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4-29 00:01:04燕子

曾經有一份月刊叫做「雲林青年」

國中時期,曾經有一份月刊叫做「雲林青年」,它啟蒙了我的寫作技巧,讓我分別在國中、高中時期得過幾次作文比賽的獎項。

我不記得我為什麼每個月都有一本「雲林青年」,印象中好像每位同學都會有一本(那個時期,我的家境很窮,不可能自己付費去訂閱這樣一份期刊),我也不記得其他的同學如何看待這份月刊,只記得我一直一直很喜歡這份月刊,每期刊物一發下來,我都會迫不及待的把它看完,上課時偷看、回家時躲在棉被裡也看,對「散文」的喜好,應是那個時期所醞釀出來的興趣。

那一份「雲林青年」,在我的印象中,歷經了數位赫赫有名的作家擔任主編(對不起!雖然他們都赫赫有名,但年代實在太久了,而我的年齡也老了,有些「失憶」,所以記不起他們的名字),每位主編有每位主編的個人風格,但是,無論他們的風格如何,我都死心塌地喜歡那份刊物,直到我離開了北港到嘉義去就讀女中,才算是與它斷了線;但假日回家時,仍會要求弟弟把他的「雲林青年」借給我看。「雲林青年」陪我度過了應該屬於叛逆期的年代。

因為有了這一段喜歡讀散文、寫散文的年代,我一直到就讀嘉義女中,老師找我個別談話,問我將來的志願是什麼時,我都還會忠心耿耿的說:「當個散文作家!」雖然因為不滿升學主義的教學與考試制度、也因為家境問題,我沒能順利取得高中畢業文憑,日後又為了生活問題,輾轉職場,終究長期與「寫作」脫節,但是「讀散文」、「寫散文」仍是我內心深處潛藏的嗜好。

今日的「明日報個人新聞台」於我,就好像當年的「雲林青年」。那麼機緣湊巧的,它成了我生活中一個很大的精神食糧,它讓我想起來,我曾經有個想「當散文作家」的夢,為了閱讀台內其他台長的文章與留言,我常常廢寢忘食,為了留下自己的心情記錄,我也常常把正規的功課放下﹍我有一些回復到當年讀「雲林青年」的瘋狂了!

因為喜歡,所以希望它能存續,因為希望它能存續,所以有些想法,願意把它提供出來讓大家一起來思考。把它提出來,不代表自己認為它是最好的想法,只是怕大家把它忽略了、或把它誤解了。

喜歡寫、喜歡分享,不見得喜歡依賴寫作賺錢;但是,寫作如果可以賺錢,便有機會把錢捐出來,讓這份自己深深喜歡的「刊物」或「新聞台」得以存續,為什麼不?更何況,如果妳只喜歡寫,不喜歡與別人做比較,也不喜歡被批評,那也有個機制可以不接受呀!(譬如說妳可以刪掉妳不喜歡看到的留言、譬如說你可以要求妳的文章不參與評比、譬如說你可以要求妳的文章不列入「出版」之列﹍)

如果我的文章沒有人願意付錢來看,那麼,讓我支付合理的價錢,讓我有個空間可以公開紀錄並與朋友分享我的心情,或讓我可以自由進出別人的新聞台閱讀我喜歡的文章,我也覺得很合理啊!

更重要的是:網路上的讀者與作者的真實身份如果一直都是「無法查考」,那麼,隱瞞身份為非作歹或侵犯著作權的事情便會層出不窮。您喜歡看到您的作品以「作者不詳」的方式在網路上廣為流傳,而您卻沒有辦法查知最原始的剽竊者究竟是誰嗎?您願意看到您周遭的親友被網友騙了金錢或感情,而無從查知那位網友的真實身份嗎?

懷念「雲林青年」曾經給我的喜悅與成長經驗,所以,更珍惜明日報「個人新聞台」的生存契機,希望大家一起來努力,別讓生存的契機成了暫時的泡影!

PS:這是去年二月剛開台不久即遇上明日報關報事件,個人新聞台岌岌可危時,加入搶救行列所寫的文章,看到個人新聞台的徵文比賽公告,不免心有所感,特別重貼以資紀念。
燕子 2013-07-08 11:34:35

很抱歉!
我手上一本也沒有!
或許雲林縣哪個較有歷史的中學圖書館有典藏
去問問吧!

洪玉真 2013-07-03 15:47:48

我正在做雲林青年79年到99年的研究,目前還缺91到93年的文本,請問你那邊有嗎?可否借閱並影印?

燕子 2012-05-20 08:29:17

ㄚ珠:
不是同學起碼也是學姐妹吧
我是國中第二屆
您呢?