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中元祭由來
k-31.jpg
基隆中元祭由來
基隆(雞籠)中元祭由來
資料來源:基隆市政府雞籠中元祭網站
資料整理:芸芸
中元祭本為道教地官大帝聖誕,佛教盂蘭盆會目連救母暨赦罪天下而設,源起於
而另一佛教說法為「盂蘭盆會」,相傳佛陀弟子大目毽連尊者,為解救亡母的墜入餓鬼道,在七月十五月作「盂蘭盆」.具五果百味供養十方,使其母解脫地獄之苦,得以歸往西方昇登天界;信徒咸信
基隆(雞籠)中元祭,起緣於咸豐元年(一八五一)八月之漳泉械鬥,雙方死傷眾多;挑釁報仇將發生的時候,漳泉地方人士出面調解,再次械鬥之衝突終於平息;取代以字姓輪值主普,超渡普施孤魂幽靈,以血緣代替地域觀念,以賽陣頭來代替打破頭的陋習;達成社會和諧,共存共榮的大同世界,行之百年歷史悠久。159年來的基隆(雞籠)中元普度,經歷了政治、社會、經濟與文化變遷的影響,產生了許多轉變。最明顯的就是「四大柱」到「主普壇」之變化。初時參加中元普度範圍包括:「金」──金山、萬里;「鷄」──基隆、瑞芳;「貂」──三貂嶺、雙溪、貢寮;「石」──石碇、汐止、七堵、暖暖、平溪,四區稱為「金鷄貂石」、「四堡」。 咸豐五年(1855年)始具規模,普度由爐主籌辦,邀請主會、主壇、主醮、主普四大柱舉辦祭典,初由碼頭元發號苦勞間(今之碼頭工會)舉辦,大多以廟宇為中心,又稱之為「廟普」;如由「慶安宮」、「城隍廟」、「奠濟宮」、「覺修宮」等本地廟宇所籌辦的普度祭祀活動,由地方劃分三區:草店尾、石牌仔街、灰窑仔等為一區;福德街、崁仔頂等為一區;新店街、蚵殼港、汕洞等為一區,分別承辦主會、主壇、主醮三大柱,各姓宗親會輪流主辦普度的主普延續至今。
日據末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38年-1945年),日本政府禁止中元祭祀活動,加上經費困難及種種因素,儘管輪值的字姓仍舊依序輪流,但已不再有大型活動的出現,主會、主壇、主醮三大柱相繼停廢,至今未恢復,僅存主普壇而已。先民當初設計由姓氏輪流舉辦普度,以血緣代替區域,促成族群融合,使基隆(雞籠)中元祭歷今158年從未間斷,由此可看出當時先人的智慧。
清雍正元年(西元一七二三年),漳人、泉人都在台北淡水河迪化街一帶跑船當苦力,為了生計拳腳相向,漳人輸了被趕過基隆河,漳人才在基隆落地生根。泉人嘉慶年間來基隆,市區已有漳人,只好在山區,今暖暖、七堵為中心,漳泉因田土境界、水稻灌溉,以魴頂(今南榮公墓附近)為界。咸豐元年(西元一八五一年),漳泉械鬥橫死者多,漳泉有識之士及時出面調停,械鬥乃止,代之以字姓輪值超度,以「血緣代替地域觀念」、「以賽陣頭代替打破頭」。故地方仕紳呼籲以普度賽會代替械鬥,由各姓宗親會輪流主普。其促進和諧的用心及慎終追遠、發揚孝道和悲天憫人的博愛精神,值得重視。
咸豐三年(西元一八五三年)議定七月舉行中元普度醮。清咸豐五年(西元一八五五年)開始辦理基隆(鷄籠)中元祭,由張廖簡.吳.劉唐社.陳胡姚.謝.林.江.鄭.何藍韓.賴.許等十一字姓,依抽籤次序輪流當值主普。至民國43年由李.郭.王.楊曾.黃.柯蔡.邱.蘇周連.鐘蕭葉.白.余徐徐.董童等字姓組成聯姓加入主普的行列成為十二個單位,輪流主普,後在民國七十年聯姓中的郭.李二姓脫離聯姓會,而黃姓在民國七十四年獨立成為目前的十五個單位。
中元祭典自
基隆(雞籠)中元祭普度醮祭的道場,最初設在碼頭,由「元發號」以苦勞間(今之碼頭工會)舉辦,後改在基隆民眾的信仰中心「慶安宮」(媽祖宮)舉辦,此一習俗延續至今。至於「老大公廟」原稱老大公墓,是收埋漳、泉械鬥死難的移民骸骨處。「三姓公廟」相傳是埋葬三位將軍及戰馬之骨骸,也是中元祭的對象。而「奠濟宮」(開漳聖王廟)供奉開漳聖王陳元光,同時也供奉北管西皮祖師爺田都元帥,因此在中元祭典中,具舉足輕重的地位。至於「城隍廟」主祀護國城隍,二樓供奉西秦王爺,是北管福祿派的祖師;哨船頭的覺修宮(老爺廟)是本市唯一專祀樂神田都元帥(雷海青)的廟宇,故迎斗燈、迎水燈遊行時,皆須前往拜廟。經過歲月的洗錬,中元祭典昇華為雅俗共有期享之人文活動;觀眾可參與宗教活動,滿足心靈之慰藉,亦可作為民俗藝術之旅,欣賞地方文化特色。
上一篇:生日禮物
謝賞紅樓左岸咖啡
並給評鼓勵紅樓
午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