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15 01:19:03尚未設定

我看布袋戲

dinostar方寸江湖九曜芙蓉筆會(方寸江湖九曜芙蓉笔会)
www.budaixi.com 投筆問石,九曜芙蓉

布袋戲緣起於清代,流傳於泉州、漳州一帶,直到十九世紀中期,在福建、台灣蓬勃發展,由公開場地的野台係發展到在電視上

開播的電視布袋戲,引起一陣風潮與流行,甚至因太受歡迎而遭政府禁播,其流行的程度可見一般。布袋戲會吸引如此多的觀眾,並

非空穴來風,自然有其吸引人的地方。


首先由口白說起,以目前蓬勃發展的布袋戲來看,以閩南語居其大宗,如霹靂、神魔,及天宇系列。記得布袋戲在電視上大行其道

時,亦有國語配音的劇集,如美猴王,及現在的天子傳奇。主要是因為布袋戲以閩南與配音方能以閩南語特有的聲調、語氣來表現出

布袋戲的特色,以國語則無法完全體現,表演則大打則扣。許多不願意接觸其他布袋戲的人,大部分是因為無法適應不同的配音,因

為無法了解閩南語融入布袋戲之後的特色表現。舉例來說,我是完全無法接受日文或英文布袋戲,因為它們的抑揚頓挫沒辦法像閩南

語般深入我們所習慣的生活,而令人印象深刻。


接下來,配樂貫穿整部劇集、襯托人物特色、製造情景氣氛,亦為布袋戲靈魂之ㄧ。早期的布袋戲使用中國傳統的鑼鼓管弦樂,發展

至電視時期則改用唱片音樂,讓許多觀眾對主角的閩南語歌曲朗朗上口,現在則有專門的配樂。配樂的功能主要在於製造氛圍、突現

角色特色或心情,所以配樂不需單獨成曲。但當配樂被單獨獨立出來時,不論它動不動聽,總人引人回想起主角或情節。舉例來說,

當疏樓龍宿的音樂被奏起時,戲迷第一時間就能回想起龍宿那華麗無雙的轉扇子姿態,這樣的配樂就是完美的表現。又如「第六感生

死戀」的配樂為合會如此動聽、如此出名呢?重點仍在於它搭配了劇情,使人永遠記得。假若只有音樂,而沒看過那部電影,這音樂

的影響力勢必降低不少啊!


在布袋戲中,最容易標記角色的莫過於詩詞,例如有多少戲迷背不出素還真的出場詩呢?布袋戲裡的詩詞是布袋戲文化的一種體現,

它起源於中國文學的章回小說及說書文化,有人說它既非打油詩,亦非正統詩詞,但布袋戲是一種大眾文化,自然不能完全使用正統

詩詞,而且以目前商業化的角度,布袋戲詩詞的要求需為突顯人物及容易上口。不容置疑的,這點布袋戲是做的相當成功,用詞突

出,且淺顯易懂。


最令人難於評斷的莫過於劇情編排,主因在於劇集有許多部,且個人有主觀意見,自然難於評出優劣。舉例來說,目前的龍城聖影以

宮廷戲為主軸,融合江湖草莽氣息,有人難以接受,有人大呼過癮。劣者不甚喜歡此類劇情,但卻對霹靂狂刀的劇情情有獨鍾,正

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在布袋戲的劇情中,展現出劍俠江湖本色,正邪對立層出不窮,又有如“無間道”一般,正中藏奸、邪中

有正,故事曲折,令人欲罷不能,與小說、戲劇相比,自有一番風味。


再論其拍攝表現方式,有先賢將之與TVB的連續劇相比,實在有失公道,須知布袋戲並非一般戲劇,他是偶劇,表現方式自然有所不

同。簡短的對白、大量的旁白、和特別的詩詞是為了突顯人物特色與劇情交代。如果依照一般連續劇的做法來演出布袋戲,那一部40

集的劇情將會突破1百多集,故事也將變的支離破碎,且失去布袋戲所應有的味道,而讓觀眾有不知所以然的感覺。再談到光影效

果,特效並不能被拿出來單獨評論,特效需配合佈景和劇情。布袋戲之所以常用光影特效主要在表現武俠的虛幻的劍氣及氣功,進而

被利用來製造各種特殊環境與氣氛。如果要以得獎來評論,可以電影「聖石傳說」為例,「聖石傳說」受到加拿大科幻影展、瑞典斯

德哥爾摩科幻影展、法國杜维第三屆亞洲影展、德國、比利時、及釜山的科幻影展的邀請參加,加拿大科幻影展主席方佛列德說:

「『聖石傳說』為想像空間無限遼闊的動畫類型,掌握活躍的動作,為傳統布袋戲開發新紀元,稱其為『傳奇』並不誇張」。所以

對其拍攝特效表現方式,絕對可以抱持肯定的態度。


最後一點突顯布袋戲者為人物角色的刻劃,人物角色刻畫並不是指偶頭或偶身之外型,或人物可表現的表情,而在於人物個性和特色

的朔造,到目前為止霹靂創造出許多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人物,如早期的荒野金刀獨眼龍、金太極、黑白郎君、網中人‧‧‧等等,乃

至於後期的疏樓龍宿、劍子先跡、佛劍分說、素還真,一頁書、葉小釵,及佾雲等,都有其獨一無二的個性表現,好的故事首重人物

的創造與描述,霹靂中獨有的人物交織出無可取代的霹靂世界。不只霹靂,神魔亦創造出他所獨有的角色,如學千秋、明劍多情、學

生,及夕陽君等,所以布袋戲中,人物刻畫正是其特色所在。


總結來說,布袋戲融合東方思想哲理特有的儒、道、佛教義,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轉化為布袋戲的劇情結構,並加入東方特有的武俠元

素,表現出非真實世界的武林愛恨情仇、神聖妖魔、狐仙鬼怪等的虛擬世界,而帶動了特有的文化流行,成為X世代的民間藝術。最

後,布袋戲是中國傳統藝術之ㄧ,能蓬勃發展是發揚中華文化的契機,希望大家加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