globalization來解釋這樣的行為,久了,globalization反而變成一個負面的詞了。

所已到了後來,又推出&quotglocalization&quot這個詞來對抗上述的狀況,就是globalization下要尊重地區經濟和文化,來解釋原來globalization最初的含意。

開放式的國家當然會害怕自己好的文化受到衝擊,所以在開放的同時,會加強某方面的建設,來抵擋國際化浪潮。

最明顯的就是歐盟的例子,歐盟成立前,各國都擔心歐洲文化會統一,會失去地方特色,歐盟成立後,所有歐盟居民可以到不同地方居住或工作、貨幣互相流通......反而讓居民在接納其他文化的時候,對自己的文化更為重視,然後積極發展地方特色。這就是我所認同的全球化方式:我們不阻止外國產業進來,但是在這樣的攻勢下,絕對不能讓我們原來有的東西消失。而這個是要靠在所有相關人員都有共識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發生。

yuen 2007-04-04 14:00:19

  純八掛﹐請問 Hyatt 您在憤那個世﹐嫉那個俗﹖

  請問 Maya 什麼是 &quot 開放式的架構(liberal) 尊重區域經濟文化 &quot ?

  我覺得全球化會產生那麼多問題與沖特大概是因為全球化的根基是打在資本上﹐而非文化上。全球化本身的意義是好的﹐地球村的概念也不錯。但所謂的全球化通常都會被同義成一體化﹐意思差了一點就折然不同了。資本全球化像什麼呢﹖好像小時玩過的一種棋﹐棋子上面是紅色﹐反面是綠色﹔雙方在棋盤上按規則盡量把對方的棋子變成自己的顏色﹐棋子放滿棋盤後清算哪方顏色佔有率最高者為得勝。這就是資本全球化令某些人詬病的地方--趕盡殺絕。看文章開頭的 &quot 法國人怎麼對付全球化? &quot 對付一詞已透露玄機。
  法國的補助與保護機制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其實每個國家都在做﹐但不知台灣有否)﹐但我覺得萬一服用的劑量一個拿握不好就變成像《犬與鬼》中﹐中毒上癮了--極端保護主義。於是新聞就會報導甲乙兩國在為貿易斗紛談判、對薄公堂等等。
  我在加拿大﹐有一個叫(Quebec 魁北克)的省﹐她的魁人政黨最愛說自己是如何的與眾不同﹐因此需要特別待遇云云……。我聽久了覺得很討厭。我同意文中所說的:與眾不同這種事﹐長遠來講真是需要己方跟彼方人民的自覺與意識。自賣自誇終不是長久之計。
  希望別人欣賞你﹐首先自己要有一點謙卑與一點自信。謙卑是為免於自大﹐自信是為免於自卑。
  任何行業﹐政府能給的只是坪台∕資源﹐提高參與率與己方的質數﹔然後需要有一個讓自己跟別人都認同的獎勵制度來做後續推動。(例:美國的 Oscar 電影頒獎禮)
  全球化這玩兒,不論對以文化自豪的國家,還是毫無自豪感的國家一樣都是重大的挑戰。因為全球化其實更精確一點說只是一個商業∕經濟術語﹐而非世界大同那方面的事。就是說只限於提高市場佔有率的策略﹐一切以利潤為依歸。但經濟卻會影嚮文化﹐就好像在某程度被知覺或不知覺地殖民了。

Hyatt 2007-03-31 00:42:25

啊....對不起,
我沒發現我有攻擊性的字眼,
抱歉失禮了,我覺得你的生活很有趣,
也一點都沒有討厭的意思,我只是,
習慣的憤世嫉俗了,
對不起對不起,
這我真的完全沒有想到,請你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