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10 21:29:14台兵衛

不要激怒人民

短 評-不要激怒人民
 
2011-01-09 中國時報 【本報訊】
 
  雖然人類社會不可能消除差距,但如果差距引發了普遍的被剝奪感,就可能導致強烈怨懟與社會不安。台灣現在正是如此,執政者不能掉以輕心。
 
     長期以來,國民黨政府的政策向來重工商與軍公教,而輕工農弱勢。前者不是有賦稅優惠就是免稅,而後者不但要承擔大部分賦稅負擔,退休保障也遠不及軍公教。在勞保新制實施前,大部分勞工拿不到退休金,即使今天,微薄的老人年金也只能勉強補貼生活。
 
     相對之下,原本薪資福利就高於一般薪水階級的公教人員,除了能享受十八趴優惠利率,退休所得替代率還是全球第一高的九五%,讓平均只有四六%的勞工除了眼紅還是眼紅。這個國家,是可憐兮兮的受薪階級在養,結果一般勞工得到的照顧卻是最少,這麼不公平的事,誰想到不是一肚子氣?受惠的公教階級,自然成了被仇視的對象。
 
     不管十八趴或公職人員超優渥的退休金有什麼歷史背景,如果已經成為民怨沸騰的焦點,而政府卻還自認沒錯不思改變,那已經不只是麻木不仁,還根本是對民意趨向缺乏尊重、對選舉效應也毫無警覺的遲鈍顢頇。
 
     當一項政策點燃起大多數民眾的長久積怨時,執政者會被視為站在人民的對立面;在一個民主國家,執政者如果犯下這樣的錯誤,一定會付出慘痛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